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因为太敢指出赝品 她被书画鉴定界禁言了几十年(组图)

因为太敢指出赝品 她被书画鉴定界禁言了几十年(组图)

2018-01-22 09:14 文章来源:vista看天下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2017年10月28日,83岁的艺术史学家、书画鉴赏家徐小虎出现在中央美院,她一袭蓝色褂子披身,短短的银色卷发贴在头皮上。她将这场为新书做的活动变成了一堂课,讲述如何给元代画作断代和鉴定。

5年前,她在中国美院讲过同样的课。当时,讲台下正准备报考研究生的顾彬“完全不知道这个人是谁”,搜遍网络,“连一篇相关链接都没有”。

这本不该是徐小虎应有的待遇。她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中国艺术,师从中国传统绘画的“最后一位传承者”王季迁先生,用了近50年时间给中国古代书画断代,构建了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专门用来研究台北故宫藏画,并因此获得牛津大学博士学位。这套独特的研究中国美术史的“徐氏方法论”得出的结论也是令人震惊的——在台湾大学任教期间,深入研究了“元四家”之一的吴镇的绘画后,徐小虎认为,台北故宫收藏的50多幅吴镇作品中,“只有三幅半是真的”。

这种颠覆性言论撼动了不少学者的研究根基,她因此被台湾书画鉴定界列入“黑名单”,被排挤、禁言几十年,成了整个学界中的那个“被遗忘的学者”。

对此,陈丹青的评价是:“徐小虎针对古画真伪的个案进行研究,具体到某个疑点,这是极其枯燥漫长、虽然充满惊喜但很不讨好的工作,堪称‘兴奋完了就遭罪’,但是她坚持了五十年。”

“麻烦制造者”

1987年2月的一个早晨,徐小虎走进英国牛津大学东方研究所论文口试教室,递上了她的博士论文——《被遗忘的真迹:吴镇书画重鉴》。

在这篇论文中,她把西方艺术史学的结构分析法和中国传统书画鉴定的“笔墨分析”相结合,并参照日本收藏的中国古画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鉴赏方法,主张通过研究每个时代的绘画风格和画法来判断某幅画作的真正创作年代。

在写成这篇论文之前,她用自己的方法在台北故宫研究了数年,从时代画法和画家个人风格着手,重新鉴定了台北故宫所藏吴镇画作的真伪,也因此得罪了几乎整个台湾书画鉴定界。

但是,这个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却让牛津的教授们眼前一亮。在深入讨论后,他们授予徐小虎博士学位。作为评委之一的欧洲资深亚洲艺术史权威郭乐知(Roger Goepper)认为这个方法为中国古代书画断代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因此极力推崇这套方法。

这一年,徐小虎53岁。

孤勇——这是五年前,坐在中国美院的教室里,完全不知道徐小虎是谁的顾彬对后者的评价。听过那堂课后,顾彬自荐无偿地做了徐小虎的助理。在了解了徐小虎的成长和学术经历之后,顾彬发现,她不止是一个开创了全新研究方法、拥有独立治学精神的学者。

徐小虎1934年生于南京,是名门之后:祖父是北洋军阀皖系将领徐树铮,曾率领一旅边防军就收复了外蒙,后被刺杀;父亲徐道邻是留洋的法学专家、民国宪法先驱,以一人之力起诉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杀害自己的父亲徐树铮;姑姑徐樱是昆曲家,姑父李方桂是音韵学家;而她的母亲徐碧君来自德国,因不满希特勒统治,只身嫁到中国。

1937年,南京大轰炸,3岁的徐小虎随家人离开中国。此后一家人辗转德国、罗马、重庆和上海,直到1949年,母亲带着徐小虎去了美国,从此再也没有回到中国大陆居住生活。

1964年,30岁的徐小虎搬到了新泽西,住址与普林斯顿大学相隔咫尺。当时,已经结婚的她突然萌生了想要再去读书的念头。

当她翻开菜单一样的学科目录时,一眼就看到了“China”。在这一项下面出现的第一个类目是Art。她立马决定选择这门学科,随后便进了普林斯顿大学亚洲艺术与考古研究所。此前,她在著名的班宁顿学院学了13年的艺术创作,但这一次,她要研究的是“死人的东西”。

徐小虎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学习并不顺利。因为总是质疑学校有名导师的著作,还经常在课堂上提出“可不可以再讨论一下”,导师认为,她是班里最不听话的学生。最终,徐小虎因为跟导师彻底闹翻而被开除。“我会让你一辈子不能在这个领域工作!”离开学校前,她的导师甚至用手指着她的脸说。

为徐小虎拿到博士学位、并在牛津受到高度认可的《被遗忘的真迹》也没能改变这位导师对徐小虎的看法。在写成这篇论文后,徐小虎把它寄给了自己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导师,说明“这是用您教的方法研究出的结论”,导师并不领情,给的评语是“trouble maker(麻烦制造者)”。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