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灵山中 100x248 2022年
而师恩钊先生的画的“留白”是一抹“虚朦”、“空灵”,实则是对传统的“留白”或“空白”是一种逆反:此白不是虚空,而是万物之一,既便雲气,也是物质,是水汽,是有体积,有温度,有生命的。
正如他所言:“在我的画中,並不强调留白,而追求的是对比,是变化,是虚蒙。我的留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留白,是一种心灵上和视觉上对释放的追求。”
这恰恰呼应了中国人最深层的宇宙观。如《易经》所言:“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关于古人对万物生成之理的最本源表达,强调动态平衡、对立统一的哲学思维。在这样的宇宙图景中,万象非固定实体,而是流动、互渗、生成的过程。这便是他区别于传统、超越传统的新“留白”——不是为了逃避形而上的内容而空,而是将“白”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存在,纳入山水之间,与墨线共鸣,构建起充满呼吸感与精神张力的图像疆域。
惊泉136x68 2024年
清晓悠然处200x200 2024年
正因如此,我们在师恩钊的作品中见到的,不只是自然的描摹,更是一个精神性的自然场域的建构。在这一幅作品中,他以“虚”化“实”、以“静”化“喧”,实现了对视觉文化困境的自我超越与当代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