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中国人民解放军朝鲜族少将 将军书法家 代表  

 

  • 揭秘末代皇帝溥仪贩卖故宫国宝惊人内幕(图)2015-04-29

    溥仪 清逊帝溥仪4岁即皇帝位,在位仅3年,宣统王朝便土崩瓦解。但溥仪却在此后一直生活在紫禁城北部的小朝廷中,宣统年号一直在这里使用,因此,从 1909至1924年11月溥仪出宫,这15年的宣统时期,溥仪从一个孩童成长为一个青年,满怀复兴帝业的“壮志”,大量宫廷字画、书籍、珍宝便在这一时 期流失宫外。流失宫外的珍宝古物,至今还没有一份翔实的统计,估计数目惊人,其价值也无法估量。流失出宫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溥仪“赏赐”,二是“携带”出宫。“赏赐”的方式真是五花八门。从溥仪这一方来说,分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形。主动赏赐是指溥仪有意...

  • 把抽象融入中国的水墨写意中(组图)2013-12-02

    张卫沉浮系列 彩墨纸本68×68cm×42012年 传统水墨画,向以抒情写意为特点。以书法艺术为基础的文人画,在“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致”的写意中,追求诗一样的境界。此种水墨样式,自宋以降,至明清、近代,久盛不衰,成为画坛之主流。 然而,随着绘画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加深,我国传统文人画的一统格局被逐渐打破,在与外来文化碰撞、融合中,那种强调所谓绘画性的新水墨,似乎朝着具象和抽象两极发展,特别是当代中国画的探索,在精神与思想解放的多元文化背景下,一批中青年画家,在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和表现形式上,摆脱了传统水墨画的约束,以传统画...

  • 红岩革命纪念馆红色藏品通过定级(组图)2012-08-20

  • 近代岭南书家墨宝炙手可热2014-10-28

    南方日报讯(记者/杨逸通讯员/吴奕斌)进入11月,广州本地秋拍将陆续揭开帷幕。本周六,广东精诚所至艺术品拍卖公司2014年秋拍将在广州东方宾馆举槌,10月30、31日为预展期。本次秋拍共设5个专场,共有将近600件拍品上拍。 其中,“百年心迹—中国书法专场”是本次秋拍最让人关注的重头戏之一。在本次秋拍中,精诚所至拍卖行征集到邱玖华、康有为、徐世昌、于右任、梁寒操、黄杰等不少历代名人的作品,如作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的黄杰,他的《楷书连横诗》以魏碑入行、楷,细腻中见雄浑,峻秀峥嵘,充盈着军人的豪迈气势。 除了军政要人,上拍书法作品也有不少来自近世学人。他们...

  • 邵华泽书法展、摄影展在京举办(组图)2013-08-26

  • 西夏文泥金写本《妙法莲华经》影印回归(组图)2018-07-25

    西夏文泥金写本《妙法莲华经》 资料图片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学西夏文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史金波就将流散海外的西夏文泥金写本《妙法莲华经》记挂于心。2011年,他有机会进入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一睹这部典籍的真容。尽管几十年间通过各种途径对此书的内容、形制了解颇多,但当书衣轻轻展开,满纸金光灿灿的文字呈现在眼前时,史金波还是深感震撼。震撼之后,是一阵心痛。当代人所见到的西夏文古籍,大多出土于20世纪初叶之后,这部泥金写本《妙法莲华经》不仅制作精美,而且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部西夏文传世典籍,如今却远在异邦,国人罕见。史金波早有将此书在国内影印出版的想法,此时便与该博物馆负责人商谈合作出版事...

  • 中国书法文化国际传播的两个维度(组图) 2019-01-24

    中国书法国际传播是一项复杂工程,主要涉及书法学、传播学、心理学三大领域,包容多文化与多学科的交叉。因此,书法国际传播不仅需要书法界同仁,也需要其他学科专家学者的深度协同合作。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中国书法国际传播包含了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从横向上讲,书法植根于以汉民族为主的中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书法是从汉文化圈向中华文明圈再逐渐向外拓展和延伸。1、就中华内部来讲,以汉民族为主体,书法逐渐从汉民族向中华其他少数民族传播。这种传播往往发生在两种情况,一是自上而下传播,国力强盛,汉民族扩张,中华一统加速,这使得“书同文”与汉化政策的推行得以长足进展。书法在政治和文化双重政策下,传入少数民族,实现了书法...

  • 张其凤:当代书坛的三大误区2014-05-08

    笔者认为我国书坛目前存在“以书法技巧的展示代替人格的修炼”,“对文化笼罩力的主动放弃”以及“误认为书法面目单一是风格成熟的标志”三大误区。 一、书法技巧的展示代替了书法的一切——人格修炼被摒弃后的恶果 传统书法的人格修炼,无疑是使书法超越自身,成为塑造民族性格的一种利器。也正是凭借这一卓越的“塑造”功能,书法这一雕虫小技,才成为“纪纲人伦,显明政体——阐典坟之大酋,成国家之盛业者”[1]这样一种能够与“经&rdq...

  • (李说当然1061期)法器中的战斗机2016-12-30

     现代革命京剧《红灯记》中有段精彩对话,李玉和背着受伤的交通员回家,苏醒后的交通员说:“我是卖木梳的。”李玉和立即问“有桃木的吗?”交通员回答说“有。要现钱。”对上暗号之后,交通员才从鞋底取出密电码,交给了李玉和。说到这里,你可能猜出了法器中的战斗机就是历史悠久、法力高超且影响广泛的桃木。 先秦、秦汉时期,流传过两则与桃木有关的故事。一个故事说,东海之中一座山上生长着一株巨大的桃树,它的枝叶覆盖周围三千多里,在向东北延伸的桃枝之间有一条众鬼出入的通道,并且有“鬼门”,把持鬼门的是神荼、郁垒二兄弟,他们一旦发现害人的恶鬼,就将恶鬼缚住让老虎吃掉。后来,黄帝引进了这种方法,创造...

  • 尹维新冰竹画展亮相中国政协文史馆(组图)2019-12-09

    人民政协网北京12月7日电 2019年12月7日,“清风正气——尹维新冰竹画展暨华夏文化与崇贤经典展”在中国政协文史馆正式开幕。此次展览由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主办,朗润崇贤和崇贤馆承办,北京启明信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协办,并获得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北广传媒数字电视、EMBA国际联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校友部鼎力支持。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巴拿马驻华大使馆大使莱昂纳多·甘,原中国驻丹麦王国大使刘碧伟,多米尼加共和国使馆代办卡里诺·冈萨雷斯,原解放军审计署审计长、桑梓助学基金会理事长苏庆玉,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

  • 华天雪:论徐悲鸿的写实主义2012-07-20

    人物画是徐悲鸿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部分,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风尘三侠》,素描稿《霸王别姬》、《叔梁纥》、《秦琼卖马》,中国画《伯乐相马》、《九方皋》、《愚公移山》、《六朝人诗意》、《孔子讲学》、《紫气东来》、《屈原九歌·国殇》、《屈原九歌·山鬼》、《晏几道词意·落花人独立》、《杜甫诗意·日暮倚修竹》、《杜甫诗意·天寒翠袖薄》及各式各样的《钟馗》等等,取材涉及正史、野史、传奇、民间传说,以及不平凡的稀有事件、文学与诗歌故事之类。可以说,他在人物画中为我们创造的基本是一个古典浪漫的世界,与鲜活的现实距离很遥远。对于这...

  • 塑中国画艺术的时代新形象2012-06-18

    中国画蕴含着中国人的才情智慧和社会理想,是中华民族在悠久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文化载体。从艺术观念来说,中国画在创作过程中强调“以形写神”、“物我合一”、“缘物寄情”,凸显了中国画强烈的“写意”精神内涵;从表现方法来说,中国画讲究以线造型,主张书法入画,注重以笔取气、以墨取韵,强调笔墨功夫;从审美旨趣来说,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创造。不可否认,所有这些都呈现了中国画特别是其中的文人画所独具的魅力和价值所在。然而,现实情况是,近百年来,中...

  • 百名将军百龙书画展在中华世纪坛开幕(图)2014-06-30

  • 徽州“余清斋”主人究竟收藏过多少稀世之宝(组图)2018-04-04

    董其昌题写的“余清斋“匾额他是明代书画鉴藏大家,一生收藏的书画精品不胜枚举。进入清代,清内廷所藏书画中的佳作,有一半曾是他的旧藏,乾隆皇帝珍藏于“三希堂”的三件稀世之宝都钤有他的鉴藏印识。他积多年之收藏,为后世打造了一部享有盛誉的法书名帖——《余清斋》,他也因这部传世名帖而青史留名。“余清斋主人”何许人也?这位博学多识、眼力非凡又财力雄厚的余清斋主人,就是歙县西溪南人(今属黄山市徽州区)吴廷。在明代,西溪南的吴氏宗族可谓首屈一指的徽州收藏望族,其宗族中收藏者之众、书画藏品之精湛丰富,在当时无与比肩。据明清之际的古董商吴其贞在《书画记》中记载,他1639年曾到西溪南借观吴氏收藏,他如走马观花地一...

  • 张学良为求张大千作品不惜派出专机(组图)2015-08-31

    张大千 古塞城湾(雅昌供图)在世人眼中,张学良是风流倜傥的民国四公子之一,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少帅”,多少蕴含着一介武夫的味道。而实际上,张学良乃一儒将,他不仅国学功底深厚,精于诗词,写得一手好字,还擅于收藏。对此,他自己曾说:“我从前没有旁的嗜好,就是收藏字画。”张学良在收藏过程中,和很多书画名流结下了深厚感情,留下了风雅故事,其中,就不得不提及他与著名画家张大千的交往。■本版整理:收藏周刊记者 韩帮文因收藏石涛假画结识张大千张学良和张大千的相识,缘于石涛的画。有段时间,张学良特别喜欢收藏石涛的画。但是,经行家鉴定后发现,他花重金买回的有很多是赝品,而且均出自张大千之手。这使张学良极为惊诧,同...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