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阁书风今再现,宫廷兰竹竞芬芳——记书画家朱兆煜(组图)2023-03-06
书画家:朱兆煜上个世纪初,随着清王朝的没落,宫廷、皇权 已经不复存在,然而宫廷文化却以种种其他形式得以延续,"宫廷画派"作为其中的最典型的经典被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代一脉传承着。以溥心畲为代表的"皇家"画一直以超乎常人的典雅清贵独秀于时,独秀于今。而宫廷画风以它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底蕴影响着师从溥佐先生学画的朱兆煜,这也注定他的一生与"宫廷画派"结下了不解之缘。朱兆煜作品张大千曾说过中国当代画坛只有两个半,一个是溥心畲,一个是吴湖帆,半个是谢稚柳!足见溥氏家族在当代书画界的影响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溥氏书画的传承和发扬...
梵高与徐渭:命不同价(图)2016-12-29
梵高 雏菊与罂粟花重庆 吕传彬大家应该都还记得这样一个消息:某中国“土豪”在纽约苏富比的一场秋拍中投得印象派大师梵高作于1890年、即其死前几星期才完成的《雏菊与罂粟花》油画(见右图)。因为价格高达近6200万美元,合人民币近3.8亿元而轰动一时。当今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造就了无数亿万富翁。从去年底的另一富豪以2800多万美元购得毕卡索的《两个小孩》起,中国的媒体就不断地予以报导。似乎以为中国人如今有钱了,也能买得起西方昂贵的名画了。这不,世界拍卖巨头佳士得就有一项统计说,2013年其全球拍卖收入的71亿多美元中,华人购买者就贡献了近四分之一。个中原因,众说不一,总结起来,不外为公关广告(最好...
翰墨颂华章(图)2021-06-29
——深圳龙岗区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鲁慕迅书画作品展通讯员:梅紫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讴歌建党百年的丰功伟绩,由中共深圳市龙岗区委宣传部、龙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龙岗区美术家协会承办,龙岗区红立方公共艺术馆、深圳市蓝马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翰墨颂华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鲁慕迅书画作品展”于2021年6月29日,在龙岗区红立方公共艺术馆启幕。鲁慕迅,一名鲁立,1928年12月26日出生于河南汝州。早年从石磊园、谢瑞阶、张肇铭、徐松安诸先生学画。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先后任长江日报美术组长、湖北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理...
孙韬成国画作品欣赏2010-08-03
孙韬成,号墨韵斋主,别署寒者、集磊室。 1941年11月出生于杭州。 1962年至1967年在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就学,为中国画系花鸟科本科毕业生。受业于潘天寿、吴茀之、陆维钊、诸乐三、陆抑非等大家。 历任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曾为浙江师范大学艺术系副主任,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画院首批特聘画师。 现任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家协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擅长大写意花鸟画,取法徐渭、朱耷、扬州八家、吴昌硕、潘天寿等。善用水墨,故取材多梅兰竹菊、葡萄、荷花...
“新岁新气象.山河新篇章书画艺术作品展”举办成功(组图)2021-01-15
2021年1月2日,由中国华夏万里行书画家协会举办的“新岁新气象.山河新篇章书画艺术作品展”在天津书画艺术馆成功举办。入展书画家及作品:冯国作品《云横秦岭风梳月》吴庆展作品《厚德载物》张建民作品《黄山道中》林斯民作品《宁静致远》袁泉作品《追梦航天》王太合作品《家和万事兴》刘万松作品《富贵有余》彭方计作品《岳阳楼记》王志勇作品《鸿运当头》刘朗辰作品《沁园春•雪》杨俊作品《青城山五龙沟》李丽丽作品《光明地之八》张圣强作品《莲雨荷花满院香》何如发作品《远眺北海》王凯作品《宁静港湾》卢卫作品《逝去的夏日》杨广杰作品《竹间路》肖菼先作品《出海》张靖一作品《英姿》孙凯作品《必胜》姜国辉作品《采菊东篱下》崔...
(多图)北京博观当代玉雕春拍即将在京举槌2011-05-31
吴德升和田玉薪传摆件 北京博观2011年五周年庆典当代玉雕艺术品春季拍卖会将于6月9日-12日在北京环球贸易中心拉开序幕。此场春拍云集了当代玉雕名家名作400余件,包括200余件中国玉雕大师精心之作,并荟萃了数十件历届中国玉雕“天工奖”的获奖作品,其规格之高、数量之多、品质之精无出其右,堪称中国最大规模的当代玉雕精品拍卖会,为当代玉雕的收藏与投资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北京博观五周年春季拍卖会是以当代玉雕收藏经营者品牌专场拍卖会,开拓了玉雕艺术品拍卖的一种新的形式,改变以往玉器拍卖产品的宽泛、零散的情况,以各知名的、专业的玉雕艺术品收藏或经营品牌为专场,突出拍品的...
李人毅诗作三首(组图)2018-04-03
塞外二月二爆竹点点留残红,黄牛蓄势待春耕。未见云端龙飞舞,却听村头鹅叫声。春暖升腾风热土,冬寒逆袭雪漫垄。爷们扎堆忙理发,火燎猪头香关东。注:中国北方的习俗,正月里不剃头,等到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日才能理发。而燎猪头吃猪头肉则是年年如此。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塞北雨水寒寒凝冰岸潜流长,冬霜不改菊绒黄。红柳潇潇吟晚寂,苏雀声声唱朝阳。节气有情知冷暖,雨水萌春品炎凉。正是塞北漫山雪,却见江南吹绿忙。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春分地皮干乡恋土最亲,灰鹊鸣远村。风摆毛毛狗,耕夫话春分。注:我因生在黑土地,对故乡的四季有着分明的记忆与眷恋。春分时节,守候了一冬...
从文房珍玩中看古代文人的讲究(组图)2020-06-23
中国文房珍玩类之收藏历史,上溯可至商周战汉时期。上世纪于河南殷墟妇好墓及江苏涟水三里墩战汉墓中,皆发现有早于其时代之先的古物多件,当为其主人特意收集而成。在此,我们特别集结一系列即将于本次佳士得香港七月拍卖登场的文房珍玩,请随佳士得中国瓷器及工艺品部资深专家戴岱娓娓道来,体味古代文人的风雅逸趣。清乾隆 寿山石“含味经籍”玺清乾隆寿山石雕狮钮“含味经籍“玺,曾被乾隆帝钤盖于其收藏的《精陶韫古》陶瓷藏品册页第六开“明仿哥窑奁”页上,成为乾隆皇帝自身酷爱收藏的亲证之物。而“含味经籍“一词,出自《后汉书·郎顗传》:“臣伏见光禄大夫江夏黄琼,耽道乐术,清亮自然,被褐怀宝,含味经籍。”是指郎顗认...
尹麦清作品2015-08-31
傲气长存尹麦清,湖南湘潭人。齐白石第三代嫡传弟子,当代职业画家。1986年拜齐白石长孙齐佛来先生为师,后进修于人民大学国画艺术高研班。尹麦清在继承齐派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地融入对生活的感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笔力老辣,墨色氤氲,画面野趣横生,深得白石老人神髓,亦受孙其峰花鸟影响。代表作品有:《茂盛》《虾趣》《菊蟹图》《柿柿大吉》《腾飞中国龙》等。其中一百零八米长卷《腾飞中国龙》为广州亚运会收藏,《茂盛》《虾趣》等入选为中国北京国际艺术臻品展。2009年于厦门大学举办个人画展;2012年参加第五届海峡两岸文化博览会及第十七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2013年参加第十八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以...
扬州传统家具典藏赏析传统工艺(组图)2014-12-30
民国红木兽式足衣柜抽屉雕花一、 形制多样、工艺高超的经典屏风在中国传统家具当中,屏风是一种历史最为悠久、装饰性能极高的陈设性家具,既有挡风护体、遮挡视线的作用,又有象征权力与地位的礼仪性功能,如《礼记》中有“天子当屏而立”之语。另外,西汉时期的《盐铁论》中有“一屏风就万人之功,其为害亦多矣”的论述,可见屏风的材料及用工自古就奢侈靡费,并始终能体现当时最高的装饰技艺和最佳的设计审美水平。屏风形制多样、种类繁多,有折屏、插屏、桌屏和挂屏等形制,有木雕和漆艺两类工艺材质,有落地陈设、桌面陈设、挂设等陈设方式。到目前为止,扬州始终较好地继承和发展着传统屏风的形制及工艺,有木雕屏风、嵌大理石屏风、漆彩屏...
宋徽宗赵佶鸲鹆图领衔 南博呈现大型花鸟画展(组图)2020-12-21
宗和“鸜鹆飞争翅跳萧,急难枝上目如椒。写情若果通于理,何事助金思灭辽”,这是1760年春天,乾隆在观览《鸲鹆图》轴时,在画面顶端几近中间的位置题写的两首诗之一。澎湃新闻获悉,12月26日,宋徽宗赵佶《鸲鹆图》将在南京博物馆推出的“百花呈瑞--南京博物院藏历代花鸟画迎春特展”展出。与之一同展出的还有宋、元、明、清及至近现代花鸟名家作品。从宋徽宗到元代李衎、倪瓒,再到明代沈周、文徵明、陈淳、徐渭以及清代“扬州八怪”……近百件精品,勾勒半部中国花鸟画史,构成南博展览史上最强大的花鸟画阵容。北宋 赵佶 《鸲鹆图》轴(局部)据相关文献记载,《鸲鹆图》为北宋徽宗赵佶的作品,画面描绘了三只八哥,它们分布在画...
花语——刘曦林花卉小品展在京开幕(组图)2017-03-27
2017年3月25日下午,由北京画馆主办的花语——刘曦林花卉小品展在京开幕,此次展览展出著名画家刘曦林老师30幅花鸟小品,虽取景都是花鸟小景,但更在传达画者内在精神。观众们在这些花鸟小景中,领悟画家独特的生命思考,更感悟花鸟画的独特艺术魅力。花有心、花有神、花也有语言,观众们从展出的花卉小品中能体会到刘曦林老师所传达的中国画花鸟画语言。花非花,雾非雾,花代表的是人心,如梅兰竹菊四君子般,花鸟画是中国人格的象征,心灵的象征,精神的象征。正如刘曦林老师所说:“中国花鸟画家更是把花当人来画,借以寄托人的情感、精神、灵魂,被画家视为“心画”。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4月10日。_ueditor_page...
草药羞花·何义其人其画2024-02-05
何义在创作中草药羞花·何义其人其画人民美术网总编 李人毅中草药入画古今有之,大都是画的标本,而能让中草药走向花鸟画主题性创作中,营造出新的艺术境地,是画家何义在年过七旬后的首创。何义作品:草药羞花·赤芍何义作品:草药羞花·赤芍(局部)一、饱蘸着苦涩的冠名两年前我曾以“本草丹青”为题介绍了他的作品,指出何义先生在花鸟画创新上能够独辟蹊径,因为他是一位谙熟本草、悬壶济世的老中医,有着饱尝人间冷暖的坎坷经历,对中草药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认知。这组新作,由木槿、蒲公英、金丝莲、野菊花、败酱草等九味中药花组成,构图稳健,用线平实,雅致清新而热情奔放。作品的感染力来自深刻的思想性,对这组国画...
老奶奶80岁开始学画 100岁时竟练成了大触(组图)2016-03-16
在西安有一位“梵高奶奶”,她80岁开始绘画,今年整整100岁了!今年100岁的申云英奶奶,住在西安韦曲街道北里王村,1915年出生,如今还坚持着她小小的绘画梦。老奶奶没上过学,从80岁开始,突然迷上了画画,这一画就是20年。奶奶画画没有一点基础,全靠自学。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她的作品有“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天上飞的小鸟,水中游泳的鱼,花鸟虫鱼,活灵活现。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老奶奶眼睛看不清,画画时只能一手拿着一个放大镜,另一只手慢慢画,画画之前她先用铅笔把轮廓勾勒好,然后再用彩笔涂颜色。至于为什么会喜欢上画画?老奶奶说是因为自己“年纪大了...
心系翰墨淡泊悠远 ——记书画家谢占新(组图)2018-11-16
谢占新前不久,我们在北白象高老庄和占新兄一起参加一书画创作庆贺活动。借活动未开始间隙,我们沿着曲径来到位于庄中的谢占新工作室品茗闲聊。占新兄的工作室属木屋结构,屋正中有一书案,木屋前有石埠头和清清小河,彼时天下着霏霏细雨,小雨滴轻敲河面泛起一道道涟漪,环境甚是清静雅致。环观木屋四周,其中一书一画尤抢人耳目。书法为其自作诗:“陋室闲居自不群,鸿儒来往亦温馨。安贫乐道君休笑,吾有琴书可比金。”书法属行书,然颇有隶意。此幅书法浓淡相间,枯润兼之,古朴有序,富于变化,自是大气乐事,也道出了占新兄的心声。画虽小帧,然韵味十足。此画题为《江南书院一角》,笔墨简洁老辣,寥寥几笔便勾勒出风拂细柳和鸟舞桥边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