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古画里的龙

古画里的龙

2024-02-20 10:12 文章来源:南海网  作者:韩惠娇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编者按

今年是龙年,龙在人们心目中是祥瑞、权势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图腾之一。中国人眼中的龙,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象征着阴阳交合,是可以驱邪避害、行云布雨、主宰天命的“神奇动物”。

然而,龙似乎更是承载着我国农耕文明对所有美好的祈盼。今天,借由古画中龙的形象演变之路,人们依然可以窥见其民俗寓意的丰富性。

《说文解字》中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个“神奇动物”应运天时,上天下海,能变幻身躯,是鳞虫之长,拥有无比的权力和至高的地位。以至于历代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是奉天承运的人间主宰。《史记·封禅书》记载了一段“黄帝乘龙”的传奇:“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即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去。”皇权开始与龙进行了绑定。

龙的形象在历朝历代中不断嬗变,同时其寄寓的文化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变化。史前文化里,它的形象并不统一,大多数时候像一条蛇,是原始先民自然崇拜的产物;在商周时期,它常是人们祈雨的对象;在春秋,大量交错盘曲的“蟠龙”出现,象征着阴阳交合;战国汉代,它能沟通天地人间,象征阴阳五行;到了隋唐,形象世俗化,“龙凤呈祥”“双龙戏珠”等吉祥纹样被广泛装饰;宋代,它的形象被建立一套绘画理论“三停九似”,形成了画龙的范式;元明清时期,它更加地皇权化、世俗化,“龙生九子”等各种民俗寓意不断丰富。

龙年伊始,让我们一起欣赏四幅以龙为主题的古代绘画作品,领略古代人眼中“龙”的风采。

御龙高手驾龙飞升

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1号墓、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战国《人物御龙图》,是一幅帛画。它作于丝帛之上,墨笔,年代久远带着土质的晦暗色彩。画面中间是墓主人,高冠长袍,侧身而立,手握长剑,立于龙车之上。只见巨龙龙首高昂,头顶车盖,尾巴高高翘起,身呈舟状,四肢似兽,长而卷曲。

战国《人物御龙图》(帛画)。湖南省博物馆藏

画作采用简单线描平涂技法,线条挺劲凌厉,造型古朴意赅。此龙形象与战国龙璧上的几乎一致,可见绘画与玉器审美的统一。此时的龙,四肢、虬髯、尾巴都呈现出一种蜷曲的三角形,几乎和现实生物没有任何关联,完全是浪漫化的想象创造。画里的龙是引导墓主人升天的使者,龙身下画了一条鱼,龙尾立一鹤,以此表现龙车能翱翔于天,巡游于海,沟通天地。

乘龙升天是先民对死后世界的寄望,是楚文化中“天游”的思想。此画是奠仪队伍里举在前面的招魂幡,寓意墓主人死后可以灵魂不灭,乘龙升天。

《楚辞·离骚》中,描述了屈原选定良辰吉日,即将远行,“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古人的眼里,生与死的世界是连续的,身体消亡,灵魂还可以乘着龙车翱翔天际。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世界观。

“三停九似” 南宋成型

殷商时,古人用珑(龙形玉佩)求雨,发展到唐代开始了画龙求雨的形式,以后遂成传统。郑处诲《明皇杂录》就记载了唐明皇命冯绍正画龙祈雨的故事。唐开元年间,关中大旱,大臣祈祷于山泽间而无感应,命冯绍正于龙池边殿四壁画龙,画至一半,风云随笔而起,明皇及随从壁下观看,发现龙鳞皆湿。上色未成,云气自帘廊出,入池中,一时间云气翻涌,雷电四起,白龙乘云气而上,风雨大作。

传世的《墨龙图》,是南宋端平二年进士陈容所绘,云气翻滚,一片鸿蒙中,一墨龙破云而出,龙爪开张,龙身蟠屈,似云中游曳状,气势威严磅礴,龙似雨神兴云布雨,呈雷霆万钧气吞山河之势。画中之龙是宋以后的画龙典型样式——“三停九似”。宋人罗愿《尔雅翼》中对龙的形象有明确的总结:“俗画龙之状,有三停九似之说,谓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九似者,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不难看出,这是先民们认识自然过程中,拟合自然界生物的创造。这样的创造有着深厚的文化寓意。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