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铜奔马50年|从发现到命名马踏飞燕何以震惊世人(组图)

铜奔马50年|从发现到命名马踏飞燕何以震惊世人(组图)

2019-09-06 11:12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2019年9月是国宝铜奔马发现50周年:1969年9月,甘肃武威县新鲜公社新鲜大队十三生产队社员在雷台下面南部开挖战备地道时,发现了一座墓葬。当时墓内遍地是排列整齐的铜车、铜马、铜人,内室有座棺木,里面盛放着两具尸骨架,骨架脚下堆放着几件陶罐。在昏暗的光照下,有人把这些铜车马当成了金人、金马、金车。

关于铜奔马的命名和马蹄下的飞鸟,长期以来也一直有着很多争论。到底孰是孰非?

近日,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王琦专门撰文,讲述了国宝铜奔马发现出土时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并披露了命名渊源以及一些最新研究成果。

我国古代青铜艺术品中的罕见杰作

铜奔马,现藏甘肃省博物馆。马高34.5厘米、长44.5厘米、宽10厘米、重7.15公斤。其铸造工艺为范铸马身,然后再与马尾、马腿、蹄下飞鸟等部件分别铸合制作而成,铜腿内夹有铁芯以增强支撑力和强度,铸造工艺在当时非常先进。出土时残破不全,颈部有1厘米大小的洞孔数个,尾巴断裂,送到故宫博物院后由著名青铜器修复专家赵振茂先生进行了精心修复。

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东汉铜奔马

马的造型呈奔腾状,头微左偏,马头上饰雄胜,两耳如削,双目圆睁,鼻孔奋张,作昂首嘶鸣状,颈粗鬃长,胸广臀圆,足细蹄阔,长尾飘举,末端接结紒,三足腾空,右后蹄踏一展翅飞翔、回首惊顾的飞鸟。鸟的方形尾上有一凹坑,应为燕隼类。奔马以墨线勾勒鬃、须、唇、鼻、目、眉等处,口、鼻内涂朱红,牙涂白,眼内周角涂朱、眼珠涂白,黑墨点睛,然后视部位施彩以增强神态之生动效果,在马腹鞍边,残存有朱、白彩绘痕迹。奔马蹄踏飞鸟,表现出马行迅疾,在鸟惊回首的刹那,已经超越了流星般飞行的鸟。全身着力点集中于超蹑飞鸟的一足之上,鸟展开的双翅,恰好起到了支撑平衡的作用,准确地把握了力学原理。铜奔马铸造精美,构思巧妙,为我国古代青铜艺术品中的罕见杰作。

农民挖地道意外发现古墓

铜奔马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县城的雷台。雷台长106米、宽60米、高8.5米,面积12.4万平方米。长方形的夯土台上座落有雷台观,因其后殿中供奉有雷祖神像,因此,被称为“雷台”。

1969年9月,武威县新鲜公社新鲜大队十三生产队社员在雷台下面南部开挖战备地道时,发现了一座墓葬。当时墓内遍地是排列整齐的铜车、铜马、铜人,内室有座棺木,里面盛放着两具尸骨架,骨架脚下堆放着几件陶罐。在昏暗的光照下,有人把这些铜车马当成了金人、金马、金车。当时的生产队队长王红上叫社员不要外传消息,然后把里面所有值钱的东西包括铜人、铜马、铜车等全部装进了麻袋,用架子车运到大队库房里封存了起来。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和考古工作者参与的情况下,这座古墓就这样被揭开了。那时正是特殊时期,由于对文物的不重视,古墓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墓室里被翻得乱七八糟,木器、漆器、丝织品等一些容易腐朽器物的残留痕迹被破坏的无影无踪,只剩下破碎的陶罐和残余的铜钱,一些很有研究价值的重要资料消失了。

文物干部公社书记紧急保护

半个月以后,雷台下发现古墓的消息传到了武威县文化馆负责宣传、兼管文物的干部党寿山耳中,他当即约了武威县金羊区政法干事张有一起直奔雷台调查此事。据党寿山回忆:“我搞文物10多年了,像这样的大型墓还是第一次见到,墓里面是大量的铺地钱,还有部分陶器。另外,还有被翻乱的棺材板和一些人骨。”有着丰富经验的党寿山,马上得出结论:这样大规模的墓葬,不可能只有几件陶器,大量的铺地钱说明墓主人生前十分富有,他的随葬物品应该非常丰富,大批重要文物可能已经被人为转移。他们立即向公社领导作了汇报。

公社书记孙天庆听了汇报后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马上与党寿山赶往新鲜公社,召集干部社员开会了解到,因为生产队的两匹马前不久突然死去,大队想把这批铜器卖给废品收购站,换些钱买马搞生产,所以才对外保密。孙天庆当即明确指示:“这些古文物,不能变卖,更不能毁坏,公社要给上级反映。”在这关键时刻,为避免铜奔马等一大批文物遭到人为毁坏,这位公社书记可谓功不可没。

经过党寿山等人反复动员,并耐心解释这批文物的重要价值,生产队长才同意让他们看看那些藏匿在大队库房里的文物。见到这批珍贵文物时,党寿山惊呆了,由于保管不当,这批文物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铜奔马的尾巴断了,一些马的笼头和马蹄也断了。为了避免遭受更大的破坏,他当即对所有文物进行了详细的登记,并将文物转移到文庙收藏保管,同时,向甘肃省有关部门作了专门汇报。

文物清理后全部上调省博物馆保存

1969年10月,当时的甘肃省政治部文艺办、省文化局,委派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的岳邦湖、张学正、张朋川、胡守兰、宁笃学组成考古工作组,前往武威雷台墓葬进行考古调查和全面清理。考古人员进入古墓后,经详细勘查,首先明确了墓葬的结构(见图2),该墓葬墓门向东开启,由多个墓室组成,分前、中、后三个主墓室,前室向东由甬道和墓道构成,前室内有左右耳室相互对称,而中室内只有右耳室,没有左耳室,与其他墓室相比,后室显得较小,没有左右耳室。根据向当事社员群众调查以及事后的清理,得知葬具和随葬器物的位置大致如下:当时铜车马武士仪仗俑及铜奔马,排列整齐的陈放在前室右耳室及门外二层台上,在南璧二层台上放置陶楼院,前室左耳室门口放一件铜牛,中室的三面二层台上,有设计精美,造型独特的铜莲枝灯以及铜壶、铜尊、铜熏炉等生活用品,其右耳室放置大部分陶器。后室较小,是陈放棺椁的地方,支垫棺床的4件石龟还摆放在那里,在这里还出土了四枚带有“□□将军”印文的龟钮银印。经过对所有出土文物的清理归纳统计,墓中随葬文物有金、银、铜、铁、玉、骨、漆、石、陶器等231件,其中青铜武士俑17件,奴婢俑28件,铜马39匹,铜车14辆,铜牛一件。专家们认为,这些铜车马和铜俑应该是一支仪仗队。另外,还有铺地铜钱28000余枚,简直就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地下博物馆。

关于雷台古墓建造年代,人们找不到更多的文字记载,只能通过墓中文物来分析判断,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由于墓中文物大都带有东汉末年的特点,而且铜马铭文上“左骑千人”官名和“凉州张掖县”的建制,只在汉代文献中出现过。因此,有些专家把雷台墓建造年代定在东汉末年;二是另一些专家在墓室的铺地钱里发现了新线索,墓中出土了一些不带金字旁的“五朱钱”,汉代“五铢钱”的“铢”字有金字旁。而魏晋时期铸造的“五朱钱”不带金字旁,因此,认为雷台古墓应建造于魏晋时期。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