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玉器 > 从鼻烟壶看清代玉作特征鼻烟壶的前世今生(组图)

从鼻烟壶看清代玉作特征鼻烟壶的前世今生(组图)

2015-12-29 13:44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掌中乾坤

——从鼻烟壶看清代玉作特征鼻烟壶的前世今生

文/刘晓成

鼻烟壶是随着鼻烟的逐步流行而出现的便携盛器,早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即将原产在美洲的烟草带到了欧洲,吸闻鼻烟也于16世纪盛行欧洲。明朝万历九年,意大利教士利马窦来中国传教,开始把鼻烟壶带到中国,当作提神醒脑活血防疫药品,治疗风寒、头痛和鼻塞等症。鼻烟输入中国后,宫廷之中,由康熙开始,学会了吸闻鼻烟,并养成嗜好。如此上行下效,吸闻鼻烟习俗从宫廷蔓延至民间,鼻烟壶也从宫廷流向民间。到康熙朝中后期,宫廷已设制造鼻烟壶的作坊,材质和工艺均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此后鼻烟壶的艺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精品荟萃、异彩纷呈和琳琅满目的家族。所以真正意义上流传至今的鼻烟壶,应该以康熙年间的为最早,到清雍正开始兴盛、乾隆一朝达到极盛。

在乾隆时鼻烟壶成了斗富显示身份的把玩件。鼻烟壶之所以受重视,除了本身的实用性外,还具有送礼馈 赠、身分象徵等功能,历代皇帝常以鼻烟赐赏王公贵族、各国使臣。清朝末年以后,旱烟、水烟和纸烟的出现逐渐代替了鼻烟,鼻烟壶最终也被社会淘汰。但作为” 集各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鼻烟壶继续为人们谈论、研究、收藏和玩赏,近年来则作为古玩投资品而受人们的重视。

这些不同材质的鼻烟壶当中,玉鼻烟壶因其独特的材质,贯穿中华5000多年的玉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玉鼻烟壶虽然尺寸小巧,却兼具中国传统艺术的全部技艺:材 质、工艺、造型、纹饰、绘画、书法、雕刻等集于一身,融掏膛、阴刻、减低浮雕、篆刻等玉雕技法,制作极精妙,在清代玉雕作品当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于方寸之间,见乾坤之阔。乾隆时期,和田美玉年年源源不断地运进皇宫,翡翠也大量使用,为玉鼻烟壶的制作提供了极优秀的材料,特别是一些小而圆润的籽玉,温润 细腻,洁白无瑕,正是鼻烟壶的天赐美材。匠师们对材料巧加利用,或因此施艺,琢成天然随形之物,或巧运匠心,将其雕琢成各类应景题材,配以诗文,以彰吉祥文雅之意。

时至清代,玉作多为分工合作,流程化操作已非常完备,由具有不同技能的人各主一环,对工艺精度的要求也十分严格,“精雕细 刻,工巧不能及也”。不论是单独应用一种工艺,还是综合两种以上的技法,均需求规矩方圆,一丝不苟。“凡直线必须笔直,圆形必如满月,委角必得圆润,尖角一概锋锐,有着丰富的韵律感。”

在具体的操作中将传统的阴刻,阳线、浮雕、镂雕技艺发挥的淋漓尽致,方圆弧折一丝不苟,底子平,线如直尺,弧度圆融光滑,棱角分明,镂雕玲珑剔透。即使内部的掏膛,内膛、侧壁、足底等次要部位也一丝不苟。

对一件玉器不仅要求器形、表面、花纹图案碾琢工整,且膛里、底足、盖内等不为人所注意之处,也要花费很大的功夫,作工十分考究。

说到清代玉器,就不得不说一下乾隆工。一部分专家认为,乾隆工,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乾隆时期玉器的工艺,因用料考究,精雕细琢,不惜工本,极富有时代特 色而成为一种固定名词的称谓。“乾隆工”在用料和制作上不计成本,在工艺上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也有另一种声音,即认为是乾隆时期形成的一种工巧、艺精、 料美、寓意吉祥的玉器工艺特征,也代表皇家御制最高等级的工艺特点,它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而后世凡带有显著此类风格特征的玉器都可以概括为乾隆 工。实际上,这种说法是对乾隆工意义和范围的扩展。现在所谓“乾隆工”,并非清宫内“造办处”所雕之玉器才算“乾隆工”。“乾隆工”的含义是指,凡玉雕器 件,不论玉质、纹饰、琢工、造型、够“乾隆工”的水准,就叫“乾隆工”。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