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草里藏珍珠,海中无朝露——聂沁丹评唐宁(组图)

草里藏珍珠,海中无朝露——聂沁丹评唐宁(组图)

2022-10-26 18:06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画室一角”由《通风口》和《暖气片》两张作品组成

后来,这种艺术实验延续到了“画室一角”“地砖”系列。把《通风口》挂在白墙高处,把《暖气片》贴地面放置在墙角,则一整面墙同二作一起,构成了一副更大的画作——观众的神并不进入“画里空间”与“画里时间”,而是就驻留在实际的当下,享受着温暖而宁静的此一周围世界。“地砖”系列也有同样的意味,尤其是每个地砖子系列的第一幅作品,自身就是地砖这个物。唐宁抛弃画布,直接用木料与黏土构造底板并精心造型。该作较前更具广延性,存在于二维与三维之间。这些作品因为与原物等大等形,甚至可以直接放回去,成为真的地砖;抑或将嵌入任一底边,其将与周围不同的瓷砖图案、地表纹理一道,组合构造成新的“地画”。

从“门”系列开始,唐宁就在思考具象写实绘画的本体,并在本体层面探索一条超越之路。一般写实画是“造境而写物”,写实即“感觉像X”;唐宁以“造物而生境”的方式生发真实本身,真实即“有\是X”。在这种存在方式中,观众与画建立连接的原点是(主题)物,而不是画境。接下来她继续向着更深层次超越。

二、造型与造物

唐宁对具象写实画法的反思也发生在技术层。

艺术创作者的自我就是其艺术语言。一个优秀的规则体系践行者充其是该系统的组件、附件,不是每个艺术从业者都有自我。在过去十几年的学习过程中,具象写实传统占据着唐宁的世界。强大的传统促成了她的自我觉醒。她开始发问:“我是谁?我的我在哪里?”后便开始探索自己艺术语言。“画室一角”系列、“窗”系列和“地砖”系列等非具象风格的作品便是她走出母体、寻找自我的足迹。

唐宁决定走出母体非在意在抛弃写实。她否认自己起初在有意地追求表现或抽象。相反,她认为自己不折不扣地在追求写实:“我始终在模仿对象,其实是很传统的绘画思维”。她追求“像”,甚至想要比画笔更“像”。只是在多年严格的写实训练后,她对绘画“正统”产生了怀疑:坚守绘画性与写实技法就一定会“像”吗?她认为,至少在自己身上,这些东西行不通。于是她从思考写实绘画之本质入手,反思自己画不充分的原因。以“像”为中心——像眼睛所见——的写实绘画形成了一套特定的技法,涉及色彩、线条、明暗、形状、大小、构图等方方面面。唐宁领悟到,这所有规则背后的决定因素是体积。其领悟是深刻的,她触及了写实画的本质——摹仿,即用二维平面的东西制造三维立体的幻觉。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