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第三届海峡两岸(宁德)电机电器博览会,寿宁县梦龙陶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祖清带来其得意之作——乌金陶“论语扁球瓶”。其间,2件乌金陶扁球瓶被有缘人带走,每件28万元。这些作品因融合精湛的篆刻、书法艺术及精细的陶瓷工艺,具有较高收藏价值。
右手持刀,左手拖右掌,两手悬空,在紫砂矿土特制的泥坯上运刀篆刻、钩划、点凿,陶瓶方寸之间的古汉字一个个成形,再经特殊工艺烧制后,一个蕴涵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陶器便脱胎而出。这,便是吴祖清的独特发明——乌金紫砂陶艺篆刻工艺。
【艺】吴祖清从事陶艺30余年,曾先后在长乐、德化及江苏宜兴等地陶瓷界从事技术指导。
上世纪90年代末,寿宁南阳一带发现优质的紫砂矿土资源,他便回到家乡,就地取材,研制作品,并创办梦龙陶艺有限公司。起初,他的思路停留在紫砂壶、花插等小物件上,没新意,也没市场。
走了一些弯路后,他得到教训:不能只是简单的模仿。
随即,他走访宜兴、景德镇、钦州、潮州等地的陶瓷厂,考察当地的工艺品制作。通过比对、分析,他发现,这些地方尚未有陶瓷篆刻作品。灵感来了:何不将古汉字篆刻艺术融入陶瓷?悟出这点后,2000年,吴祖清开始将隶书笔法和篆刻刀法结合起来。古诗词,就这样刻进了紫砂陶。
内容创新了,他又在制陶配方上动起脑筋。经上百次的试验,他将泥土配方与乌金釉配方完美结合,在紫砂壶中加入氧化锰、氧化铜、氧化铝等金属材料,使其具备厚重感——“乌金紫砂陶”诞生了。
从古谚语,到孙子兵法、心经、论语,再到中国各姓氏源流,吴祖清的乌金陶,在中国文化上找到一个又一个“把手”。自第一件乌金陶作品——金文美人瓶问世后,孙子兵法新月瓶、心经陶豆瓶、论语陶瓶、仿青铜四足陶方鼎、姓氏文化瓶等新作不断。
由于手法独到,材制与工艺突破创新,其作品先后获得省、部级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省工艺美术大师作品金奖等,并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商】作品被广泛认可,吴祖清的“野心”大了。他很清楚,要让乌金陶工艺做大做强,须“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有艺术坚守,弘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闯市场,推广梦龙品牌。
然而,此路漫漫。
从2001年起,吴祖清就陆续招收50多名学徒研习篆刻技术,但“热爱陶艺,又甘心为之奉献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为留住人才,他近年来大幅提高学徒的工资待遇。同时,鼓励学成的高徒自立门户。因为,他懂得,要推广乌金陶,光有梦龙一家,远远不够,只有百花齐放,才能壮大产业。
乌金紫砂陶艺篆刻工艺作品,具有较高收藏价值,但昂贵的价格让众多欣赏者望而却步。如何让乌金陶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他开始改进工艺,区分艺术品与商品的制作。他利用模型,乌金陶商品的产量得以大幅增加。他还引入“拓片”技艺,用宣纸和墨汁,将陶具上的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再将宣纸裱起来,就成了一件新作品,只需30元。”他说,之所以发明这种衍生品,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乌金陶。
如今,作为艺术家的吴祖清,越来越多地思考企业家所想的问题:招商引资,与企业谈合作;在景区设体验区,制作陶瓷工作文化墙,进行推广……
“时下,政府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无论对乌金陶艺术还是梦龙陶艺企业,都是发展良机。”吴祖清满怀憧憬,“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假以时日,寿宁乌金陶必将形成产业。”
带着艺术坚守闯市场。现实的阳光,已开始悄悄照进他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