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拍重磅连连:市场预期吴冠中《荷塘》或创纪录(组图)2016-09-26
原标题:市场预期吴冠中《荷塘》或创纪录夏拍尚未完全结束,2016秋拍又将开启。吴冠中作品《荷塘》继上周大洋彼岸的纽约结束秋拍后,近日,香港和内地多家拍卖行陆续发布今年秋拍消息,记者从部分拍卖行发布的信息获悉,今年秋拍市场近现代书画出现的精品较多且稳定,不少重磅拍品均锁定在吴冠中、张大千、傅抱石等名家,而且多为生货;其它板块则可圈可点。纵观目前所见,记者发现,部分大拍卖行们正在努力为市场挖掘真正具有“含金量”的精品,“减量提质、构建健康业态”已成为当前拍卖业大势。今年秋拍各家有哪些重磅拍品呢?我们来看一看。南方日报记者 欧志葵保利香港▶▷吴冠中作品专场引人瞩目保利香港的2016年秋拍将于10月1...
画家本色是诗人2013-03-25
谈到题画诗,立刻会想到一些十分耳熟的断句,如李唐题山水轴的“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徐渭题墨葡萄轴的“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王冕题画梅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郑板桥题画竹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些出自题画名篇的佳句,以诗的言说深化了画的意蕴,抒发了画家又是诗人的心声,也使读画者平添了无限诗情雅趣。传统画家诗书画融会贯通,他们深思高咏得心应手,遂使东方艺术特有的神韵与魅力,由是而彰显。 诗书画印诸艺事的会通兼擅,至近现代的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陈...
清代青花岁寒三友盖罐鉴赏(图)2018-08-17
雍正青花岁寒三友盖罐(盖缺失)(见图),高13.5、口径5、足径10.6厘米。主题纹饰为虬劲的苍松、茂密挺拔的翠竹、盛开的腊梅分布罐体周围。内底及器里施白釉,釉色淡青。青花呈色鲜艳,祥和色彩较浓。岁寒三友纹,是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元代景德镇窑瓷器上始见,明清沿用,因在器身上绘寒冬常青的松、竹、梅而得名。此外,亦见以梅、竹、石或柏、竹、梅组成的岁寒三友纹饰。岁寒三友题材源于文人画,文人画在元代特定的政治与文化背景中产生,采用松、竹、梅或梅、兰、竹、菊等植物象征君子德行的风气,也影响到瓷器及其他工艺品的装饰。
回望7月佳士得香港现当代艺术拍场(组图)2020-08-26
7月10及11日,佳士得于香港接连举办现代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及日间拍卖,并为“ONE:现当代全球联合夜拍”率先举槌。三场拍卖总成交额超越拍前高估价,共打破十位艺术家作品世界拍卖纪录。日间拍卖成交额更达到拍前低估价2.75倍之多,超过半数拍品以逾高估价的价格成交。耀眼佳绩见证佳士得持续引领现代及当代艺术市场,并锐意创新,以全新拍卖概念打破传统限制,与时俱进为藏家提供前卫新思与不落窠臼的策略方案。卓越佳绩现代及当代艺术系列专场的总成交率高达94%,且55%拍品高于高估价成交,平均成交价相较低估价达138%。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艾德里安·格尼(1977年生)《前往塔拉斯孔...
刘玉来:石桥题画诗27《咏秋花六种》2024-12-16
刘玉来作品金银花银瓣初开隔日黄,金银富贵饶藤香。鸳鸯对舞雌雄恋,羞却人间薄义郎。按:此花一蒂二花,花如鸳鸯对舞。雁来红曾经初见雁来红,四十年来鸿雁空。一别数年今日见,可怜秋色雨濛濛。鸡冠花花头冷眼似鸡冠,抖擞鸡冠叫暑残。秋气与它添莽气,村庄野地任人观。喇叭花喇叭晓来催起声,分明挂在绿萝藤。紫鲜红艳朝霞好,勾引秋风阵阵生。大丽花当年曾误菊开花,大丽秋容胜晚霞。独放并非求寂寞,厌他尘世乱人夸。桂花四十年前曾恋君,几曾痴昧盼秋分。湖边月下丛丛影,待到归时香满裙。北京艺术研究所学者、诗人书画家刘玉来 2024.10
刘玉来:石桥题画诗27《咏秋花六种》2024-12-16
刘玉来作品金银花银瓣初开隔日黄,金银富贵饶藤香。鸳鸯对舞雌雄恋,羞却人间薄义郎。按:此花一蒂二花,花如鸳鸯对舞。雁来红曾经初见雁来红,四十年来鸿雁空。一别数年今日见,可怜秋色雨濛濛。鸡冠花花头冷眼似鸡冠,抖擞鸡冠叫暑残。秋气与它添莽气,村庄野地任人观。喇叭花喇叭晓来催起声,分明挂在绿萝藤。紫鲜红艳朝霞好,勾引秋风阵阵生。大丽花当年曾误菊开花,大丽秋容胜晚霞。独放并非求寂寞,厌他尘世乱人夸。桂花四十年前曾恋君,几曾痴昧盼秋分。湖边月下丛丛影,待到归时香满裙。北京艺术研究所学者、诗人书画家刘玉来 2024.10
天下第一床现身重庆:200克黄金耗时3年打造完成(组图)2016-11-21
2016年11月17日,重庆渝北区巴渝古床博物馆现“天下第一床”,此床名叫六柱五檐满金雕花大床,系巴渝古床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供图:视觉中国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床高2.9米,宽2.8米,这张大床“浑身”上下金碧辉煌,由内向外看,共有五层,每层檐板上雕刻着梅、兰、竹、菊的图纹,其中穿插着蝙蝠、蝴蝶、牡丹、寿桃、石榴等多种寓意吉祥的图案。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据悉,“天下第一床”出生于清代同治年间,作为“嫁妆”特制。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据悉,当时在渝北悦来地区的徐家坝有一戴姓大户人家,其主人重金招募工匠来制作这张六柱五...
杨宝峰艺术创作解析:美在激情与思想碰撞的瞬间升华(组图)2015-04-22
杨宝峰国画作品李犁我是在最炎热的一个中午开始仔细阅读杨宝峰的美术作品。窗外是响着嘈杂刺耳声音的建筑工地,还有令人窒息的闷热,但随着宝峰笔下这些花香和鸟鸣的展开,我的情绪也随之沉淀、凝聚并进入冷静和沉思。这是一种境界。一种灵魂经过搏斗、跋涉、逐渐凝结和超拔,最终进入纯粹净美之境界的过程。这是我观赏杨宝峰水墨作品的感觉,也是杨宝峰美术作品的品质。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杨宝峰国画作品这就是说杨宝峰的花鸟作品虽然鲜艳浓烈,但每幅画的水墨均匀,线条从容不迫,整个画感有点清凉的感觉。这说明他的作品外热内冷,表面是激情是燃烧,下面却是礁石和沉沉的思考。他思想的视角不是向上飞扬,而是...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枕鉴赏(组图)2013-11-15
图1唐河南巩县窑的三彩花枕 广州陈馨 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枕藏品成系列、有规模,纵可囊括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陶瓷枕,横可比较各时期不同地域所生产枕的特色。以下试以其藏品为例,对我国枕的历史与文化形成作一简要梳理与分析。 我国的枕种类很多,但总的可分为软枕与硬枕两大类,至少在汉代以后一直是软硬两种枕并行的。在古代,枕的用材多是因地制宜,最先可能用木头、石头、土块、竹藤……这也可能是枕字从“木”旁的最原始的原因。高级点的用玉石、玛瑙等这些直接可以经过原料的原始物理加工形成的枕,而之后社会生产达到一定水平,才逐渐有了棉枕、铜...
现当代艺术瓷 收藏“四忌”(图)2014-07-03
(李说当然1002期)深秋的饮食,让天下爱美女性欲罢不能2016-11-01
女人爱美,天经地义,男人爱美,不容置疑!爱美,追求美,是每一个人的天性。特别对于女性来说,靓丽的容颜更是她们梦寐以求的,于己可以增强自信,于人可以赏心悦目而自不待言。《诗经》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爱美的女人,才是正常女人。 有句话,看上去非常励志也很正能量:“倘若这世界上的每一个女人都精于装扮,修心养性;把自己溶入知识的海洋、艺术的殿堂、生活的火炉;去加工、去锤炼、去提纯;为自己树立起良好的气质形象,那么这世界就没有一个不漂亮的女人。”当你撇开激励泡沫,只是一碗心灵鸡汤,于事无补。一个人的容貌美不美,除了学识、气质、着...
中国嘉德明清瓷器珍藏(组图)2018-09-14
3746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青花缠枝莲开光携琴访友诗文壶长 L 15.2RMB:30,000-50,000此次嘉德四季颇为荣幸征集到同一重要上海私人旧藏的一批瓷杂珍品,这其中既有清代御窑佳品,亦有明末清初瓷器精品,既有文房小品,亦有明清佳玉,品类丰富且来源可靠,实为收藏尚选。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本品一侧开光内绘制携琴访友图,勾描细腻,青花渲染淡雅,营造了一幅隆冬时节高士于深山访友的画面。另一侧开光内青花楷书“挹彼甘泉,清泠注兹。先春露芽,一枪一旗。烹以兽炭,活火为宜。素瓯作配,斟斯酌斯。道光己酉夏行有恒堂主人制”,文后矾红“定府珍赏”四字篆书方章。“道光己酉...
回首佳士得的2017(组图)2018-02-01
赵无极(法国/中国,1920-2013)《29.01.64》油彩 画布260 x 200 cm.1964年作成交价:港元 202,600,000佳士得香港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去年频创佳绩,不仅于一年两度打破赵无极拍卖世界纪录,更精心策划举办了多场备受好评的专题拍卖,如于香港秋拍期间举行的吴冠中作品专题拍卖及奈良美智作品专题拍卖,以及于香港春拍期间将多件东、西方艺术大师杰出作品以对话形式汇聚一堂的「融艺」特拍。如此斐然成绩再次印证了佳士得在此多元化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本地和国际藏家对泛亚洲艺术家作品的渴求。我们现正为即将于5月举行的拍卖征集拍品。请即与佳士得专家联络,预约免费估价...
邢洪林——古韵紫砂壶传承者(组图)2016-03-29
邢洪林制作紫砂壶工作照宜兴有好山,好水,有好茶叶,更有独特紫砂壶。文人好茶,对饮茶的各类用具无不讲究。多少年的研究,品茗,只有用宜兴紫砂壶嘴能泡出好味来。自明代以来,许多文人雅士莫不以拥有一把紫砂壶而知足,许多文人参与了紫砂壶的研究制作,更使宜兴紫砂壶扬名海内外。紫砂壶的优点:泡的茶水可不失原味,可经久,可防茶霉馊,可耐热,可提携,愈久用愈生光泽,紫砂泥色多变耐寻味,造型简洁,朴素古拙,用之久愈显古韵,这些特色都味古来文人雅士所爱。邢洪林,工艺美术师。特别爱好紫砂壶艺。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手工炼制紫砂泥和手工制壶方法。所选泥料均为手工纯底槽青泥,泥质疏松,砂多而密,制作难度大,难成型,因而成品率低...
王龙生油画作品欣赏2013-02-27
王龙生,1944年生于四川重庆。现为川音成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曾于南京林业大学就读。1981年(四川及全党建党六十周年美展)油画《阳光下》获优秀奖、1982年油画《阳光下》入选《法国巴黎春季沙龙展》、1983年《香港第一届四川油画展》、1984年《全国第六届美展》油画《寄托》获优秀奖,水粉画《山村晨雾》同时入选《第六全国届美展》,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1985年《叙利亚中国小幅油画展》、1986年《美国纽约中国当代油画展》、1987年《四川第二届油画展》油画《秋菊》获“金秋杯”奖,同画入选《中国第一届油画展》、1988年《西南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