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贸圣佳2014春拍精彩纷呈(组图)2014-06-06
2014春季精品拍卖会6月1日于北京万豪酒店圆满落锤,现场共推出中国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当代水墨、古董珍玩和古籍善本等5个专场,诸多资深藏家悉数到场,成交不断。 近现代专场精品众多引藏家云集捧场 本届集中呈现齐白石、陆俨少、李可染、张大千、吴昌硕、吴冠中、李苦禅等在内的一批近现代大师精品悉数登场,令人过目不忘。 陆俨少 黄山松云图 尺寸:82×49.5cm 陆俨少,现代山水画大师,尤善于发挥...
董文运国画欣赏2012-09-07
1956年5月出生于山西省原平县。1975年应征入伍,在部队服役五年。1980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1984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分配往山西大学美术系任中国 画专业教师,后又调入山西省画院任专职画师。1990年考取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研究生,师从宋忠元教授、吴山明教授。1993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 作品多次入选国家以及省级重大展览。其中,《无产者》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周年浙江...
苏轼《寒食帖》将再赴日展出:曾被日本藏家收藏(图)2014-07-29
《寒食帖》局部图片来源于网络新浪收藏配图 中新网7月28日电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北故宫“神品至宝展”6件限展书画8月5日将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其中苏轼《寒食帖》历经1923年关东大震灾、1937年京都展出,备受瞩目。 台北故宫博物院今天下午召开“神品至宝展”换件说明记者会,台北故宫院长冯明珠说,第二批限展国宝书画包括有《宋苏东坡书黄州寒食诗》,也就是《寒食帖》,“宋吴琚书七言绝句”、《宋人江帆山市》、《宋牟益捣衣图》、《宋马麟静听松风图》、《金武元直赤壁图》,这几件限展品从8月5日至...
行云流水 萧散畅达(组图)2012-09-28
刘玉来:传统国画骨法用笔与骨气说(组图)2013-03-29
漓江春雨 在传统国画中对于光影的处理向来没有准定的规律,我们观摩明清时代的作品,基本没有明显使用光影效果技法的。不过,我们并不能就说那时的国画家对于光影缺少认识。古来的“石分三面”“阴阳向背”就是对光影进行具体表现的操作技法理论;所谓的各种皴法、染法就是对光影表现的技法手段。外来光影技法在国画发展的最初不久就已经被个别画家运用,如南朝梁绘画成就最大与顾恺之、陆探微以及唐代的吴道子并称为“画家四祖”的张僧繇就吸收了天竺等外来艺术之长...
到故宫看国家级传承人的“一生痴绝处 无梦到徽州”(组图)2017-04-11
2017年4月10日,由故宫博物院、安徽省文化厅、黄山市政府主办,故宫博物院驻安徽黄山市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承办的“徽匠神韵——安徽徽州传统工艺故宫特展”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永寿宫前举行。徽州传统工艺特色鲜明,历代被被宫廷征为贡品,经过不断创新与发展,至今仍被很多民众喜爱和追从,是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徽匠神韵—安徽徽州传统工艺故宫特展”甄选了进驻传统工艺工作站的黄山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歙砚、徽墨、徽笔、徽州漆器、万安罗盘、徽州竹雕、徽州三雕20位传承人的85件作品予以展示,寄望观众能走近非遗,了解非遗,体验非遗,领略典雅精湛的古徽州工艺之美。展览紧扣徽州传统工艺主...
“湖海泛槎——西湖画会泉州写生交流展”在泉州桑莲居艺术馆开幕...2016-01-11
展览海报湖海泛槎——西湖画会泉州写生交流展时间:2016年1月9日-1月18日地点:泉州桑莲居艺术馆(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湖街华侨历史博物馆一楼)参展艺术家:章耀、陈经、余久一、金心明、吴涧风、凌中翔主办:泉州市文学艺术联合会/桑莲居文化艺术机构/西湖画会承办:泉州桑莲居艺术馆策划:西泠印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前言文/彭晓东中国文人结社兴起于魏晋,唐宋时期有较大发展,元明清时期文人结社较前更盛。在近代,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西方艺术思想的影响,艺术社团大规模涌现,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浙江等地区,画派林立,社团纷呈,对近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及画坛格局产生了较大影响,亦是画家力...
陈半丁国画作品欣赏2009-05-07
画家近影 画家简介:陈半丁,即陈年,画家。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半丁(有《陈半丁画册》),一字半痴,别署辟痴,又字静山。以字半丁行世。号半丁老人、半叟、半翁、半野老、山阴半叟、稽山半老、山阴道上人、不须翁、老复丁、竹环、竹环斋主人、鉴湖钓徒、蓬莱山民、藐世头陀。室名一根草堂、五亩之园、竹环斋、莫自鸣馆。 1876年(清光绪二年)5月14日出生。家境贫寒,自幼学习诗文书画。少年时父母双亡,生活坎坷。为谋生,十四岁就在兰溪一店当学徒。十五岁在转至钱庄学徒中开始接触笔墨,自此一发不可收,自言当时&ldq...
《明月光华》顾光明中国画展(组图)2017-12-19
明月光华·顾光明中国画展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民盟中央美术院、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江苏省美术馆承办单位:南京市美术家协会、江苏省戏剧学校协办单位:北京钟山紫晶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环亚影视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容和文化、云中弋文旅、南京锦格玛科技有限公司展览地点:江苏省美术馆新馆 三号厅展览时间:2017年12月24日— 27日开幕时间:2017年12月24日上午10时吴为山为展览写序吴为山展览题签方骏先生题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顾光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国家二级美术师、江苏省戏剧学校副教授、江苏省徐悲...
2019 中国考古新发现(组图)2020-01-15
当我们在博物馆里欣赏着叹为观止的精美文物时,脑海里会打个问号,这个文物是哪个历史朝代?是做什么用的?是怎么被发现的?等诸多问题带来的神秘感,就会对博物馆或文物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201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山东滕州市西孟庄龙山文化遗址一座完整的龙山文化小型聚落西孟庄遗址位于山东滕州市界河镇西孟村南,为配合枣菏高速公路建设。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8—2019年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首次揭示出一座完整的龙山文化小型聚落。遗址现存地层堆积较简单,多数区域遗迹现象直接暴露于表土层下。除个别战国、汉代墓葬外,其余均属龙山文化早中期。据层位关系可分下层方形围墙阶段和上层圆形围墙阶段两期。早期方形围墙阶...
在央美藏明清书画中追寻“古意”的生成(组图)2020-08-27
“崇古”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思想,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形成了对于“古”的特殊哲学。澎湃新闻获悉,日前,“古意的生成——明清书画研究展”正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线上虚拟展厅展出。展品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的91件(套)明清书画精品,创作时代跨越五百余年。这场展览以明清时期书画创作的“崇古”道路为线索,探求在明清书画家心中“古意”的内涵,追寻画作中间“古意”的不同生成过程。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的疫情也向美术馆的展览展示提出了新挑战,这场展览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第一个全数字化线上虚拟展览。展览海报这场展览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第一个全数字化线上虚拟展览。从明初院体绘画到清末海派“崇古”...
中国嘉德香港 春季拍卖会三大书画专场(组图)2019-03-26
拍品编号 17/石鲁(1919-1982)《朱兰》/1976 年作 | 镜心 设色纸本 | 70 × 138 cm/估价:HK$ 800,000 – 1,200,000中国嘉德香港 2019 春季拍卖会中国书画部份特设由两个香港私人珍藏组成的‘春讯──亚洲重要私人珍藏’、以及‘观想──中国书画四海集珍’和‘观想──中国古代书画’三大专场,将于 3 月 30 日于香港 JW 万豪酒店隆重举行,共 500 幅精品佳构荟萃,总估价逾 1亿港元,盛宴可期!春讯──亚洲重要私人珍藏延续自去岁春拍开始的重要私人收藏专题系列,本季幸得本港两位资深藏家慨然释出藏品,特集结成‘春讯--亚洲重要私人珍藏’专场,共...
迎新春刘国辰、韩运山书画作品展在金秋美术馆开幕(组图)2015-01-27
天降雨雪开幕式现场依然人头攒动2015年1月24日,由河南大华书画院主办,河南中利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承办的迎新春刘国辰、韩运山书画作品展在金秋美术馆隆重开幕,武警安徽总队原政委冯文成将军,河南省政法委原副书记王济晟,河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常法武,河南省政协人口环境资源委员会原主任毕福海,河南省书协副主席司马武当, 河南省军区预备役高炮师原副政委刘世清,《河南日报》(农村版)总编辑韩嘉俊,河南大华书画院院长孙耀和等相关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河南大华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李恒星主持。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展厅现场 刘国辰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
福州关于郑和的两件国宝(组图)2017-12-27
《天妃灵应之记》碑拓片福建宁化 赖晨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创举,是中国人民对航海事业的伟大贡献。对此,福建人民特别是福州闽江口劳动人民也出了大力。福州是郑和下西洋的驻泊地与开洋起点,从郑和首次航海算起,距今已经有610年了。他在福建的遗物饱经沧桑,剩下的寥寥无几,如长乐的《天妃灵应之记》碑(又称《天妃之神灵应记》碑,俗称“郑和碑”)、“郑和铜钟”,都是十分珍贵的文物,也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第一首直接史料,可以修订补充文献史料记载中的某些失误与不足之处。郑和碑是明朝宣德六年(1431)十一月,郑和等在长乐时,立在南山天妃(后)宫的石碑,是现存有关郑和航海史的七方珍贵刻碑之一...
福州关于郑和的两件国宝(组图)2018-01-02
《天妃灵应之记》碑拓片福建宁化 赖晨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创举,是中国人民对航海事业的伟大贡献。对此,福建人民特别是福州闽江口劳动人民也出了大力。福州是郑和下西洋的驻泊地与开洋起点,从郑和首次航海算起,距今已经有610年了。他在福建的遗物饱经沧桑,剩下的寥寥无几,如长乐的《天妃灵应之记》碑(又称《天妃之神灵应记》碑,俗称“郑和碑”)、“郑和铜钟”,都是十分珍贵的文物,也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第一首直接史料,可以修订补充文献史料记载中的某些失误与不足之处。郑和碑是明朝宣德六年(1431)十一月,郑和等在长乐时,立在南山天妃(后)宫的石碑,是现存有关郑和航海史的七方珍贵刻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