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玉器 > 懂玉不可不知陆子刚(图)

懂玉不可不知陆子刚(图)

2016-01-21 13:01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清中期 白玉留皮镂空盘螭珮 

清中期 白玉留皮镂空盘螭珮

改革开放尤其是文物交易解禁以来,玩玉器者众。“君子佩玉”是自商周以来的悠久传统,但凡有珮、琮、玦、环、瑗、璧、珑、珠、璜等各色名目的讲究,若真排列起来,真可以展现一部上古时代的生活起居史。而孔子又曰:“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这就把玉与为人之仁的道德要求结合起来,由物及人,玉成了一种至高无上的人文象征;就像青铜器鼎彝觥爵之类象征着威权一样。中国古代的青铜时代,江南未占优势而不得不逊让于西北与中原;但若论玉文化,自良渚以来,江浙地域是独占先机、蔚为大国的。

陆子刚为明代后期制玉一代巨匠。在嘉靖、万历年间,玉器的制造以江苏苏州为冠。流传于世的,分为苏州派、北京派与扬州派。苏州为诸派之冠;陆子刚又为苏州之冠,其“江湖地位”可见一斑。

陆子刚最令人佩服的,是他的琢玉过程不同于一般的砂碾,而是直接以刀刻制,讲求笔意,稍加打磨后即为成品。这一技术的展开,至今仍有我们不了解之盲点——玉质奇硬,一般刀具难以刻入;即使刀够锋利,人的手腕手指也没有这样的强劲力道。故而一般雕玉,例不行刻,而是以砂碾为主。我少年时在工艺美术学校看玉雕专业的同学制造一件玉雕作品,砂洗水磨金刚碾,两只手终日泡在水中,那种以月或年来计算的超常耐心、那种慢工细活,至今想来还历历眼前。以近推远,明代碾玉除了设备的机械化程度不如近世以外,但砂磨琢碾而不是以刀镌刻,却是毋庸置疑的常识。正因为这是一个横贯几千年的传统,陆子刚的刻玉竟成了玉器工艺史上的一朵奇葩,一个另类的记录了。可惜在他去世后,刻玉绝技失传而无人知晓,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的憾事!从艺术上说:陆子刚的刻玉绝技使他所统领的明清制玉在圆润纤微的传统审美趣味上新增了一种重视笔意刀意,略带刻痕韵味的新美感。刀刀见意,我们或可称其为制玉界的“写意”派。这种韵味,只有在早期玉器制造工具与技术含量还不够完美的情况下才略有一二,而且它应该是原始粗疏不成熟的标识;待到雕琢砂磨之技日趋完美之后,诸事以精细为尚,渐露工匠俗艺之态,于是原有与生俱来的“韵”、“意”反被忽略,摹形画影、按图索骥,有如市井画店中的“行货”工细、家具中的从明式简洁到清式腻俗,全无一起一止、一顾一盼中的招式之美和节奏之美。拟之今日刻匾,手工刻与电脑机器刻的区别,正足以证其间落差也。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