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官窑青花盘赏析(组图)2012-08-14
葛介屏书法作品欣赏2014-02-27
葛介屏(1912-1999),安徽省合肥市人。是当代著名书画家、金石篆刻家、诗词学家和文物书画鉴定家,早年经张叶青、刘启琳、张琴襄指授,寝馈于殷墟甲骨、西周钟鼎和秦汉以来各种碑碣,后入安徽省博物馆从事文物鉴定工作,对梁闻山、邓石如、包世臣诸家书法领悟尤深。善四体,尤擅篆、隶,所作质朴苍劲,严谨端庄,且能从古朴中见妩媚,从骨力中见秀丽,风貌别具。篆刻则溯源于秦汉,又取浙、皖两派之长。更善以书法入印,高古商雅,别开生面,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书法篆刻展览及在专业报刊发表,被收入多种书法作品集,为多处博物馆、纪念馆收藏或被碑刻。于文字学...
乾隆年制的十件绝品珐琅彩瓷器 颜色多热闹(组图)2015-08-25
先为诸君简单介绍一下珐琅彩。珐琅是一种较软的玻璃料,若在里面加上不同的金属氢化物作为呈色剂,并用油调和,便成为珐琅彩。用珐琅彩在烧好的白瓷上绘画,再入炉二次烘烧,即成为美妙的珐琅彩瓷。这种技术源于15世纪的法国,清初传入我国。珐琅彩含大量的硼和砷,烧成后具有强烈的金属质感,色彩种类繁多,表现力极强,深受人们的喜爱。珐琅彩瓷器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极为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是中国传统工艺与由法国传入的画珐琅技法相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彩瓷品种。康熙时珐琅彩全由西洋进口,雍正中期国产珐琅料烧制成功。清代珐琅彩瓷器制作考究,由景德镇御窑厂按宫中御样烧制素胎,运到北京由宫中养心殿造办处的宫廷画家绘制珐...
杨佴旻的色彩水墨:见证中国社会思潮之变迁(组图)2016-06-08
作者:何翠云谈到画家杨佴旻,不能不谈到传统水墨画与新水墨画之论争,多少年来,传统水墨革新,已经成为一个跨世纪的命题,从20世纪初,一些有志于艺术革新的先驱们如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等渴望创新突破传统,另辟蹊径,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与主张,身体力行,并做出一些创造性的实践与贡献,为后来者铺垫了道路。杨佴旻就是这样一个继往开来、不停探索创新的后来者。谈到杨佴旻的画,不能不谈到他在绘画艺术道路的孜孜求索、开拓与创新,谈到他中西融合的新水墨画以及他独创的杨氏技法,更不能不谈到整个社会思潮之变迁。爱之越深忧之越切 学生时代始为中国画命运担忧杨佴旻 山里人 1987年作 纸本设色1985年杨佴旻还是一个学生...
陈达《四时山水》领衔2020“雅趣东方”拍场(组图)2020-05-21
本辑原藏者性耽艺术,少好积古,藏品多得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历年来积累甚丰。辑中书法,自清中叶以迄民国,汇集名臣翰林书迹,以便面为主,既及股肱之臣朱珪、祁隽藻、翁心存、同和父子,亦得兼享艺名之汪士鋐、王文治、吴大澂等,状元者范围亦广,如外交官洪钧、大清唯一蒙古籍状元崇绮等。另书法四屏集国变后政途各异之朱孝臧、张謇、袁克文等。绘画方面,则以江浙名家作品较丰,其中册页、四屏多种,囊括沪上名家近五十人,既及晚清艺坛中坚如金心兰、钱慧安、陆廉夫、吴征,亦及民国时期独当一面之界画能手陈小舟、「菊花专家」缪谷瑛等,可谓春申艺坛发展之见证。辑中另备闽籍大儒林鸿年、叶化成、林扬祖、马兆麟等作,皆传世鲜见...
两江新区悦来打造重庆的文化艺术高地 悦来公共艺术展正式开...2018-11-20
11月18日,以“符号、象征与实在——艺术栖身青山绿水之间”为主题的悦来公共艺术展在重庆悦来开幕。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隋建国策展,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孙振华为学术主持,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俞可为展览规划,丁乙、谷文达、刘韡、庞茂琨、宋冬、汪建伟、向京、尹秀珍、岳敏君、张大力等艺术家为悦来量身打造的公共艺术品,正式和重庆市民见面。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段成刚,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刘旗,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张国智,悦来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菊梦出席了开幕式。张国智表示,悦来是重庆国际会展中心所在地,是两江新区乃至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高地,也是正在强势崛起的城...
浙江花鸟画名家作品汇集周昌谷艺术馆 线上线下互动 精彩不容错...2022-05-28
《闲憩》《绿云》《青花碎》《到处赏春光》……浙江花鸟画名家作品汇集乐清周昌谷艺术馆,最近,吸引不少乐清书画界人士和市民陆续到这里打卡欣赏名家名画。“画风画峰——浙江花鸟画名家作品展(乐清站)”5月18日在位于乐清市区中心公园里的周昌谷艺术馆开幕,本次展览是浙江美术馆的流动美术馆项目应邀到乐清巡展,由浙江美术馆、乐清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主办,乐清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周昌谷艺术馆承办,将展至6月底。为了进一步丰富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市民文化艺术素养,周昌谷艺术馆与浙江美术馆合作,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利用浙江美术馆馆藏资源,还将分期进行云展览,线上线下互动,展现优秀书画作品,为乐清公...
馆阁书风今再现,宫廷兰竹竞芬芳——记书画家朱兆煜(组图)2023-05-15
书画家:朱兆煜上个世纪初,随着清王朝的没落,宫廷、 皇权 已经不复存在,然而宫廷文化却以种种其他形式得以延续,"宫廷画派"作为其中的最典型的经典被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代一脉传承着。以溥心畲为代表的"皇家"画一直以超乎常人的典雅清贵独秀于时,独秀于今。而宫廷画风以它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底蕴影响着师从溥佐先生学画的朱兆煜,这也注定他的一生与"宫廷画派"结下了不解之缘。 张大千曾说过中国当代画坛只有两个半,一个是溥心畲,一个是吴湖帆,半...
徐乐乐作品欣赏2013-12-02
徐乐乐,女,1955年生于江苏南京,1973年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中国绘画,197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到江苏农村体验生活写生。1978年进入江苏省国画院,擅长工笔人物,画法师承陈老莲。现为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 自1986年以来,作品连续在国内外展出和获奖,逐步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代表作有<历代美女图册>等作品获1987年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首届作品展优秀奖,1987年日本儿童书籍绘画大赛银奖,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插图金奖。 徐乐乐的国画作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其所具有的与前人完全不同的,具有新时代精神的审美情趣。在她笔下的人物中,完全找不...
(图)日本艺术家将盆栽插花送上大气层2014-07-25
克林姆特大展 东京双馆齐上(组图)2019-07-02
在东京,要看到古斯塔夫・克林姆特作品的大型收藏实在难得一遇。适逢2019年日本与奥地利建交150周年,东京将举办两个展览,以飨艺术同好。东京国立新美术馆 展览「迈向现代主义的维也纳」回顾维也纳新艺术主义的发展,而东京都美术馆展览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维也纳与日本1900年」 则聚焦于这位凭着一系列金色绘画而流芳千古的艺术家。古斯塔夫・克林姆特,《朱蒂丝I》,1901年作,油彩画布,84 × 42公分,维也纳美景宫美术馆藏。现正于东京都美术馆展览「古斯塔夫・克林姆特:维也纳与日本1900年」展出。© BELVEDERE, VIENNA, PHOTO: JOHANNES STOLL这三个多月以来...
克林姆特大展 东京双馆齐上(组图)2019-07-02
在东京,要看到古斯塔夫・克林姆特作品的大型收藏实在难得一遇。适逢2019年日本与奥地利建交150周年,东京将举办两个展览,以飨艺术同好。东京国立新美术馆 展览「迈向现代主义的维也纳」回顾维也纳新艺术主义的发展,而东京都美术馆展览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维也纳与日本1900年」 则聚焦于这位凭着一系列金色绘画而流芳千古的艺术家。古斯塔夫・克林姆特,《朱蒂丝I》,1901年作,油彩画布,84 × 42公分,维也纳美景宫美术馆藏。现正于东京都美术馆展览「古斯塔夫・克林姆特:维也纳与日本1900年」展出。© BELVEDERE, VIENNA, PHOTO: JOHANNES STOLL这三个多月以来...
旧器如新才是宝:看看台北故宫这些瓷器有多新(组图)2017-10-11
台北故宫博物院内收藏有自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等所藏来自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避暑山庄、颐和园、静宜园和国子监等处的皇家旧藏。看看这些瓷器,在灯光下是否旧器如新。要是放到地摊上,估计不少人会认为是“假货”。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清雍正青花菊瓣花浇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清雍正珐琅彩孔雀碗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清乾隆珐琅彩山水纹碗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清乾隆珐琅彩碗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清乾隆粉彩龙纹帽架_ueditor_page_b...
清代满族服饰首次进京展出(图)2017-07-07
吉林省博物院藏清代满族服饰昨天首次进京,即日起市民可到中国园林博物馆欣赏这些清代满族服饰。此次“一袭衣衫,岁月流年——清代满族服饰展”展示了由吉林省博物院特地遴选的百余件旗袍、马褂、旗鞋、佩饰等,其中有不少是阿勒楚喀副都统的家族传世品。在古装戏里经常看到的什锦香袋,此次将近距离展现在观众面前。香袋上绣有荷花、菊花等图案,顶端有便于悬挂的百结丝绳,下端系有丝线橘红彩穗,做工十分精致。此外,观众还能看到绣龙蟒袍、红绸女棉袍等珍贵文物。中国园林博物馆展陈开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展览,通过展现民服、官服,不仅可以让观众欣赏到清代服饰的发展变迁,更能近距离感悟帝王官宦、疆场斗士、坊间庶民的岁月流年,感...
聚焦2015中国山东国际画廊艺术博览会 精彩展品抢先看(组图...2015-06-04
2015中国山东国际画廊艺术博览会(海报)2015中国山东国际画廊艺术博览会,各项工作已接近尾声。2015年6月12日-15日,我们期待与您不见不散!现小编奉上本次博览会部分艺术家的展品,提前和大家分享。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以下艺术家按年龄排序: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Pablo Picasso)在 1947—1971年间,毕加索和著名的马杜拉陶瓷坊创作了数以千计的陶瓷作品,每件由25件至500件不等。在毕加索看来,他坚信,自己所创造出来的陶 瓷作品应该被平价销售,要让普通民众都能用得起,但因为他在艺术界的影响力太大,无法实现当时的创作初衷。由于陶瓷的易碎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