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拍卖 > 香港秋拍逆市调整求生

香港秋拍逆市调整求生

2015-10-15 13:18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本报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苏富比、保利与中国嘉德在香港市场的艺术品秋拍于10月上旬落下帷幕,艺术品市场的关注度和人气依然不减,但观望者明显多于竞买者,毕竟整体外部经济环境不容乐观。在秋拍市场严峻形势压力之下,拍卖行不得不将低迷的中国当代艺术更多让位于上升之中的日韩及东南亚现当代艺术品。

中国当代艺术回暖乏力

三家公司在香港秋拍中,现代亚洲艺术板块一如既往市场表现平稳,对于常玉、朱德群、赵无极等得到世界广泛认可的艺术家,拍卖行只要能给藏家提供可靠真实的作品,就不愁找不到买家。

相比之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在本季秋拍出现反转的可能性有多大呢?这是人们一直关心的话题,这一轮香港秋拍给出的答案是调整之路仍在行进中。

不过与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夜场相比,本季中国当代艺术拍品数量有所下降,但是成交率却有所上升:春拍时上拍20件,流拍率为40%;秋拍时上拍16件,只有3件作品流拍,成交率达81%。单看成交率,还以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开始反弹了,实际上这是拍卖行从拍品选择上保证成交量策略的收效。

此次香港苏富比夜场上拍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来自60后、70后的早期中国当代艺术代表人物,选择的也是在市场反响较为稳定的成名作,比如张晓刚《天安门3号》以2192万港元(7.75, 0.0004, 0.01%)成交、刘炜《游泳》以1568万港元成交、曾梵志《无题10-1-2》以1448万港元成交、艾未未《中国地图》以1184万港元成交。

此外香港苏富比夜场中还有一件“黑马”千万级别作品,即由曾梵志与马云[微博]携手为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筹款创作的《桃花源》,以4220万港元超最低估价28倍之多成交,旋即成为艺术收藏圈关注的话题。不过各方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又是一个事件性作品,中国当代艺术圈不乏事件性艺术家和事件性作品,当然不能以此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参照。

当晚同样是曾梵志的另一件作品《自画像》,虽然拍前关注度较高,并且带有其象征意义的艺术符号却也遭遇流拍。而此前在2011年,香港佳士得春拍夜场中,这件作品曾以3762万港元成交。

日韩当代艺术救市?

日韩当代艺术以及东南亚艺术在本季香港秋拍中明显取代中国当代艺术成为板块主角。在香港苏富比夜场拍卖中,日韩艺术家作品全数拍出。其中拍前被重点推荐的草间弥生1960年作《No。 Red B》,以5452万港元拔得全场头筹,刷新个人作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而从拍卖数量上来看,本次夜场呈现的东南亚艺术拍品有25件之多,成交率逾90%,成交金额也是最多的一次。印尼艺术家亨德拉·古拿温《濯洗瀑布下》和比利时裔印尼艺术家勒迈耶《荷花池畔九女子图》分别以968万港元和1328万港元成交,为当晚东南亚艺术中成交价最高的两件拍品。藏家对日韩及东南亚艺术角逐激烈但不疯狂,出价都很谨慎。

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亚洲当代艺术市场都是中国当代艺术一边倒,此后先是从伦敦拍卖市场开始,日韩板块明显有了起色,比如奈良美智、草间弥生、杉本博司等作品都能够顺利成交,而且价格高于预估价。知名的日韩当代艺术家已经形成了在西方收藏视野中的影响力。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