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铁蹄下的孤寡》
关山月《今日教授之生活》
关山月以充满悲悯的笔墨描绘战争中的难民、孤寡、惨遭侵略者蹂躏的妇孺。这既是民族的集体苦难,亦是烙于每个国人生命的战争伤痕。然其笔下躬身劳作的民众、烽火中坚守的学人,恰似苦难洪流中的砥柱,默默承载着民族不屈的精魂。随着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不仅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更实现了政治上的彻底翻身。历经战火淬炼的关山月,将全部热忱投入“艺术为人民”的事业,以画笔续写民族精神的崭新篇章。
3、烽烟与海潮
除了战时的人民生活,关山月还用画笔记录了战争中残酷的场面,是揭露敌军暴行的罪证。1939年,珠江口的硝烟中,青年关山月以《渔民之劫》《三灶岛外所见》定格了日军炮火轰炸渔船的瞬间,成为控诉侵略暴行、见证民族苦难的视觉证词。“三灶岛”位于珠海,《渔民之劫》六联屏总长5.74米,巨大的画幅加上渔民被轰炸的场面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使观者的心和那片海面一样,久久不能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