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画廊 > 须静观止 品读苏州潘氏祖孙三代的鉴藏(组图)

须静观止 品读苏州潘氏祖孙三代的鉴藏(组图)

2020-01-14 18:01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潘奕隽

一、欣于所遇

苏州贵潘一族,自明末潘仲兰(1609—1677)从歙县侨居苏州南濠,至其孙潘兆鼎(1658—1724)始葬苏州,潘奕隽(1740—1830)乃兆鼎曾孙。清乾隆五年(1740)三月七日,潘奕隽生于阊门内刘家浜之谦益堂。其祖潘暄(1690—1773)年过知命,屡应科试,皆不获售,久困场屋,郁郁不得志。其父潘冕(1718—1780,)原名宗冕,字端元,号贡湖,为潘暄次子。因潘暄长子宗亢(1716—1731)于十六岁时早逝,潘冕遵循父命,以家庭为重,弃儒从商,养家糊口,终其一生,不过得一国子生而已。迨其身后,以子孙贵,累赠光禄大夫、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傅、武英殿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加八级。夫人王氏,乃汪元任女,生子三:奕隽、奕藻、奕基;女二:一适汪起昌、一适颜奕馨。

潘奕隽字守愚,号榕皋,作为贡湖公的长子,从小便被寄予厚望。乾隆二十七年(1762),刚过弱冠之年的潘奕隽得中举人,令年逾古稀的祖父欣喜不已。七年后,乾隆三十四年(1769)四月,潘奕隽以三甲第九十七名及第。原来其试卷在进呈御览的前十名中位列第七,但因引见时不到,奉旨与第十卷季学锦改附三甲末,是科三甲共九十八名,潘氏名列倒数第二。尽管由于一时失误,潘奕隽从名列前茅改附龙尾,让他心存不甘,但毕竟中了进士,一血父、祖两代未得功名之耻,成为潘氏一族成为科举世家的先驱。

潘奕隽二弟奕藻(1744—1815),字思质,号畏堂。继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中进士,历任刑部山西司主事、安徽司员外郎、陕西司郎中、三通馆纂修、文源阁详校、戊申科湖南乡试副考官。三弟奕基(1745—1824),原名奕箕,字汝勤,号云浦。附贡生,乾隆三十九年(1774)顺天乡试挑取誊录,任四库全书馆誊录,议叙州同。三兄弟先后有两人中进士,他姓或以之为盛事,对于潘家而言,这仅仅只是开始。就在潘奕隽中进士的这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三弟潘奕基之子潘世恩(1769—1854)在苏州出生,乾隆三十四年(1769)似乎成为潘氏一门显贵的时间节点。

作为贵潘家族中的首位步入仕途者,潘奕隽的官运并不算亨通。乾隆三十四年(1769)五月,以内阁中书用。三十六年(1771)充方略馆总校官,次年补授内阁撰文中书,越明年充四库全书馆分校官。三十八年(1773)七月,随扈木兰,他晚年曾以“一扈木兰,两登泰山,再游黄海,三宿五台”自概生平,对他而言木兰之行,已是格外的荣宠。四十一年(1776)九月,乞假归省。就医徽州,游黄山。四十三年(1778)二月,丁母忧归里,次年掌教玉峰书院。四十五年(1780)十一月,甫入京,又丁外艰回吴。四十九年(1784),三月服阕入都,四月仍补中书。五十一年(1786)正月,升任典籍,京察一等,充文渊阁校阅。三月,随扈五台山。五月,与萧九成奉命典试贵州,任乡试副主考。乾隆五十三年(1788)四月,升任户部贵州司主事。同年十月,乞假归里,萧九成为作《归帆图》饯行,师友题跋者甚众,十一月抵家。次年里居,与袁枚、王鸣盛、王文治、钱大昕等时为文酒之会。五十八年(1793)四月,当侄子潘世恩状元及第的喜报传到苏州时,潘奕隽正准备移居。当他看到花桥巷新宅内室门楼上镌有潘岳《闲居赋》序中“资忠履信”四字,以为正是退隐之兆,便从此告别官场。这一年潘奕隽五十四岁,距他中进士恰好二十年,仔细算来,除去丁忧、请假的时间,他真正居官不过十年左右,所任之职且多清闲,但他与世无争,以恬淡处之,这样的官运与态度,似乎也影响到儿子潘世璜、孙子潘遵祁。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