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水墨的跨界表达—“悦遊”娄正纲个展今日美术馆开幕(多图)2012-08-06
2012年8月5日,“悦遊——娄正纲个展”在今日美术馆隆重开幕。该展将于8月5日至26日在今日美术馆1号馆2层展出。此次展览展出了娄正纲近些年来创作的新作《和合》,《自然》系列作品,她将今日美术馆主展厅空间进行特别改造,为观众搭建一座观看并体验娄正纲艺术世界的“桥梁”。 悦遊而上,换个角度看作品 影像、装置、综合材料已成为当代艺术表现的常规手法,在水墨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水墨与影像、装置等艺术形式结合的跨界表达也变得越来越多。艺术家娄正纲也在不断的寻求突破和转变,实现传统水墨艺...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举行(图)2015-01-30
成立大会现场 本报讯 1月23日,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协会成立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选举成立了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和领导机构成员。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章程》、《协会会费标准及管理办法》和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决议。目前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已有会员124人,其中单位会员77人,个人会员47人。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理事62人,其中常务理事21人。理事会成员中,事业单位代表42人,其中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单位代表33人、副省级城市图书馆代表1人、高校和科研机构单位代表8人,企业代表10人,个人会员10人。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是由全国古籍收藏、保护修复、整理出版研究等有关企事...
流散国内的圆明园文物约500件 北大华表不成对(图)2012-11-02
11月8日,英国邦瀚斯拍卖行将拍卖两件圆明园流失文物,分别是“清嘉庆白玉镂雕凤纹长宜子孙牌”和“清乾隆青玉雕仿古兽面纹提梁卣”。不断传来圆明园文物因遭抢掠流失海外的消息令人痛心,而这些文物散落国内民间的遭遇同样不堪回首。 继英法联军1860年洗劫、焚烧圆明园后,民国时期,军阀、官僚、政客又大量盗走园内文物,用以修建私人别墅。“文革”期间,一些单位和个人擅自搬取圆明园内石件。经过百余年的破坏,圆明园里的文物,除了部分断壁残垣,其他都已荡然无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流散在国内的圆明园文物约有500件。 ...
画市:繁荣中的隐忧(图)2012-09-29
“奋进2023”中美艺术家交流画展在芝加哥北美网北美微视元旦...2023-01-04
“奋进2023”中美艺术家交流画展在芝加哥北美网北美微视元旦晚会展出美国芝加哥北美网北美微视与中美艺术家协会联合举办主题为“奋进2023”中美艺术家交流画展。本次画展内容将在中美两地的10多家顶级主流媒体平台展出和报道。本次参展的艺术家主要是芝加哥和上海两地的画家和书法家作品。参展艺术家将会获得由中美艺术家协会颁发的参展证书(电子版)。中美艺术家协会旨在促进中美两地的艺术家交流和互动。旨在促进两国人民的民间友好交往!促进两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繁荣中美两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生活。本次画展邀请了20多位中美两地的艺术家参展。共展出100多幅作品。North American Chinese TV an...
上海艺博会之后 还有这些艺博会及精彩展览(组图)2017-11-03
11月的上海,4场艺博会接踵而至,继11月2日开幕的上海艺博会后,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Art021)、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和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也将于11月9日相继拉开帷幕,相比上海艺博会以“艺术为生活添彩”主打亲民牌,Art021和西岸艺博会将呈现更当代的面目,届时观众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规划不同的看展路线。上海:艺术为生活添彩 | 2017上海艺博会展期:2017年11月2日 - 11月5日地点:世博展览馆上海艺博会自从去年起移师浦东世博展览馆举办,今年上海艺博会展会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有来自美国、德国、以色列、捷克、塞浦路斯等16个国家的约140家画廊参展,数千件国画、油画、雕塑、版...
文房四宝为何各摆各的摊?(组图)2019-02-13
记者曾“怂恿”:能否跨过省界或市界,把笔墨纸砚联动起来,共同办节,联合打造文创旅游产业,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当下,碰出火花、创新融合,岂不美哉?年味还在,一场团圆,不少人发现朋友圈里,年俗相近,连舌尖上的乡愁,都是类似的。门上春联还在,有人想到,江南有笔墨纸砚——安徽宣城有诸葛笔,古徽州有李廷圭墨、澄心堂纸、龙尾砚,黄山歙县出徽墨、歙砚,宣城泾县产宣纸,浙江湖州出湖笔……它们兴盛于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老手艺、老作坊大多还在。看起来很美,文化自信彰显。浙江湖州,多年来举办湖笔文化节;安徽宣城多年举办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泾县丁家桥镇也打出“中国宣纸发源地”的旗号,举办文化旅游交流会;安徽黄山市...
浅析国家收藏(组图)2019-10-17
北宋 赵佶《祥龙石图卷》,绢本设色,纵53.9、横12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9月25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2018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共收录了5354家博物馆的信息,同时公布了各个博物馆的藏品数、珍贵文物数、举办展览个数、教育活动次数以及参观人数,所有数据均由各省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藏品数量最多的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通过数据检索,可以看到藏品数量最多的博物馆是北京故宫博物院,该博物院共有藏品1862690件;其次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共有藏品1717950件;第三名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共有藏品1401299件。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赵孟頫《秀石疏林图》卷,纸本墨笔,纵...
(组图)湖南沅陵发现莲花雕饰古民居建筑群2013-08-20
浙江五年实施考古发掘140余项2016-06-21
记者从昨天举行的浙江全省文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十二五”期间,浙江省累计实施考古发掘项目140余项,近百家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十二五”期间,浙江考古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实施考古发掘项目140余项,其中有两处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良渚古城考古项目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一等奖。与此同时,浙江省公布了8处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多个考古遗址公园展示利用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良渚遗址还被列入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十二五”期间,浙江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文物支出累计61.08亿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成效明显,嘉兴、湖州、温州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
回眸五十载: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精品亮相苏博(组图)2022-10-26
1972年至1974年,湖南省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了震惊世人的马王堆汉墓,三座墓葬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余件,包括漆木器、彩绘陶器、铜器、帛书帛画、丝织衣物等十几个种类,其中1号墓中出土的辛追夫人遗体,外形完整,全身润泽,甚至手脚指纹仍清晰可见,堪称延续了两千年的永生奇迹。澎湃新闻获悉,10月18日,“回眸五十年——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精品展”在苏州博物馆对外展出。五十年后的今天,对马王堆汉墓的保护、研究和开发仍在继续,这座西汉文明的物质精神宝库仍焕发着勃勃生机。“回眸五十年——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精品展”海报一、长沙国史话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他认为秦朝之所以二世而...
雕塑家创作"三百六十行"雕塑 含1080个人物(组图)2013-01-15
李三汉在放大间修改大样记者傅克强摄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三百六十行”究竟有哪些行当;经过数千年“淘洗”,它们又会以怎样的样貌出现在今人面前?记者昨日从省美术院“三汉雕塑工作室”获悉:经过长达3年的创作,浓缩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史的“中华三百六十行”大型民俗人文雕塑小样,已于日前全部完工。雕塑由1080个人物、360座雕塑组成。建成后,将绵延8公里,总耗铜量逾150吨。 《捕鱼》记者傅克强摄 &nb...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谢欣:壮写山河为报国(组...2016-10-13
谢欣近照谢欣,又名杞荪,笔名李仲、慎子,1924年出生湖南湘乡,先后任中共湘中游击队宣传队长、华中艺专教务长兼美术科主任、湖南省总工会文化科副科长、湖南工人文艺辅导队队长、《湖南工人报》编辑组副组长、湖南省美协筹委会成员。1955年因“胡风”案被诬为“胡风在湖南的骨干”受到迫害,贬回湘乡任教,现为副县级离休干部。早年就读南京美专、中华艺专和重庆中国美术院,既受业于中西融合派徐悲鸿、高希舜、吕霞光先生门下,又跟随传统功力深厚的黄君璧、张安治大师,长期尝试着把现代审美追求与传统笔墨意蕴相契合,很好地解决了中西融合的难题。离休后主攻大写意山水画,强调“书法加素描乘以文史哲”的艺术主张,文如宾虹、字似...
考古:填补文明的空白(组图)2018-06-13
2016年12月航拍的河南新砦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新华社发经过16年的不懈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有了总体性认识,用考古资料明确了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从多元到一体的路线。5月2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赵辉表示,此项工程的研究成果填补了世界文明史中非常重要的空白。明确“多元一体”的发展路线距今6000年前,在中原、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出现社会的分化。比如,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东山村遗址,发现了高等级大墓和小型墓葬共存、分区埋葬的现象。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林留根说:“东山村崧泽文化早中期...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纂出版...2022-12-13
【本网编者按语】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建设需要的是埋头苦干而不是急功近利,需要的是一砖一瓦的积累和一代一代的传承,而不是立竿见影和轰动效应。”“山一样坚毅,水一样柔和”的性格,书写在笔墨丹青之中,凸显着百年中华文化独特的审美观、自然观和价值观。“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全面而生动地还原了中国绘画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以独特方式承载着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传承历史文脉、光大中华文明。成为推动中国绘画繁荣和国学研究、文史研究繁荣的重要契机,加强对青少年的艺术熏陶。必将成为一座丰碑,标志着中国艺术和文化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国宝重光,皇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