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拍卖 > 艺术品拍卖如何走出寒冬

艺术品拍卖如何走出寒冬

2016-01-26 15:29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今年1月18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布了“2015年全国10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述评”,其以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北京匡时等10家拍卖公司为样本,对2015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情况进行分析。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文物拍卖企业达436家,从业人员6000多人,年成交额300余亿元。从拍卖成交额、成交率等指标来看,持续数年的调整仍然没能走出困境,大型拍卖公司的成交率都有所下降,而中小型的拍卖公司则出现了亏损甚至停拍。从市场结构上看,近现代和当代书画的缩水直接拉动了整体市场的下滑,中国书画成为整体市场下滑的主要因素,对总成交额的影响率高达90.55%。

上述分析体现了我国拍卖市场的宏观现状,这也可以从2015年年末举行的西泠秋拍略见一斑。这季秋拍尽管出现了4件超过亿元的拍品,也有超过15个拍品在专场凭借100%的成交率获得了“白手套”的殊荣,拍卖市场却依然低迷。甚至可以说,艺术品拍卖市场在2011年达到极盛之后一路下行,遭遇了最冷的寒冬。

寒冬,既是冷酷的,同时也孕育着春的希望。各个拍卖行在“苦熬”之余,不得不冷静下来,好好思索,哪些行为应该规范,哪些宗旨应该秉承,哪些形式亟待完善。而这些变化,在2015年的秋拍中也已有所体现。

精品意识永远有市场

业界在深刻反思,内地市场是否因为过多的重复拍卖而让人审美疲劳

记者了解到,拔得这季秋拍头筹的是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以1.84亿元在嘉德“大观之夜”成交,让业界沸腾。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意境为题创作的《万山红遍》,是李可染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也是新中国美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据悉,从1962年到1964年之间,李可染先后共创作了7幅《万山红遍》,其中4幅现存于国家美术机构,其余3幅均曾有过上拍经历。此次成交的《万山红遍》原是北京荣宝斋的旧藏,在2000年由北京荣宝斋拍卖拍出,当年曾以501.6万元的成交价创下李可染单幅作品的拍卖纪录。

在这季秋拍的“大观之夜”现场,李可染《万山红遍》以5800万元起拍后,很快便轻松过亿,叫价至1.27亿时杀入一位新买家。经过20多分钟的竞夺后,最终由场外买家以1.84亿元收入囊中。首件过亿元拍品的成交拨动了业界的神经,不少人直呼“暖冬”来了。

不久之后,齐白石“叶隐闻声”花卉工笔草虫册、十四世纪释迦牟尼佛两件拍品又先后破亿,分别在保利夜场中以1.15亿元、1.035亿元成交。而上海嘉禾拍卖上拍的潘天寿《鹰石图》最终以1.15亿元成交,成为上海拍卖第一件破亿作品。

事实上,天价拍品的出现,无关寒冬、暖冬,精品永远都有市场。中国嘉德董事总裁兼CEO胡妍妍认为,未来五年是艺术品拍卖业结构性调整的关键时期,野蛮生长的时代正渐渐远去,精耕细作的慢生活即将开始。

谈到这季秋拍,还有件拍品不得不提,即莫迪里阿尼创作于1917年至1918年的油画《侧卧的裸女》。2015年11月在美国洛克菲勒中心举行的“画家与缪斯晚间特拍”上,著名藏家刘益谦以10亿元将这幅明星标的收入囊中,不少媒体戏称这是“世界上最贵的女人”。

不过,这并非中国藏家在海外豪购艺术品的首例,2013年万达集团在纽约佳士得以1.72亿元购得毕加索的《两个小孩》;2014年华谊兄弟(29.560, 0.66, 2.28%)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军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上以3.77亿元买下梵高的《静物,插满雏菊和罂粟花的花瓶》;2015年5月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林再度在苏富比以1.27亿元买下莫奈的佳作《睡莲池与玫瑰》……在感叹国内藏家品味不断国际化的同时,业界也在深刻反思,内地市场是否因为过多的重复拍卖而让人审美疲劳?

“有故事”才有好人气

艺术品市场逐步回归理性,拍卖行必须要从挖掘整理上下功夫

“白手套”意味着100%的成交率,也就意味着该专场超高的人气。这季秋拍中,有一个特别的专场被津津乐道,虽然只是几十封书信,却以2043.1万元的总价悉数成交,令人咋舌。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