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傅抱石的“二万三千里”写生之旅

傅抱石的“二万三千里”写生之旅

2024-05-09 14:10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报  作者:傅振宝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在傅抱石艺术生涯中先后有六次较为重要的写生活动,其中以1960年他率领江苏省国画写生工作团进行的“二万三千里”写生最为重要,当时恰恰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着中国画如何顺应时代、如何丰富和扩展中国画的题材内容、如何深刻而广阔地对现实生活和时代面貌进行反映、如何改变传统山水画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功能等一系列问题,都成为当时画家们所探讨的主要问题,中国画的发展和变革处在前所未有的艰难中。这时的傅抱石也同样陷入了空前的苦恼和思索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基本方针,要求艺术要反映人民大众需求,反映人民现实生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代风貌,傅抱石作为一个注重中国传统山水画继承的画家,如何来顺应这一需求,如何改变自己所擅长的技法来表现新的艺术作品呢?在“为工农兵服务”和“表现现实生活”的文艺诉求下,“深入生活”成为山水画革新的基本途径,所以傅抱石决定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寻找出路。众多的山水画家通过写生活动深入生活和自然环境,创造出表现新时代的在内容、形式、意境等方面皆有所创造的山水画作品,这对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傅抱石 峨眉处处有 歌声 中国画 105.5cm×61cm 1960年

1960年,傅抱石率领江苏省国画写生工作团,乘坐“民众号”客轮驶离了重庆码头,开启了他的“二万三千里”写生创作,这是一次注定被载入中国美术史册的写生之旅。他们从9月出发,一路艰苦前行、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先后历经六省十余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身体力行地坚持写生创作,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百余天的写生。他们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朝拜了革命遗址,瞻仰了伟人故里韶山,目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工业建设成就,到访了人民公社,感受到人们如火如荼的热烈劳动场面,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然而在此过程中,傅抱石却迟迟没有动笔,直到长沙以后他才开始动笔。

傅抱石和其他画家的构思方式不同,他常常是只看不画,以目识心记简略的速写方式帮助其记忆和记录下当时的感受,他把途中所游历过的自然风光和饱览过的祖国大好河山,以及他在诸多地方的不同感受等全部印刻在脑海里。用他极具个人特色的“乱笔散锋”的笔墨技法来表现作品,形成了他独有的“抱石皴”,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山水画的“皴法”。傅抱石以性情使然,以气取势,磅礴多姿,激情澎湃,一气呵成。他善于运用水墨自然晕染的效果和笔墨交融的变化,把水墨的自然运化和笔墨的浑厚华滋表现得浑然天成、淋漓尽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笔墨语言。在他的作品中,山峦起伏、水流潺潺、树木苍翠、石头苍劲,每一笔每一画都流露出他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傅抱石笔下的山水,既有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又融入了他个人的情感和审美追求,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每一幅作品都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在这次写生过程中,傅抱石深入生活,融入自然当中去,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的大好河山和风土人情,也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艺术源泉和艺术灵感。他以写生的方式,记录下了大量的风景、人物和事物,这些素材成为他后来创作的重要基础,这对他日后山水画创作的题材和作品的语言风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写生之行不仅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次壮举,也是傅抱石艺术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傅抱石在这次写生之行以后作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尽管傅抱石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早期的风格特征,但主题和趣味却发生了重大转变。在一定意义上,他将自己早期浪漫张扬的艺术气质与大众审美趣味结合得比较自然。这些山水画,在语言形态和造境上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山水的审美因素,堪称优秀的山水作品。

在这次写生过程中,傅抱石构建了自己新的笔墨体系,他认为必须对原有的笔墨语言进行改造,才能符合新的需要。写生是新中国山水画寻求变法、摆脱困境的最重要的方法,也是这一时期广泛应用的创作方式,尤其在城乡题材的山水画中运用最为普遍。为了反映社会主义城乡新貌,就得深入城市和农村实地观察,现场记录正在发生的变化。特别是写生的引入,促使山水画家几乎都倾向于从真实山水出发,根据对象固有的自然风貌特征和构造规律提炼出新的表现方法。他们或将传统的笔墨语言置于自然山水中进行“回炉”对照,以突破和革新原有的技法程式;或融会中西绘画的写生方法与语言技法,重构山水画的笔墨语言体系。这样,传统的山水画皴法在部分保留的同时,大量的新笔墨语言出现了,如“逆光”“留白”“抱石皴”等,这是适应新的表现方式而形成的新笔墨语言,成为此一时期山水画语言本体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标志,它们使山水画的整体性艺术风格与境界随之发生时代嬗变。通过这次的革新和改造,傅抱石的山水画开始更多地表现现实生活,大大超越了传统中国画的题材,更加贴近群众和社会现实,创造了山水画的新境界。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