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泰来“永生主义”大型画展于10月10日在湖北襄阳保康县的腊梅谷如期开幕。这不仅仅是一场艺术成就的展示,更是一次指向中国画未来走向的强力宣言。正如文化学者、美术评论家王椿淳在开幕致辞《数百年来又见花开》中说的那样:郭泰来是近七百年来一遇的、能够开创全新样式的天才画家,他所创立的“郭式”(也可称艳彩学派、永生主义画派)艺术,为中国画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三大革命性维度。
范式革命:从“融贯中西”到“本体重构”
回顾近现代中国画的演进,从徐悲鸿奠定写实主义根基,到吴冠中探索形式美感边界,前辈大家虽均以融贯中西见长,但其核心仍停留在“引西润中”的改良层面。他们的艺术内核,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制于“自然主义”的视觉框架。郭泰来的革命性突破在于,他实现了从“文化融合”到“本体再造”的范式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