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2021年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前展(组图)

2021年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前展(组图)

2021-01-20 09:16 文章来源:新浪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部分参展作品

应天齐 《鱼与渔》 装置,水、鱼、监控设备、记录本 150×116×50cm 2020应天齐 《鱼与渔》 装置,水、鱼、监控设备、记录本 150×116×50cm 2020

李向明 《抱团取暖》装置,木、火盆550×255cm 2020李向明 《抱团取暖》装置,木、火盆550×255cm 2020

李枪 《隔离》 装置,杂志 尺寸可变 2020李枪 《隔离》 装置,杂志 尺寸可变 2020

何多苓、师进滇 《围》 装置,白色铁丝网 500×500×100cm 2020何多苓、师进滇 《围》 装置,白色铁丝网 500×500×100cm 2020

傅中望 《洞见》 雕塑,木 53×53×53cm 2020傅中望 《洞见》 雕塑,木 53×53×53cm 2020

安海峰、应天齐 《弈》(局部) 绘画装置,水印版画、陶瓷、木 270×220cm 2020安海峰、应天齐 《弈》(局部) 绘画装置,水印版画、陶瓷、木 270×220cm 2020

当代艺术家关于中国传统移民建筑的对话 

文/王 林

第十七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世界,不得不从2020年延期到2021年举办。在新冠疫情危及到每一个人的人身安全时,哈姆莱特的追问将无处不在:"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一一本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主题"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不仅非常及时、紧急,而且变得非常尖锐。

在展览策划之初,新冠疫情尚未爆发。我和意大利策展人安吉洛先生一道推动《"围屋之变一一关于中国传统移民建筑的对话"当代艺术展》,选择龙南围屋作为创作起点,旨在思考中国客家移民与当今世界移民的关系,体验每个家庭及家族在面临历史危机时的生活抉择与生存智慧。

我们邀请了12位中国艺术家参展。

展览计划承蒙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组委会批准,完成了展览场地、标志认定、官方图录等前期工作。筹备展览期间,我们组织了参展艺术家赴中国江西龙南围屋之乡考察,在那里至今保留着数百座传统客家围屋。我们和艺术家、专家学者一起在现场召开学术研讨会,接下来在中国深圳国风美术馆举办了参展艺术家联合个展和创作方案对话会。在参展作品制作完成以后,我们征得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组委会同意,在中国深圳雅昌美术馆举办作品启运威尼斯前展。按建筑双年展组委会安排,如期于2021年运抵威尼斯,完成本次展览,向海内外公众开放。展览结束后,所有作品会运回中国,由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专门为本展建立"围屋之变一一当代艺术专题博物馆",完整保留威尼斯展出风貌并在当地永久陈列。

龙南围屋的特点,是在围合防卫与内构外向的依存关系中,育成家庭与家族聚居的组织方式、伦理建构和地域人文。这是中国人独有的祖宗崇拜与耕读传家的历史信仰,如果加上现代社会的开放性改变,显然可以为后疫情时代提供一个与建筑历史演变有关的社会参照。

后疫情波及全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的格局与进程。围绕着围屋这一最为典型的中国移民建筑,艺术家的个人创作,不期而遇地提示出社区封闭与人际交往、生存安全与个人自由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博弈的关系,也成为艺术家"各自为艺,共同生活"的真实写照与真正考验。艺术家完全可以通过个人创造力的发挥,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来表现相关的社会缘由、历史成因、在地反应与身心感受,给所有人以启发和启示。参展艺术家们有关移民文化的历史记忆,如中国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二战时期长江下江人聚集陪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以及世纪之交三峡水库的移民搬迁,更有中国人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的人口流动与移民迁徙。"围屋之变"这个展览作为一种象征,提示出国际交流与人口流动对国家、民族与家庭的影响和改变。在这样一个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进程中,让每个人作为个体,面朝趋真向善的文明进步方向,乃是世界与人类的希望所在。

联合国人权宣言这样说:"对人类家庭所有成员的固有尊严及其平等且不可割让的权利的确认,乃是世界自由、正义与和平的基础。"

2020年11月28日修订于深圳雅昌美术馆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