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中国人民解放军朝鲜族少将 将军书法家 代表  

 

  • 《中国风尚·美在端午》| 专访蒋伟2024-06-11

    《中国风尚·美在端午》| 专访蒋伟2024.06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早在吴越之地春秋之前,就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离世,便成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体系中,端午节既与岁时节气密切相关,又附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人类历史情感的表达和认识自然、敬畏自然的体现。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它让人重温时间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为端午,为屈原,总忘不了吟诗作画,以此来表达自...

  • 大道至简——王春新书法创作汇报展(图)2013-09-23

    王春新将军挥毫 人民美术网讯 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中国书画杂志社、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武警美术书法研究院、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大道至简——王春新书法创作汇报展,将于2013年10月13日至20日,在北京国艺美术馆(中国书法展览馆)举行。这是该展览继今年8月25日在西安美术馆成功展出之后的第二站。 王春新多次向笔者袒露他举办个展的初衷,是展示他近十年来坚持弘扬书学传统,探索“大道至简”的学书心路之旅;更重要的是为了向关心和帮助过他的书坛师友汇报求教。此次北京展出书法作品56件,以行草为主体,展出包括3...

  • 明月照古今 I 浙江佳宝趣味集结,用历史感叙事抒情(组图)2023-07-30

    古器物何美之有?我们眼中的尚古究竟有何意义?“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我们今天的许多语言和观念,都来自于历史。要想理解现在,就有必要去理解历史。这样看来,承载着历史的古代器物就没有死亡,反倒照见了我们今天存在的意义。尚古的意义,一则直接来自古物自身的美。那些层层生动的造型纹饰、精致的雕刻,能留存到今天,不可不谓之奇迹;另一则,便是怀古之美。虽不能与古沟通对话,却也通过古物理解了艺匠与旧主的心思。在今天的观者凝视古物的一刹那,尚古的魅力,就此显现。浙江佳宝·2023春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经全面筹备,浙江佳宝2023春拍将于2023年8月2—4日,在杭州中维歌德大酒店六楼隆重举办。本场拍卖寻访全国...

  • 著名画家赵忠仁、顾大明作品邀请展开展(组图)2013-10-15

    开幕仪式    10月13日,由中共东营市委宣传部、东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东营画院、东营市美术家协会协办,东营民进开明画院、东营冠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承办的“相约东营·情系黄河口”著名画家赵忠仁、顾大明作品邀请展在黄河美术馆开展。    此次展览,展出了赵忠仁、顾大明先生近年来精心创作的山水作品110余幅,展示了两位艺术家在中国山水画领域继承与发展、探索与创新的最高艺术成就。赵忠仁先生以水墨创作为主,白山黑水对比强烈、笔法沉凝苍润,运墨浑厚有力,构思巧妙,气韵生动,表达了&ldqu...

  •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重建与万物连接——中法艺术家共构《蛇纹绿岩...2023-06-25

    海报(摄影:刘鹏飞)近几年,全球生态问题愈发严峻,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冰川消融,各地极端天气频发,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和讨论“人类与自然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在众多的参与力量中,艺术家成为关键的参与者,他们对人类与地球万物的传统界定关系提出质疑,并以跨学科、跨媒介、跨物种、充满想象力和诗意的创作方式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与他们一起,许多当代艺术机构致力于并推动反思和改变当代生态问题的现状。由法国驻华大使馆和蔡冠深基金会设置的“蔡冠深基金会当代艺术奖”属于“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框架内,自成立之日起就推动以关注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当代艺术创作。近期,由中法...

  • “走近自然”顾大明青绿山水艺术画展济南开幕(组图)2012-11-21

    “走近自然”顾大明青绿山水艺术画展济南开幕式剪彩 2012年11月18日,喜庆十八大“走进自然——顾大明青绿山水艺术画展”在山东济南美术馆开幕。山东省政协副主席乔延春,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齐乃贵,山东省人大常委仪平策,山东省政协常委费云良、赵华民、王宝山,山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巡视组组长王文升,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朱全增,中国民族报社副社长杨连福,山东省侨办副主任孙西忠,山东省妇联副主席玄祖香,山东省侨联副主席张悦英、李兴钰等出席了开幕式。世侨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著名书法家、中国民族报社副社长杨连福,山东省美术家协会...

  • 贺子艺国画作品欣赏2016-11-16

    【艺术简介】贺子艺(议),笔名贺瑔,湖南长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现任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人物创研部副主任,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人物系副主任。中国教师书画院、北京翰逸九州书画院特聘画家,京华女子十二画坊画家。进修于王冠军工作室、王阔海工作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首届高研班、现代工笔画院首届高研班。出版有《子艺作品集》等,并收入各展览专集,并有作品在《美术》、《美术报》,《解放军美术书法》,《中国书画报》等国内,国外报刊发表,作品多次获奖,多幅作品被国内,海外收藏家收藏。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晨曲》178×96...

  • 中国名家书法展在京隆重举行(组图)2014-11-11

    开幕式嘉宾    11月9日,由文化部中国佛学文化保护发展中心、中华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家协会联合主办,文化中国承办的“中国名家书法展”在北京文化中国艺术会馆隆重举行。展出书法名家任玉岭、祁荣祥、陈虹、薛启亮、许传培、吴海友六人书法作品百余幅。  参展书法家简介―― 任玉岭:著名经济学家、书法家,国家一级书法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国务院参事,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华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家协会主席。 祁荣祥:海军少将,原解放军报编辑,原海军航空兵装备部政委,北京一书阁书法学校荣誉校长,中华书画藏宝于民工程成员。 ...

  • 冷军:专家竟然认为我的画是照片(组图)2012-12-24

     图片资料  从一九九九年您的作品《五角星》荣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到今年十一届美展正好是十年了,回顾您写实创作的十年,相信您一定有许多感慨,借此机会想请您谈一下您的创作历程。   冷军:91年我被武汉画院聘为院外画家,从此比较正式的开始了我的油画创作。从第一件作品《马灯的故事》在全国美展获奖后,我连续有五、六年在国家级各类型美展上获奖。当时全国美展比较多,学术水平也比较的高。官办的和民间出资的都有。91年我的这类作品问世之后短时间内便引起了画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主要集中体现在油画的技术层面,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技法。其实我当时也不太知道我为什么能画出这...

  • 在古诗文中读懂春节(组图)2019-02-19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正月初一饮屠苏酒,正月初七吃七菜羹,正月十五看花灯猜灯谜……春节怎么过?古代诗词戏曲小说中藏着答案。——编者清代丁观鹏《太平春市图卷》描绘了京城边际乡人互相打躬作揖,卖爆竹,打太平鼓,耍猴戏,跑旱船等迎春活动景象。画中游人市贩,松树桃竹,皆生动逼真,好一幅民间祥和太平的节庆景象。图为《太平春市图卷》局部中国人特有的年味,从每逢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飘来的腊八粥香开始。然后,是祭灶、洒扫和贴春联的小年。范成大《祭灶词》便生动记录了当时民间祭灶的情形一近腊月,中国人特有的年味就一日浓过一日了。首先吸引人们的,是腊八粥的香味。腊八粥,又叫七宝五味粥,是每逢腊月初八用多种食材熬的粥。据《燕...

  • 外来器物和中国文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组图)2018-06-25

    汉唐时期墓葬出土的骆驼俑没有外来文化的参照,我们很难看清楚自身,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共性,不同文化之间的借鉴乃至融合,古人为我们提供了经验、教训和方向。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同的文化享有许多共同的美、共同的人性。交流的价值在于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外来文化不仅是补充,还将激发出创造和发展的活力。中国汉唐时期有很多外来文物,自身制造的一些器物中有些造型、纹样,原本也来自外来文化,最终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分辨它们的渊源流变,会发现交流使社会的物质文化不断推陈出新,精神资源也不断丰富发展,交流给人类社会进步带来了巨大影响。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丝绸之路”“溥天之下,莫非...

  • 英法联军军官家书曝光 详记洗劫圆明园细节(组图)2018-03-30

    本文图片均来自“中国日报双语新闻”微信公众号10月21日……周四我参加了一个“毁烧圆明园”的狂欢活动。圆明园离我这儿大约有四英里,其中一部分优雅地坐落于山坡上,融入壮丽的山色中。不同于一切欧洲宫殿的风格,它由一大群散落山脚平原的楼阁组成,无边无际。这些庙宇里满是绝美的青铜和珐琅,但实在太大太沉,搬不动……我成功抢到了不少青铜和珐琅花瓶,还有一些极其精致、镶绣帝王黄绿龙纹的瓷杯与茶碟,但是它们太脆弱易碎了,我真害怕能否完好无损地把它们带回家。“中国日报双语新闻”微信公号3月28日消息,上述这段惊心动魄的文字节选于英国海军上校哈利·刘易斯·埃文斯(Harry Lewis Evans)与家人的信件。...

  • 张仃缘何停止作画?(组图)2020-11-24

    知名国画家张仃(1917年—2010年)曾热衷于以焦墨写生寄怀散怀,但晚年的张仃留给人们的一个大悬念,是突然停笔,不再作画,其中缘由何在?张仃毕竟是以绘画寄托生命的艺人,一旦真要放下,又是谈何容易!此中悲怆何在。生命最后的那几年,张仃隐居京郊门头沟,每天写篆书,读鲁迅,抽烟斗,品茗,听蝈蝈叫,眺望窗外的树林……画家张仃(1917年05月19日—2010年02月21日)晚年张仃留给人们的一个大悬念,是突然停笔,不再作画。张仃的一生与绘事密切相关,如果把幼年在老家的大黑门上信笔涂抹也算在内,那么,他的画龄长达八旬。可以说,除了画画,张仃几乎没有别的爱好。画史记载:毕加索临终前两天还在作画;长期受内...

  • 富二代接力艺术品收藏:中国会出现美第奇家族吗(组图)2013-07-23

    美第奇家族著名藏品,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 调查表明,中国实际上具备了支撑起艺术品价格继续增长的坚实条件。未来中国经济即使不能保持过去年均10%左右的增长速度,但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优化、创新能力提高,中国经济仍然会有一个快速、稳定的增长。个人财富积累将会继续增长,富裕人群将进一步扩大。 业内人士称,未来10年,“富二代”将逐渐成为经济的主力。“富二代”与他们的父辈无论在生活背景、教育经历、消费观念、生活理想都存在很多不同。在他们那里,生活的品位将被放置一个重要位置。艺术品将成为他们的消费品和投资品。   &...

  • 李兆顺:将绿水青山搬回家(组图)2022-11-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第一动力,也是一个人在工作乃至事业上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创新,涵盖科技、文化、商业等众多领域,而在当下艺术领域,一个人与一个新画派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聚焦自然科学与绘画艺术的契合点,着眼教育与审美的结合点,独创出了自然科学画这一新型画种,获得专家学者广泛赞誉。他就是自然科学右脑开发画创始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百善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有突出贡献的创新型艺术家、中国艺术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李兆顺。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李兆顺开创了一个新画派——自然科学画派”2021年12月4日,李兆顺“大红袍画集”全国首发式暨清华大...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