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中国人民解放军朝鲜族少将 将军书法家 代表  

 

  • 小延安与上海画家2014-06-18

    抗日战争时期,有“小延安”之称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曾经与上海画家发生着种种关系,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段美丽插曲。 笔者前不久应邀前往西安,观赏由陕西省黄土画派艺术研究所举办的“人民,人民——黄土画派作品展”。观毕画展之后,顺便到西安城内坐落在西五路北新街七贤庄的当年八路军办事处的纪念馆参观,查阅史料,发现当年上海的一批画家,就是通过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的介绍而赴革命红都——陕北延安中共中央所在地。当时上海一些画家在西安开展抗日活动时,亦与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时有联系。 八路...

  • 颜真卿是否超越了王羲之?(组图)2019-04-09

    书法,是东方艺术的象征,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载体。因此,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以下简称《超越》)大展,在中国引起了颇大的反响与热议。诚然,本次《超越》展在策展、展品的档次、展示的形态、展场的布置等方面做得颇为道地、讲究。为此,也产生了过度的解读与赞誉。在这各种书体的概况介绍及名笔的作品亮相中,我们发现并没有内在的、书法史学意义上的打通贯穿,也缺乏各种体式转变的脉络分析及笔墨演绎的规律解读。实际上,就展览的主体来讲,从王羲之到颜真卿及其之后影响,必须从三方面来加以展示与评述:一是隶变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建构作用与意义;二是王羲之的历史谱系与艺术贡献;三是颜真卿的笔墨师承...

  • 傅抱石:中国画精神和民族国家同荣枯共生死(组图)2015-09-06

    ■刘仑 取暖抗战爆发后艺术家纷纷投身救亡运动,著名画家傅抱石曾言——抗战爆发后,全国处于大动荡的局势,各地爱国艺术家怀着满腔激情,投身于救亡斗争中,用各种美术形式和手段,表现前线抗日将士的英勇事迹,揭露侵略者的残暴罪行,鼓励和激励民众投入抗战的洪流中,中国美术界走向了波澜壮阔的局面,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文化传奇。抗战时期形成了 大板块多中心艺术格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人的抗战情绪日益高涨,一些进步的青年美术家开始用各种美术形式开展抗战救亡宣传活动,特别是左翼美术运动在鲁迅的引导下,逐渐将工作的重心转到民族救亡的宣传上。当时,年轻的木刻家和漫画家成为最活跃的鼓动者。1937年7月7日...

  • 老银饰上的中华帝国梦(组图)2015-06-05

     银鎏金中华民国人物双旗手镯 玩民俗老银收藏的朋友都知道,清末民初时期的老银饰最具时代特色,其中又以纪念中华民国开国的双旗纹(即铁血十八星旗和五色旗)银饰最为常见。笔者也收藏了一些带有民国双旗纹样的老银饰,一次在和朋友欣赏“双旗”老银饰时,偶然发现其中有一件银饰上的旗帜纹样十分独特,既非铁血十八星旗也不是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这个发现令我对老银饰上的双旗纹产生了兴趣,查阅了大量资料后,终于得出了结论:原来这面怪异的旗帜是袁世凯称帝时期的“中华帝国国旗”。1915年春,袁世凯在英、日帝国主义支持下,积极准备改行帝制。10月6日参政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国民代表一律“赞成”君主立宪,并...

  • 唐代诗人墓志特展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开展(组图)2017-10-31

    展览现场在西安碑林930周年华诞之际,“桃花依旧——唐代诗人墓志特展”10月29日开始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开展,展出了张九龄、王之涣、韦应物等多位唐代著名诗人的墓志,这也是这些唐代知名诗人的墓志首次集中展出。同时展出的还有摹写《兰亭序》的冯承素墓志、柳公权撰《韩复墓志》、贺知章撰《杨执一墓志》、白居易撰《会王李纁墓志》、韩愈撰《李虚中墓志》、韦应物撰并书《元苹墓志》、李商隐撰并书《王翊元墓志》。墓志在隋唐时期是一种重要的祔葬品,是古代墓葬发掘中较多见的遗物,通常用于记述墓主生平及表达亲友对逝者的赞颂及悼念之情。在西安碑林930周年华诞之际,“桃花依旧——唐代诗人墓志特展”10月29日在西安碑林博物...

  • 刘淑琴妙笔再现黄河魂(组图)2017-08-08

    刘淑琴巨幅山水画《豪气万古流》悬挂于中央军委八一大楼刘淑琴,这位用艰辛播撒艺术种子的虔诚者,她执着耕耘的恒心感动了黄土,吸收了黄土孕育的黄河的力量,并结出了独特的艺术果实。看!那些在金秋灿烂阳光下摇曳的,那些在盛夏绚丽晚霞中呈现的,都是刘淑琴的艺术创造的累累硕果。几年来,她笔下的黄河画卷在数次全国性的美术大展中荣获多项金奖,编入大型画册,展于高雅殿堂,及刊登在专业权威杂志的封面。在掌声与鲜花中回首来路,这位艺术的苦旅者感慨万千,娓娓述说了她与黄河的情缘。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华夏芸芸众生,也孕育了人类的无数精英。黄河波涛滚滚,是一部流动的民族史。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不朽的诗篇与绚丽的画卷...

  • 近150件洛阳博物馆汉唐胡风文物广州展出(组图)2021-11-01

    彩绘釉陶骑马女俑“丝绸之路的开辟虽历经艰难,但总有勇敢的商贸往来的开创者、持续者,让这条联通大洲的贸易路走下去”——日前,“云望长夏——洛阳博物馆藏汉唐胡风文物展”在广州海事博物馆开幕,博物馆馆长张珂珂介绍,展览从洛阳博物馆甄选出文物展品近150件,再现了时人的世俗生活和精神信仰,浓缩了汉唐繁荣的斑斑遗迹,展示了从前那个时代。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相呼应汉唐时期,洛阳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唐等历史时期曾是首都;广州是闻名中外的东方大港,两个城市都是多民族汇聚、中外商贾云集、文化融通的繁华之地。经“陆丝”与“海丝”,胡人凭驼马、帆船将金银珠玉、齿革鳞甲等域外珍品...

  • 丹青圆梦·迎五一:李呈修艺术欣赏(组图)2019-04-24

    【艺术简历】李呈修,山东茌平县人,曾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第八、第九次全国美代会代表,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友谊促进会理事,北京文联理事,第六届北京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海淀区美协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文化部中国山水画创作院院委,文化部中国书画院顾问, 《艺术市场》惠风画院副院长,两岸关系协会书画交流分会理事,九州出版社美术编审。书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全军及国外书画交流展。国画作品《永生》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解放军文艺奖,《历史的回声》入选建军六十周年全国美展获解放军特别奖,《塬上春秋》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评为获奖提名,《凝瑞》入...

  • 盛放几代人温暖记忆的连环画该怎样连通当下(组图)2019-11-21

    最近,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工笔长篇连环画《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和大八开连环画《罗伦赶考》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关注。前者为新创连环画,以柔软而质朴的整体设计刚刚获得2019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后者是对经典连环画的再版,编辑思路上体现出的时尚感甚至脑洞大开令人惊叹。这两种书均跳出连环画固有的书籍模式,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让人们看到传统连环画艺术步入当下的生命力。王叔晖《西厢记》连环画连环画艺术可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座宝库。有“小人书”之称的它,以多幅画面连续表现一个故事,通俗直白,在那些没有电视、游戏机、互联网的往昔岁月里,伴随几代人成长,也绘就中国美术史上的绚丽景观。在连环画的黄金年代,...

  • 科举“状元”们的书法如何?(组图)2020-07-29

    2020年的高考,比往年来得更晚一些。7月下旬,各批次最低录取分数线和考试成绩将陆续公布。“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孟郊的《登科后》写于其进士及第后,体现出诗人欢欣雀跃的心情,在今天依然形象地展现同学们考完后的情景。在古代,作为高考的前身“科举”,是许多读书人羡慕、向往,甚至是为之奋斗终身的存在,科举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一场大考。从唐朝开始到清末光绪31年废除科举制度,在中国长达1300年的科举制度中,也产生了众多优秀人才,据真实可考的就有592名状元,我们无法想象当年他们的风采,是如何从千万人中脱颖而出。古代讲究“字如其人”,一个好的字、一...

  • 孟云飞:论魏晋南北朝书画艺术的觉醒(组图)2018-04-13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频繁,战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一个时期,“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于艺术精神的时代。” 我国的书画艺术在这一时期走向自觉的。觉醒的内因一、儒学信任的危机 西汉时,以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为中心的“神学目的论”在统治阶级的支持下成为统治思想,他倡导“君权神授”,神话皇帝的权威,并把阴阳家的学说引进儒学,用阴阳五行比附人事,给儒学涂上了神秘的色彩。到了东汉一些经学家走得更远,使儒学进一步谶纬化、神学化,儒学成了哲学怪胎。而汉末的大动荡摧毁了“君权神授”的荒诞神活。此外...

  • 穿越历史 守望版画——著名版画家张衍海(组图)2018-10-26

    张衍海,著名画家、作家。1951年生于大连,祖籍山东肥城。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院务委员、研究员;中国大路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大路美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大路版画研究院院长。1971年开始从事美术创作活动,铁道兵版画主创画家,大路画派创始人、策展人、主要组织者之一,影响和带动并在长达4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奠定了其中国当代版画主流画派的地位。作品自1972年起多次入选全国大型美展、出国展览,并多次获奖及被中国美术馆等多家国内外艺术馆院收藏。版画作品曾作为国礼赠送友好国家。出版画集、画册及个人专著多部。艺术传略被载入《世界名人录》、《中国文艺家传...

  • 编辑家黄涛遗孀 一次性为家乡捐出三千藏品(组图)2017-04-07

    黄涛的妻子马艳秋(中)向下马郡头村捐赠黄涛藏品。4月3日,清明节前一天。祖籍平定县、我国著名编辑家黄涛生前的3000多册藏书、字画,由其遗孀、87岁高龄的马艳秋亲自送到阳泉市平定县张庄镇下马郡头村,全部捐给村里。未来准备在当地建一个展览馆,让后人了解那段光辉的革命历史。当天,下马郡头村还为先烈的一块纪念碑揭幕。纪念碑上共刻了78个人的名字,包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19人,以及已故的参军、参战支前人员59人。A 战乱年代,黄家人受到村民保护黄涛是我国著名的编辑家、解放军出版社原顾问,1920年8月9日出生,1937年9月参加八路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调至解放...

  • 中国书法传世名帖赏析2011-10-09

  •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丁杰:《石魂》的画语新音...2016-11-09

    丁杰,江苏南通如东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并入中央美院国画系学习。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顾问、特聘教授,中国美术馆展览资格评审、收藏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美术书法高级人才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政协文史馆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港澳台美协艺委会主任,中国长城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爱国拥军书画院秘书长,人民中国书画院副院长。先后在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安徽省博物馆、南通博物...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