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品读当代龙泉青瓷的装饰手法(图)

品读当代龙泉青瓷的装饰手法(图)

2019-03-26 12:55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张晞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徐朝兴 影青“图案”箭筒

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兴于北宋,盛于南宋,以瓷质温润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斑斓著称于世。龙泉青瓷装饰艺术是青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按类型可分为胎装饰、釉装饰以及综合装饰三大类;按装饰技法可分为刻花、划花、堆塑、镂雕、镶嵌、嫁接、釉上釉下彩绘等;按时间大致可分为传统装饰文化和现代装饰艺术。

龙泉窑始烧于南朝,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南宋时龙泉人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把土、水、火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成功创烧出粉青、梅子青釉色瓷器,使青瓷釉色达到巅峰。

龙泉青瓷胎体装饰技法主要表现在刻花、划花、贴花、印花、堆雕、雕镂、弦纹等。其中尤以刻花最为典型,它是在已干或半干的陶瓷坯体上用刀刻出有深浅的装饰纹样,纹饰以外按一定坡度近深远浅地剔出适当空地,上釉烧成之后亦是凸的地方釉薄色浅,凹的地方釉厚色深,使釉层显现出富有变化的浅浮雕效果。印花即用刻或雕有装饰纹样的瓷模,在干湿适当的瓷坯上印或拍出花纹,或用刻有纹样的模范制坯直接在瓷坯上留下花纹。贴花是指采用模制或捏塑的方法制出各种人物、动物和花卉的浮雕造型,然后粘贴在需装饰的瓷坯上。剔花是用刀具将事先在坯体表面勾画出的纹样轮廓以外部分全部剔除,使花纹凸起在瓷坯上,也称“雕花”。剔花装饰较刻花装饰立体效果更为强烈,一直沿用至今。镂雕是按设计好的图案,将瓷胎镂成浮雕或将图案外的空间镂空雕透,多用于瓶、熏炉、笔筒等器物。这些技法为当代青瓷的发展与创新奠定了基础。

露胎装饰则是指在青瓷胚体的图案表面不进行施釉这一程序,而是利用制作龙泉青瓷的泥料元素进行装饰。由于泥料蕴含丰富的铁元素,因此在烧制过程中胎体会由于二次氧化而呈现出紫红色,最终使得青瓷呈现出青中带红和青里透红的天然的艺术效果。

哥弟窑绞胎,指的是将弟窑和哥窑的泥料放在一起制作,用这种方法烧制的陶瓷会呈现出哥窑的黑色旋纹,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青瓷的韵律感和动感,因此受到陶艺制作者的普遍欢迎。此外,为了呈现出更加多彩的艺术效果,有的制作者也会选用蓝绿或者红色的颜料进行配比和搭配。

釉上釉下刷紫金土装饰。紫金土是龙泉青瓷烧制特有的瓷土原料,因含铁量高被广泛运用到胎釉料的配制之中。近些年来一些青瓷艺人为了突出装饰图案的纹饰效果,在釉下即上釉前将凸雕的花纹图案刷上一层薄薄的紫金土,再覆盖青釉后显出一片隐露黑底的图案效果。在釉上,则是将图案上釉后的釉粉剔除,再刷上一层稍厚的紫金土,烧成后拉坯成型时就有意识地做出瓷胎的纹路走向,使烧成后的釉面开片呈现出垂直或倾斜的丝线,达到人工控制开片的艺术效果。

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中,龙泉青瓷装饰艺术也在不断发展与创新。当代青瓷装饰艺术在吸收我国博大精深陶瓷装饰艺术的前提下,借鉴其他瓷器种类的装饰艺术技法,从而不断完善和丰富龙泉青瓷自身的装饰艺术体系。

跳刀灰釉装饰

这种技法就是在最近几十年被创新运用的。跳刀装饰主要原理就是利用在瓷体胎面留下均匀密布的刀痕,形成一种自然的纹理韵致。此外,由于刀痕比较浅显,在青釉的厚釉覆盖之下,效果不是特别明显,所以多用灰釉。由于灰釉是金黄通透的,所以能够与跳刀上的纹路相得益彰,从而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堆塑

堆塑是将手捏、模制、雕塑的立体人物、动物、亭台楼宇的部件等粘贴在器物坯体上的装饰手法。当代青瓷制作对这个技法做了一些改进,主要是瓷泥塑造成型后,浇注石膏模型,等注浆成型再进行手工修饰,这种常规作品可以无限复制。另一种是堆塑孤品的制作方法,先用瓷泥堆雕,然后挖成空心瓷坯,没有石膏模型,也难以复制。

书画入瓷

书画装饰艺术是当代青瓷装饰技法的突破和创新,是顺应时代人文性审美的运用。其装饰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青瓷的坯体上直接进行书法创作,之后再用浅浮雕法剔除坯体,这时就会留下书法的原作,最后再用紫金土、灰釉、青釉等刷或蘸。利用这种方法,能够增加作品的立体感,优化装饰效果;另一种是用带有铁元素的颜料在青瓷瓷坯上进行书写,然后覆盖上青釉再进行烧制,不过这时由于青釉的覆盖性,会使最初的书法效果受到一定的限制。

书画艺术在青瓷装饰中的运用,让作品呈现出独特而又具新意的艺术效果,从而达到工艺技术与艺术文化的统一。

此外,综合装饰方面更是丰富多样,如木质、玻璃、金属、纤维等其他材质以拼接镶嵌等形式介入龙泉青瓷装饰,不仅使龙泉青瓷装饰艺术更具活力和时代审美,也为其造型发展提供了多元化渠道。

“多元互动,多元共生”,当代青瓷艺人们在复兴发展龙泉青瓷装饰技艺的过程中,不仅注重传承传统青瓷的自然主义装饰风格,更要创新装饰手法,将其类冰似玉的特质发挥到极致。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