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院校 > 浅聊艺术硕士的培养(图)

浅聊艺术硕士的培养(图)

2020-06-19 10:24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璐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艺术硕士培养要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

“我们不能把艺术专业学位的设置仅仅看成是一个实践性学位的拓展,而没有看到它更大的意义。 ”

日前,由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艺术审美为本学位实践育人——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15年高端论坛”在云端举办。肖向荣、周星、范迪安、郝戎、刘伟冬、郭磊、孙立军、宫宝荣、贾荣林、何洁、宋飞、张燕、张丽军、王宜文、周涌、范志忠、庚钟银、潘长学等业内专家就各艺术院校近年来艺术专业硕士、博士培养和学术能力建设情况、全面深入艺术硕士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学位与学科建设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创新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多专业领域相互融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增强和重视创作实践至关重要

“最初设立的艺术专业学位以培养实践人才为主,再进入学校辅以理论学习的加强,如今这个情况已经改变了。 ”在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周星看来,如今一些院校不管是专业类的还是综合大学,尽管有专业指导的实践老师,但主要还是依托教授理论的老师们来培养。在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中,创作作品和论文占据重要比重,即使是专业硕士的导师,在看待这个问题时依然会更注重论文的比重,因此在艺术硕士的培养上,如何增强和重视创作实践显然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u=739878121,2609519121&fm=26&gp=0

记者了解到,中央戏剧学院于2005年成为首批有资格招收艺术硕士学位试点单位之一。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习实践,学院目前拥有9个设备一流的专业剧场,供所有在校学生在学习阶段进行剧场实践,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长期活跃在影视创作一线。“学院还积极倡导发起筹备建立了一系列在国际国内戏剧影视文化领域具有权威的学术组织,比如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中国话剧协会等,通过举办国际大学生戏剧节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践中去。 ”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介绍,回顾15年来中戏在艺术专业硕士建设走过的路,主要是依靠优秀的传统学科专业基础和教学模式,广泛吸取国内国际艺术专业教育的经验,不断完善新专业领域的课程建设与管理模式。

“目前上戏有研究生576人,其中艺术硕士329人。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宫宝荣介绍,上戏在15年间培养艺术专业硕士主要注重过程管理以及实践,同时也不忽视理论。“一开始我们就对专业型的艺术硕士制定了区别于学术型艺术硕士的培养方案,同时有针对性地对相关导师进行培训。我们还较早地采取聘请校外导师来教学这样的做法,比如上海大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相关拔尖人才来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我们还在外地设置了校外实践基地。 ”宫宝荣表示,对于专业型硕士来说,强调专业性自然是首要的。

艺术专业硕士更需要打破学科界限

“电影特别强调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所以我们在重视实践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既有深厚的人文修养又有扎实的专业技能。 ”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说,过去往往是一些行业精英或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的人来读研究生,他们的行业认知、社会认知水平都远远超过应届生,而如今的艺术院校专业硕士,应届生往往占了绝大比重。“我们的一些公共课、专业教材,也往往更强调共性,但这和专业人才培养追求个性化又是一个矛盾,许多学生来自各种不同的本科专业,包括他们的师承关系、风格、审美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矛盾。 ”

中国戏曲学院从2005年起至今,在戏曲、音乐、舞蹈3个领域的18个专业方向共累计招收了近900名艺术专业的研究生。在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宋飞看来,艺术专业的学生更需要互通交流,而对于博士层次的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它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需要一个更高的共识和方案。 “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