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柳公权真迹为何存世少?(组图)

柳公权真迹为何存世少?(组图)

2023-01-31 10:02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  作者:黄逸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柳公权署名(玄秘塔碑)

皇帝没把“心正”当好话听

柳公权被忽视,因唐宪宗是中兴之主,任上全力剪除藩镇、限制宦官专权,他看重李吉辅、武元衡、裴垍、裴度、杜黄裳等能臣。史书称他“博闻多能,不至大道”,不太关注柳公权这样的文人。

元和十四年(819年)五月,名将李听(李愬的弟弟)镇夏州(在今内蒙古乌审旗白城子附近),在柳公绰帮助下,柳公权任掌书记兼判官,此时柳公权已42岁,才升为正八品上。(一说元和初即任判官,不确)

第二年三月,柳公权回长安奏事,唐宪宗已被宦官陈弘志所杀,唐穆宗继位,对柳公权说:“我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

据钱易《南部新书》记,柳公权曾在佛寺看朱审(唐朝画家)山水图,题诗:

朱审偏能视夕岚,

洞边深墨写秋潭。

与君一顾西墙画,

从此看山不向南。

诗书皆精,唐穆宗一见难忘。穆宗招柳公权入翰林院当侍书,一次穆宗请教如何用笔,柳公权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宗表情大变。

“心正则笔正”本是常见观点,唐初虞世南曾说:“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唐人有感于六朝书法随意,转而强调法度,且唐太宗力推碑刻,碑版大,楷书风行。“书如其人”非儒家观点,似来自方士的“以相观人”,唐帝自称李耳之后,“内外相符”成“正说”。

柳公权说的是好话,唐穆宗没当好话听。当时外有“牛李党争”,内有宦官专权,柳公权说“心正”,似别有用心。

按惯例,入翰林院一年升知诰,可写官方文书,柳公权入院四年,虽补缺成从七品上,却始终只是侍书。

三次直言劝谏

唐穆宗死后,唐文宗继位,柳公权又在翰林院枯坐3年。

大和五年(831年),柳公绰给宰相李宗闵写信:“家弟苦心辞艺,先朝以待书见用,颇偕工祝(工祝是古代祭祀时专司祝告的人,约等于今网络用语中的”打酱油的“),心实耻之,乞换一散秩,乃迁右司郎中。”54岁的柳公权终于出了翰林院,任右司郎中(从五品上),得唐文宗赏识。

这一年,唐文宗与宰相宋申锡串谋诛杀权宦事败,贬宋申锡以自保,意气消沉,多次召柳公权谈诗论书,甚至“每浴堂召对,继烛见跋,语犹未尽,不欲取烛,宫人以蜡泪揉纸继之”。

史书称柳公权三次直言劝谏,上文“心正则笔正”是一次,此外唐文宗一次提到汉文帝俭朴,称自己的衣服已洗过三次(皇帝服装多刺绣缀珠,无法手洗,穿过即扔)。柳公权不语,唐文宗问为什么,柳公权说:帝王应以亲贤臣、远小人、纳谏诤、明赏罚为本,洗衣服是小事。

还有一次,太皇太后的亲戚郭旼将两女儿送入宫,不久升任邠宁节度使,引发物议,唐文宗说,那两个女孩是服侍太皇太后的,于己无干,柳公权说:瓜田李下,众人何知?唐文宗无奈,只好让两女孩出宫。

柳公权后30年一直是三品以上大员,88岁时卒于太子少师(正二品)任上(唐朝官员退休年龄一般是70岁)。81岁时,给皇帝上尊号,柳公权误将其中的“和武光孝”念成“光武和孝”,遭御史弹劾,被罚俸一季。

史书试图将柳公权写成诤臣,可相关事迹太少,他更多充当的是“给皇帝解闷”的弄臣角色。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