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拍卖 > 文人一纸飞鸿价格上天(图)

文人一纸飞鸿价格上天(图)

2016-05-27 10:11 文章来源:西安晚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文人书信暗藏史料

众多拍卖行“无信不成席”

文人信札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早已形成气候,而国内信札拍卖起步较晚,大约始于1994年。当年翰海秋拍中有一册15通的徐悲鸿行书信札,估价10万元,平均下 来一通是6000多元,但最终还是流拍了。而在10年之后的2004年,同样是翰海拍卖会,同样的10万元估价,仅3通的徐悲鸿信札就以24.2万元拍 出,平均每通8万元,升值幅度达到10年前的10倍之多。

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间,文人信札价格每年至少以30%的幅度攀升。有的文人信札已从原来的几万元飙升到现在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随着更多资本的进入,大大小小的拍卖行也瞅准了时机,纷纷介入,每次拍卖会均征集大量信札,大有“无信不成席”之势。

在2005年嘉德秋拍上,郁达夫致王映霞的8封情书又以34万元高价成交。2009年的嘉德春拍上,陈独秀、梁启超、徐志摩等致胡适的一批信件,创下 744.8万元成交价的纪录,引起了较大轰动。2010年嘉德秋拍,齐白石嘱托叶恭绰将卖画所得“三百二十四圆七角”汇入他的中国银行账户的书札,以 33.6万元拍出。2011年6月7日,“徐悲鸿揭发刘海粟汉奸罪名信札”现身匡时春拍,以185万元的净价成交,算上15%的手续费,手札总共拍出 212.75万元。

在中国嘉德2012春季拍卖会上,朱自清的楷书七言诗札以161万元高价成交;2012年5月14日,赵之谦的信札 九通又成功拍得120.75万元,赵孟頫信札十通以299万元拍出。在2012年12月,北京匡时开设“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专场,这批梁启超秘 藏信札,揭示了关于保皇会、立宪运动、护国战争、五四运动等诸多历史往事的隐秘细节。经过藏家3个多小时的激烈竞价后,146件拍品全数成交,共拍得 6709.2万元。

在2013年嘉德春拍中,首次现身拍场的曾国藩手书家训以230万元成交。与曾氏家训一同出现的,还有曾国藩写给曾 国荃的130页家书,最终以356.5万元成交。同年嘉德秋拍中,鲁迅1934年6月8日写给陶亢德的一纸信函,全文不过200余字,竟拍出655.5万 元的高价。2014年6月5日,北京匡时2014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最终以17.5亿元圆满收槌。其中,此前颇受关注的周作人致新加坡学者郑子瑜84通信 札全部成交,共得758.43万元。在北京保利2015春拍上,陈寅恪《致傅斯年信函》以115万元成交。

“名家信件”不能尽信

大量赝品考验学识、眼力

随着文人信札收藏热升温,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信札赝品,例如早前香港一家拍卖行曾经拍卖过鲁迅致王炜春的信札,就是一件临摹的赝品。2013年在北京拍卖市场 上出现了一通徐志摩信札,由于徐志摩信札上面有一方他的印章,而引起专家的怀疑。作为信札来说,一般不钤印章,较少有名人题跋,也有不少信札落款不署全 名,只取名字中末尾之一字,这些无疑是一个辨别上的常识,也是许多造假者的“画蛇添足”。

据介绍,目前市场上的文人信札赝品多是对文人 字迹进行仿造,有的是有母本的克隆,也有的是无母本的仿制。常言道“字如其人”,要辨识信札的真伪,就要深入了解署名者平时的书写手迹及其为人。收藏爱好 者在选择信札时,要看内容,更要看附件,还要关注系列拍品,以求相互印证,综合分析。

收藏文人信札还要小心他人代笔。有些文人信札并非 本人所写,而由他人代笔后由本人签名。曾经有一组复旦大学原校长章益与连声海、端木恺、张西曼等社会名流信札的拍卖,虽然章益的回信都是在信封上书写,但 是这却可以最大程度防止别人代笔的情况,加上其中还包括了一些重要史料,超越了一般信封的意义,成为了信札的一种载体。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