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国一样,“三国迷”遍布日本,甚至可以说,日本人对于三国的熟悉程度不亚于中国人。距今约1800年的东汉末年,汉王朝衰微,天下分为魏、蜀、吴三国,众多文臣武将轮番登场,浪花淘尽英雄。此后,历史带上了传说的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
据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将于7月9日举办展览“三国志”。此展是纪念中日文化交流协定缔结40周年的特别展,通过汉朝到三国时代的文物及最新研究成果,以曹操、刘备、孙权等三国时代人物相关的文物为线索,从考古学角度,呈现一个“真实的三国志”。
近年来,随着一些重要的考古挖掘成果,有关三国志的研究呈现愈发活跃的趋势。2009年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了曹操墓考古发现,随后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争论。在多个版本的“2010十大文化事件”中,曹操墓争议都占有一席之地,可见其引起的社会关注。而南京江宁上坊孙吴墓1号墓则为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复杂的东吴墓葬,曾有学者推测墓主为东汉末年诸侯将领孙坚及其两位夫人。
《青铜关羽像》,明代(15-16世纪),新乡市博物馆藏
东京国立博物馆海报中的关羽像
关于三国的日本画作
据东京国立博物馆公布的资料,此次展览将展出文物共计约170件(组),分五大章节呈现,不少借自中国,如此次展览的展品就包括2009年发现的曹操高陵、被视为吴国皇族规格的南京市上坊1号墓等出土的文物,这些出土文物反映着历史上三国时代的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