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已有长城 现存长城多为明代修建(图)2017-10-16
燕行图·北京朝阳门历史上的万里长城首先是一道军事防线,它的城墙、关隘、堡寨、敌台,见证了刀光剑影与炮火连天的岁月;同时,长城地处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错带,因此又成为一条经济、民族、文化的分界线。历经战争与和平的风云变幻,沿线以长城为地理依托和文化载体,积淀为一条绵亘万里的“长城文化带”,北京是其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区段之一。长城自身的兴衰过程、分布格局、关隘交通、建筑遗存,历史上长城沿线的军队布防、重要战事、人员往来等人类活动,长城作为文化符号的巨大影响等,代表了长城文化的物质与非物质形态,也是体现北京“长城文化带”历史传承与文化内涵的基本内容。时代变迁:文化载体的营造过程提起万里长城,...
铜奔马50年|从发现到命名马踏飞燕何以震惊世人(组图)2019-09-06
2019年9月是国宝铜奔马发现50周年:1969年9月,甘肃武威县新鲜公社新鲜大队十三生产队社员在雷台下面南部开挖战备地道时,发现了一座墓葬。当时墓内遍地是排列整齐的铜车、铜马、铜人,内室有座棺木,里面盛放着两具尸骨架,骨架脚下堆放着几件陶罐。在昏暗的光照下,有人把这些铜车马当成了金人、金马、金车。关于铜奔马的命名和马蹄下的飞鸟,长期以来也一直有着很多争论。到底孰是孰非?近日,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王琦专门撰文,讲述了国宝铜奔马发现出土时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并披露了命名渊源以及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我国古代青铜艺术品中的罕见杰作铜奔马,现藏甘肃省博物馆。马高34.5厘米、长44.5厘米、宽1...
铜奔马50年|从发现到命名马踏飞燕何以震惊世人(组图)2019-09-06
2019年9月是国宝铜奔马发现50周年:1969年9月,甘肃武威县新鲜公社新鲜大队十三生产队社员在雷台下面南部开挖战备地道时,发现了一座墓葬。当时墓内遍地是排列整齐的铜车、铜马、铜人,内室有座棺木,里面盛放着两具尸骨架,骨架脚下堆放着几件陶罐。在昏暗的光照下,有人把这些铜车马当成了金人、金马、金车。关于铜奔马的命名和马蹄下的飞鸟,长期以来也一直有着很多争论。到底孰是孰非?近日,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王琦专门撰文,讲述了国宝铜奔马发现出土时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并披露了命名渊源以及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我国古代青铜艺术品中的罕见杰作铜奔马,现藏甘肃省博物馆。马高34.5厘米、长44.5厘米、宽1...
刘兴坪书法作品赏析(组图)2016-03-29
文/李小隆所谓艺术,无非就是“表达”,而且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表达。源自于中国的书法艺术则更为亦然。古人的书写是为了记录,带有感情色彩的记录那是文学艺术的范畴,而书法则更讲求的是“形而上”。书写的内容似乎退而其次,书写成“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的境界貌似更是书法追求的境界。当然,如能用书法的形式表现出一篇精彩的文章,那更是一个“牛人”!笔者并未有幸与刘兴坪先生谋面,但“字如其人”,只是略赏其作品一二就会从他的书法中似乎读出了那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激扬出来的的文字,好霸气!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古人论画,有逸、妙、神、能之说。作为中国绘画的最...
一张国画一个故事《苏武牧羊》(图)2012-09-17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覆,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四听茄声,入耳动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少亏。能叫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首歌词是清末民初的辽宁学者蒋荫堂先生所作。歌颂西汉时大臣苏武的,歌词通俗易懂、慷慨悲壮,唱起来委婉动听、回肠荡气、感人肺腑。唱完全曲,对苏武“艰辛备尝、不辱使命”的民族气节更加敬佩! ...
张成思的艺术世界(组图) 2018-06-12
张成思近照张成思的艺术世界李人毅1、儒雅坦诚的低调人生中内敛的强烈历史责任感这是一位以实力内敛学识,用作品说话的国画家,要不是一项国家重点文化工程的公开招标,他或许还处在“隐于深山无人识”的状态中。即使如今他已经走进全国重点画家的行列,仍然恪守着他的低调人生,默默的探索着、创作着,以一幅幅精品力作诠释着他的人生追求。他就是画家张成思。张成思的国画创作,是退休后才开始的,之前他一直作编辑工作,扶植培养了许多画家,为出版事业默默地做着贡献。凡接触过张成思的人,无不为他的儒雅、文静、谦和、坦诚的人格魅力所感动,他的作品一如他的做人,题材内涵博大、内容精准详实、风格淳厚绵长,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和历史的验...
艺术家范曾:我从未讲过自己外靠奸商内靠官僚2014-11-07
[主持人]: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收看人民网的访谈节目,在今年的10月15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今天在演播室我们非常荣幸为各位邀请到了中国书画大师、著名国学家、诗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习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唯一终身教授范曾先生作客我们节目,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就艺术家如何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和大家分享一下他的体会,您好。[15:15] [范曾]:您好。[15:15] [主持人]:非常欢迎范先生和人民网的网友交流,您最近在忙些什么事情呢?[15:16] [范曾]:最近因为习总书记讲话以后,一方面我要组织一...
故宫明年起实行年票制度:慈宁宫等区域将开放2014-07-01
明年起,故宫将实行年票制度。今年10月,观众即可在故宫官网预订2015年故宫年票,成人票定价300元,老人和学生群体定价150元,一年内可凭票参观10次。 故宫博物院限流分流试行方案昨日发布,除了年票外,故宫还将试行主题免费开放日、单日内分流等方式,对观众进行限流分流。 每个证件一年限买一次年票 目前故宫门票价格为:旺季(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每张60元/人;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每张40元/人。 “年票单次价格比平日单次门票价格略低。”昨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年票制度的推出,是为了能让更多喜爱古代宫殿建筑、宫廷历史文化、文物藏品的...
潘达于和宝鼎的百年传奇2009-12-30
1937年农历八月十八的晚上,苏州南石子街的一处深宅大院中,明亮的月光下,五个身影在庭院和房屋中来回穿梭;第二天,名震海内外的大克鼎和大盂鼎神秘入土,直至1944年无声无息地出土……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一天,苏州某校正在上历史课的初中教室里,一个男生指着教科书上的两张图片对同学说,这个大克鼎和大盂鼎以前是我们家的,同学当场向老师“检举”:“报告,潘令宇吹牛皮,说这两个鼎是他们家的”…… 潘达于近影 潘祖荫收藏的文物到底有多少 潘家...
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中国新汉画艺术创始人王阔海(组图)2020-12-23
王阔海(原名王克海),1952年出生于山东招远市,1970年入伍,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中央电视台《大型高端人物访谈》栏目艺术顾问,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汉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清华、人大、荣宝斋画院高级研究生导师。2018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国家发明专利权证书,成为建国以后中国画技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第一人。《反弹琵琶舞》139x69cm放笔直干“书”没骨——观王阔海先生的“新汉画”艺术评论:吴永强(艺术批评家,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昙花一现的绥远白塔铜元(组图)2015-12-14
绥远省白塔背布图五分铜币一枚 席力图召白塔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两广总督李鸿章在广东采 用机器制造“光绪元宝”铜元,各省纷纷效仿,从此机制铜元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圆形方孔钱,成为清末民国时期与银元一道流通的重要辅币。1935年国民党政府 推行“法币”政策,大量发行纸币,明确银元和铜元都不再流通使用,镍币和纸币逐步替代铜元的辅币地位。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塞北的绥远省还发行了一种地方 铜元,铸造流通不足40天,昙花一现,鲜为人知。绥远省是近代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为民国时期塞北四省(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宁夏省)之一,简称绥,省会归绥(今呼和浩特市),辖境包括今内蒙 ...
著名青绿山水画家顾大明受聘成为大道画院特聘画家(组图)2014-11-24
著名青绿山水画家顾大明 日前,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青绿山水画家顾大明,受北京大道之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聘请,成为该公司旗下投入重金打造的国画艺术交流平台——大道画院的首批特聘画家。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著名山水画家顾大明(左)与大道文化总经理王运杰先生在聘请仪式上 在隆重举行的签约仪式上,大道文化总经理王运杰先生表示:自1998年中央政府在文化部设立文化产业司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的管理体系之中,从已经过去的“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情况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国人...
迎国庆二十大 共筑中国梦——中国新汉画水墨创始人王阔海(组图...2022-09-22
中国新汉画水墨创始人——王阔海艺术简介王阔海(原名王克海),1952年出生于山东招远市,1970年入伍,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系,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原主席,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中央电视台《大型高端人物访谈》栏目艺术顾问,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第二炮兵政治部创作室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军高级职称评委,中国人民解放军书画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中国汉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清华、人大、荣宝斋画院高级研究生导师。王阔海先生的新汉画水墨艺术研究与创新,是集五十多年来的笔墨经验积累与造型艺术素养和学养之大成。他长期潜心于中国画...
寂寞修正果 古雅出清新 品读萧和人物画(组图)2015-12-09
马鸿增虎踞龙盘的金陵,自六朝以来,便汇聚了中国画史上第一批彪炳於史册的杰出画家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与此同时,顾恺之开创了“以形写神”、“迁想妙得”为核心的“传神论”;谢赫总结出以“气韵生动”、“骨法用笔”为核心的“六法论”。宗炳、王微则提出了“澄怀观道”、“畅神”为核心的天人合一的山水画论。他们共同建构了中国绘画美学的基本框架。从此,南京成为历代名家荟萃之地。萧和,就是秉承六朝文脉,在得天独厚的金陵风韵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一位当代中国画坛的人物画高手。一九四八年出生的萧和,幼承家学渊源。父亲萧鼎咸是一位文学功底深厚的书法家;其兄长萧平则是海内外知名的学者型书画大家。青少年时期,他家居秦淮河畔,...
素心寄写澄明境——王界山(组图)2017-04-10
王界山,1963年3月生于山东省青州市。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现任空军文艺创作室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军美术家高级职称评审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级研修班导师、北京大学中国画导师工作室高级研修班导师,曾为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全国美术家代表大会代表,第八次、第十次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代表。曾获第三届北京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全军文化艺术工作先进个人。作品《金秋无闲人》《天地之间》入选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术展览,多次参加全军、全国性美术展览,并有作品获奖。多幅作品被国内外众多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多次参与组织全军、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