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子长钟山石窟亟待保护 其文物价值不亚于敦煌(图)

子长钟山石窟亟待保护 其文物价值不亚于敦煌(图)

2016-06-28 11:22 文章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曹瑞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讲解员在一旁说道,这钟山石窟虽然名气不大,但很多学者认为,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不在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之下。石窟艺术起自西晋,盛行数百年,至宋代已始衰落。而钟山石窟到宋代却更为兴盛,不但继承了唐代雕刻丰满圆润的写实风格,而且在造型上更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是中国雕刻艺术的一大飞跃,成为中国北宋石雕艺术的代表作。明代万历年间,主窟的外壁上加雕了道教老子及关帝的造像;清代儒教盛行,孔子的造像又被补雕其上,历史上称为“三教圣人”在这里汇聚一窟内,形成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

风化严重亟待保护

这座精美的艺术宝窟以其巧夺天工震撼着我们,但走向石窟的后方却看到一幅令人倍感痛心的场景,石窟后壁的大部分雕像已经风化得看不出面目,只能看到一片坑坑洼洼,石窟内的墙角、佛像的脚下,新近掉落的砂石块清晰可见,13000余尊石雕造像,如今只剩下3519尊完整的。据介绍这是因为钟山山体是结构松散的砂岩,颗粒细腻,但质地较软,怕湿,极易风化,一些自然因素如水汽以及山体渗水、冲刷等会伤害砂岩石雕像,使石窟面临毁灭性的威胁。陕北地处黄土高坡,能选到此处修建石窟已属不易,砂岩属性决定了它不容易保存,在时间的流逝中,砂石逐渐风化,雕像也渐渐消失,石窟工作人员说,他们目前除了在石窟上方做一层防渗水处理,避免石窟因渗水而受到更大的损害外,仍然没有什么有效的保护方法。

钟山石窟据记载有十八窟,现发掘的有五窟,但除了中窟外,其他几窟都风化严重而无法开放参观。走近这几个窟室,隔着铁栅栏望进去,隐隐约约只能看出一些雕像的大概轮廓,让人只能想象,如果没有被风化,这些雕像又会展现着怎样的奇迹。

钟山石窟自开凿后,金、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1986年12月,成立子长县钟山石窟文物管理所,承担保护管理任务。1988年1月13日,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目前这样的现状让人忧心。

陪同我们参观的当地人说,对他们来说,也觉得非常痛心,他们从小就在石窟旁长大,看着石窟内的雕像一点点风化消失,却没有阻止风化的办法。钟山石窟虽然文物价值极高,但知道的人少,前来参观的游客也较少,也没有充足的资金可以用于保护工作。钟山石窟与敦煌的自然条件类似,同属于砂岩类文物,但是敦煌因为游客众多需要限制人流量来进行保护,钟山石窟则没有这一问题。相反,钟山石窟需要更多人的了解,也值得更多人前来领略这一艺术瑰宝的魅力。

文物遗产是全社会的财富,如何保护好钟山石窟,不让这一令人惊叹的艺术奇迹变成遗憾而消失在时间的流逝中。首先需要有关文物保护部门的重视,无论是从资金上还是技术上,能给予一定的支持与帮助,加大保护力度,组织专家研究有效的保护措施。其次如何让更多人都能了解钟山石窟的价值所在,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它,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人们亲自来感受它的魅力。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