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逸情自在诗书画——记乐清新居民讲师团成员李旭东

逸情自在诗书画——记乐清新居民讲师团成员李旭东

2025-09-09 16:23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陈俊贤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逸情自在诗书画

——记乐清新居民讲师团成员李旭东

陈俊贤

dco4c8hykrdizdpoar.jpg

逸情自在诗书画,人脉只缘墨酒茶。

这幅嵌名对联,是乐清诗人金元宝先生,为书家李旭东量身定作的。

dco4do6szvq5aljump.jpg

走进李旭东的工作室,一股清新的墨香扑面而来,环顾四周,让人目不暇给,心旷神怡。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名家书画,画案上摆满了笔墨纸砚和书画书籍,有几副书画墨迹未干,颇有趣味!李旭东微笑着告诉我,他喜欢在酒后创作,每每课后,案上残墨尚存,胸中激情荡漾,借着微醺未醉,濡墨挥毫,一挥而就,好不惬意!

李旭东,笔名逸人,他还有一个斋号叫作“清心斋”,咋一看上去,好像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意思。其实,李旭东是一个很洒脱的人,他喜欢喝酒,喜欢书法、音乐、武术、画画,偶尔写点闲适的文章。每每三五知己相聚,品茗谈艺,饮酒论诗,微醺未醉,乘兴挥毫,纵横涂抹,瞬间立就,酒气和诗意拂拂出于纸上,朋友皆惊呼神来之笔!

李旭东出生地在河南夏邑,据说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出生地,河南夏邑和安徽砀山仅一线之隔,是河南、安徽、山东三省交界之地,自古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浓厚。著名书法家尉天池的家乡砀山县尉屯村,离他家很近。小时候,李旭东去砀山县城,逛书店,买字帖,喜欢看街道两边琳琅满目的招牌题字。砀山县车站几个榜书大字,就是书法家尉天池写就,笔力浑厚,大气磅礴。李旭东每次经过车站,都要久久驻足,细细品味,不忍离开。那时尉天池在砀山县有个资助的小学校,每年的假期,尉天池老师都要义务教孩子们书法,母亲看他喜欢书法,就给他报了名,节衣缩食的买了毛笔,墨汁和元书纸。还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李旭东,从此就正式拜尉天池为师,正式开启了书法艺术之门。

尉天池,当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曾师从当代草圣林散之,他对徐青藤、米芾、张旭等研究颇深,系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系教授,当代大草名家。李旭东在尉天池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临摹了顏真卿《多宝塔》《麻姑仙谭》,夯实了楷书根基。之后又在尉师的严格要求下分别临习隶书《张迁》《史晨》《石门》等,眼界大开,尉老师的教导如醍醐灌顶,让李旭东顿觉茅塞顿开,通体澈明!初中一年级,县书法家协会举办了一次青少年书法现场比赛,李旭东现场书写的硬笔行书和毛笔楷书均获一等奖!小试牛刀,让年少的李旭东一下子自信满满,激情满满。

李旭东勤奋好学,天资聪慧,喜欢文艺,音乐,绘画,读初中时,就是学校活跃的文艺积极分子,学校的宣传栏和每期的校报,都少不了他的作品,年少即显示出不凡才华并小有名气。然而命运多舛,家境贫寒,父亲在他少年时就因病去世。母亲含辛茹苦,节衣缩食供几个孩子读书,已不堪负重,后不得已随大哥及母亲迁居江南,在安徽池州市修完学业。在水乡江南,李旭东认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书画名流,眼界大开,虚心学习,先后做过中专学校书法老师,当过报纸编辑,办过书法学校,生活困顿之时,也曾卖文鬻字。1994年,李旭东在安徽东至县创办书法学校。初出茅庐,壮志满满。学校经营初期,他出字帖,办展览,举行公益讲座,书法课进校园,一时声名鹊起!在此期间,他自费出《硬笔行书教程》,《硬笔书法之友》在各个学校成为写字范本,深受社会好评。

2002年春天,李旭东离开池州,随朋友来到温州乐清,寄居在乐清北大街开元巷一个老房子里。囊中羞涩的他,举目无亲,神情寂廖。朋友建议他先做一份家教的工作糊口,朋友那时在乐清一所高中任教,在他的介绍下,李旭东有了一份家教的工作。刚开始给一个高中生辅导作文,一次辅导高考作文时,旭东用硬笔写的作文草稿,笔力遒劲,清秀典雅,线条如行云流水,在座的几位家长一下子被这漂亮的书法迷住了。后来,经这位学生家长介绍,来了几位家长的同事学习书法,每周一到两次。李旭东为人谦和,上课风趣幽默,且学识渊博,这些家长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个年轻的书法老师。成人班的生源开始越来越多,许多大学生也利用暑假来向他讨教,李旭东均不厌其烦,谆谆善诱,所教弟子中,有多名学生考取了中国美院的书法专业,在温州乐清从事书法培训二十多年,他始终秉持初心,热心公益教学,二十年来,在乐清多个小学开设书法公益课堂,并被乐清市新居民服务中心聘为新居民讲师团成员。

书画乃小技, 琴棋书画,皆秀才四艺也,从王羲之、李白、杜牧、苏轼、黄庭坚、米芾、徐渭、八大、金农,到于右任、林散之,哪一个不是诗翰风流,才华横溢?很难想象,书法家不解诗情或文人不染翰墨,是何等尴尬之事!然而,放眼当世之书家,要么能书者不能诗,要么能诗者不能书,要么能书者不能画,要么能画者不善书,书与画分离,书于与诗分离,书画界追名逐利,“大师”和小丑横行,由此,我甚至开始担忧和怀疑书画是否真的和文化缘尽!直到某日,我读到李旭东写的一些文章和诗词,开始改变了这个想法,以下是他的几首题画诗,他戏称之打油:

山川苍茫解入诗,

墨宕笔飞神不知。

云烟满纸纵横处,

天地忘怀作书痴。

难得糊涂真人生,

大智若愚好性情。

红尘万事随风去,

功名利禄一场空。

人生在世不容易,

几分醒来几分迷。

诸事随缘由天意,

惟愿事迷心不迷!

散文诗«在宣纸上行走»中,他这样写道:

“宣纸上行走,需要如雪的性情,如水的灵性,如江河的胸襟,如长虹的气势。只有笔墨抵达心灵的地方,才会感到笔墨的沉重,人间的沧桑!那经历了人间烟火,远离了浮躁和世俗之气的宣纸啊,历久弥新,温醇祥和。水墨其上,如秋色点染。清旷飘逸,濡墨落纸,或浓或淡,或急或慢,或轻或重,或如云烟起伏,或如江河倾泻。在善书者眼里,一张好纸,就是一片开阔的舞场,可以舞之蹈之,咏之歌之。性之尽也,情之至也”。……

李旭东的诗文,清心隽永,文才斐然,且出手快,思路奇,所作诗文,如平地涌泉,不择地而出。在圈内有文字快枪手之誉。

李旭东的小楷,取法魏晋,浑融沉着,静穆生动。常以蝇头小楷抄书,信笔写来,诗意盈然。李旭东的行书,取法米南宫和王觉斯,揉以汉隶和汉简笔意,纵横突兀,奇异自生,善以长锋羊毫笔作书,用笔飘逸潇洒,气势连绵,有山耸海涌之势。李旭东的草书,张扬奇肆,叱咤风云,挥毫濡墨,尺幅千里!在李旭东的书法作品里,线条和结构之间的对比,一如他天马行空的文学语言,纵横开合,左冲右突,却又自然天真,和谐浪漫,诗情粲然!

李旭东的画,得益于书法之功,他画的梅兰竹菊,构图自然,线条凝练,笔法简洁,取法于吴昌硕、徐青藤、郑板桥诸家。入而化之,以书入画,寥寥数笔,境界自出!

李旭东的情感是丰富的,也是沉郁的,他把情感化成一股清泉,流进了文字又挤进了书法,这也许就是他为什么以逸人名之,又把斋号称之为“清心斋”的原意吧!

 (注:本文作者陈俊贤,系人民美术网执行总裁、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事、艺术评论家、资深媒体人。)

责任编辑:一凡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