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保利推出的《情愫东瀛——山田家藏大千遗墨》专场,该专场84件拍品中有79件是时年62岁的张大千写给日本女朋友山田喜美子的情书,拍卖现场火爆的人气让人出乎意料。不少买家几经争夺才拍得了一两件标的,其中有两封估价仅一万元的情书分别以86.25万元和80.5万元成交。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有故事”是最好的诠释。艺术品拍卖,本就是关乎情趣的一件事。喜欢,就有人买,喜欢的人多了,成交价自然就高。因此,拍卖行挖掘故事、整理学术线索的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有故事”才有好人气的状态在其他的“白手套”专场同样存在。对于保利秋拍而言,最受瞩目的当属2015年12月7日的超级夜场。其中,“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Speelman秘藏梵像聚珍”专场全部成交,十四世纪释迦牟尼佛突破亿元,这一专场之所以受藏家追捧,主要由于拍品均为英国传奇收藏家Speelman的藏品,有多次出版著录和清晰的拍卖收藏记录。可以说,是收藏家Speelman为这些拍品作了背书,他的故事广为流传,从他手中流出的藏品被打上“好东西”的烙印。
有故事,并非指攀缘附会、生搬硬造的“小道消息”,而是需要拍卖行深入挖掘拍品背后的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尤其在当下,艺术品的价格逐步回归,艺术市场越来越理性,藏家的品位越来越高,拍卖行必须要从挖掘整理上下大功夫,凸显拍品的价值。
拍卖行业需要规范化
将中低档的拍卖活动经常化和普及化,培育出大范围的藏家意识,高价拍卖才立得住
如果去掉各场拍卖的“最高分”,人们就会清醒地看到艺术品“跌价”的现实。“数一数二的标的没有出现流拍,一般面貌的、价格虚高的就不好出手了。”翰海拍卖的一位工作人员说道。也有不少拍卖行选择停拍,或把一年两季改为一季。
在流动性资金短缺、供需市场都很萎靡的情形下,近年来全国各地倒下了一批拍卖公司,其中也不乏北京永乐这样的知名拍卖行。2013年永乐的关张让不少业界人士扼腕,其规模虽非数一数二,但其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却站在行业前列。有人甚至感慨地说:“永乐是因为太守规矩而导致客户流失。”
然而,在行业大洗牌的趋势下,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终不得长久,市场初期野蛮生长起来的公司终要回归到规范的轨道上来。“诚信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准则。”诚轩拍卖董事长左京华说道,就买家而言,应以最严格的态度确保每件拍品的真实性,绝不允许委托方作价等假拍行为。对于卖方,应努力查找拍品的背景资料,挖掘拍品的收藏价值,在拍卖图录编写的诸多细节上精益求精。
在规范经营的前提下,传统一年两季大型拍卖(春拍、秋拍)的形式也可以作一些改进。目前,为了盘活市场,不少拍卖行在尝试推出特色专场的途径,取得了一些成效。此外,也有不少拍卖行借助互联网的大趋势,利用网络拍卖吸引部分藏家参与。
而面对拍卖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不少业内人士也纷纷提出质疑。“我们的从业理念、管理运营的模式是不是遇到了瓶颈?对于拍卖这种交易方式,我们是否真正认识到了本质?”北京拍卖行业协会会长甘学军提出,传统的“春秋拍”模式有些单一,应该丰富和改变,走多元化的道路。“擅长什么就做什么,有些项目该小则小。为什么一定要到五星级饭店去拍卖?为什么不能在办公室拍卖?一场拍卖会有几十个人到场的状况并不丢人。”甘学军举例说道,巴黎有一个地方叫“天天拍”,在市中心的一栋楼里,有15个房间每天都有拍卖,有同时的,也有不同时的,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就在那些房间里进行。“我国拍卖市场的普遍心态亟需改变。”甘学军说。
可见,过于同质化的竞争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尤其对于小型拍卖行而言。经常性的拍卖需要增多,要做出有层次的拍卖。只有将中低档的拍卖活动经常化、普及化,才能做好大市场的基础,培育出大范围的藏家意识,高价拍卖才会立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