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拍卖 > 拍卖巨头苏富比北京市场遭遇惨败(图)

拍卖巨头苏富比北京市场遭遇惨败(图)

2015-12-24 08:10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大环境的萎缩只是原因之一,苏富比之所以历经八年都难以攻下北京市场,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了市场对接上。“按理说,苏富比合资的模式要比佳士得品牌授予的方式更进步,但是除了受限于经营范围外,市场对接也存在多重问题”,有专家表示,比佳士得晚了七年才正式开拍的苏富比(北京)与一家非拍卖企业合作,从征集、招商以及相对更复杂的成交结款方式等环节来看,都避免不了水土不服的尴尬境遇。

除此之外,苏富比在北京市场的连年惨败似乎有着些许“无奈”。我国《文物保护法》(修订)第五十五条规定:“禁止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的文物商店或者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

苏富比(北京)作为中外合资拍卖行,在中国拍卖的前提主要有两点,不允许在中国境内征集文物类标的,而且,从境外征集的标的只能在天竺文化保税区内以保税方式进行拍卖,也就是成交之后要另行缴纳关税。

“救命稻草”难救命

受经营范围的限制,苏富比(北京)只能拍卖现当代的艺术品,缺乏书画、杂项等成交大额的拍品,但现当代艺术板块市场不成熟泡沫大,下行趋势难以避免,苏富比(北京)也自然不能与香港苏富比的拍卖情况相提并论,甘学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根据雅昌艺术网监测显示,从市场走势来看,现当代艺术板块已连续三个拍卖季成交总量持续下跌,目前仍在探底,尚未出现明显回升的迹象。与中国书画和瓷杂等其他板块相比,这一艺术板块的疲弱趋势更加明显。

选择现当代艺术板块作为进军中国内地市场的苏富比显然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径。佳士得在华布局是授予永乐拍卖品牌使用和业务指导,经营业务包括各类文物艺术品,但与佳士得在华战略不同,苏富比(北京)总裁温桂华曾指出,2016年可能会推出水墨画,以及洋酒、名表、雕塑、珠宝等多品类拍卖。但是在买家群体不够坚实的情况下,苏富比(北京)暂时不会将西方艺术品搬上拍卖舞台。

在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看来,现在苏富比(北京)维持基本拍卖业务是一种权宜之计,持续拍当代板块肯定是不赚钱的,对于全年总成交额在几百亿元的苏富比而言,北京市场并没有太大压力。苏富比(北京)其实是一直在等待文物拍卖的解禁,原本业内认为文物拍卖解禁会在近两年做出调整,但苏富比正式拍卖三四年来,这一解禁并没有做出修改。目前来看,尚没有要修改的动向,这对于苏富比(北京)而言,不能拍文物尤其是近现代书画,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文物拍卖资质解禁或成为苏富比(北京)“救命稻草”,但“水土不服”的苏富比(北京)既不能发挥优势,又遭遇政策、环境等不利因素,想要逆市上扬可谓难上加难。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