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霓裳羽衣舞:让文化融合深入人心(组图)

霓裳羽衣舞:让文化融合深入人心(组图)

2019-05-24 08:59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陈望衡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敦煌莫高窟《观无量寿经变图》(局部) 史敦宇 整理复原

第二,海纳意识。以上关于《霓裳羽衣舞》产生的各种说法,都肯定乐舞的音乐元素主要来自西域,西域文化当时是各种少数民族文化,这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有些依附于唐帝国,有些独立。更多的情况是,一段时间归属于唐帝国,在另一段时间脱离唐帝国。虽然政治上少数民族政权与唐帝国的关系有分有合,但文化上一直进行着融合。 《霓裳羽衣舞》的创作过程充分体现出唐帝国对于汉民族以外的民族文化的尊重与吸纳。

《霓裳羽衣舞》作为多民族优秀文化融合的产物,它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霓裳羽衣舞》体量庞大。关于它的段数,有数种不同的说法, 《新唐书》说河西节度使进献《霓裳羽衣舞》十二遍;南宋姜夔说他在长沙见到一个《霓裳羽衣舞》的残本,为十八阕;王国维在《唐宋大曲考》书中说《霓裳羽衣舞》二十段;现代学人杨荫浏则认为这部乐舞三十六遍。

《霓裳羽衣舞》的结构虽然复杂,演出形式却是灵活的。据史载,天宝四年(745年) ,册立杨贵妃时,杨贵妃在木兰殿上表演《霓裳羽衣舞》 ,用的是独舞的形式。而白居易在元和年间看到的《霓裳羽衣舞》则是双人舞的形式。

唐代诸多诗人非常喜欢《霓裳羽衣舞》 。据沈括的《梦溪笔谈》 :“ 《国史补》言:‘客有《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 ’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 ”王维对于《霓裳羽衣舞》熟悉到如此地步,可见喜爱之深。白居易也非常喜欢《霓裳羽衣舞》 ,自称“千歌万歌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 。他有长诗《霓裳羽衣舞(和微之) 》 。此诗对乐舞表演全过程做了生动的描述,已经成为研究《霓裳羽衣舞》的重要资料。

从白居易的长诗以及其他的文献,我们试着探讨《霓裳羽衣舞》的美:

一、这部乐舞具有完整的结构。唐代的大曲由三个部分构成: (一)散序, (二)中序、拍序或歌头, (三)破或舞遍。虽然说三段结构是大曲的通例,但《霓裳羽衣舞》将这种结构的美发挥到了极致。从白居易描绘来看,《霓裳羽衣舞》前半部分节奏是缓慢的,格调清徐,舒缓,这与这部乐舞表现月宫仙境的主题是切合的。逐渐进入高潮,美妙张扬到了极致。结尾给人的审美感受好像看见一只彩凤从天空降落,收却双翅,向着青天长吟。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