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渐行渐远的古代绣品(组图)

渐行渐远的古代绣品(组图)

2019-08-12 09:16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王樱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古代称“黹”“针黹”。后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民间绣品在承袭和发展刺绣艺术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澄城刺绣即是其中一朵激昂的浪花,独具率真淳朴之美。澄城刺绣多以子孙繁衍,功名利禄,祈福消灾为主要表现题材,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传统艺术,具有浓烈的乡土色彩。

201908071231

图1 抹额 

澄城位于渭北黄土坮原东北部,地处关中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原面广阔,沟壑纵横,宜农宜牧。更是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区,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澄城的刺绣用途。如抹额(镶银、玉),也称额带、抹头、发箍,为束在额前的巾饰(图1),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抹额最早应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避寒之物,《后汉书·舆服志下》武冠条注曰:“胡广又曰:‘意谓北方寒凉,本以貂皮暖额,附施于冠,因逐变成首饰。’”抹额形式变化多样,最初流行宽的,后来又崇尚窄的,还有在两侧多裁出两个护耳的款式。富贵之家的妇女在佩戴时,常点缀金玉珠宝翡翠等首饰。普通人家女子虽无昂贵之物缀饰,但手中的绣花针为其锦上添花。所绣图饰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其中有龙凤呈祥、吉庆有余、福禄寿禧、生活风情、动物花草等吉祥图案。图案趋向小巧精细,针工细腻,花形简洁明快,配色和谐大器,其施针用线和配色不拘一格,以服从于各种主题之需要,而各得其宜。如蝙蝠图案即福的象征,蝙蝠与云纹组合寓意“洪福齐天”;凤鸟寓意贤才,“丹凤朝阳”寓意盛世出圣贤之人,花丛中鸟鸣为声,“声”与“生”谐音,寓意生生不息,万代绵长的美好愿望。如此等等的抹额均富有深刻民俗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特点。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