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葛剑雄、陈春声、汤哲明
葛剑雄在主题讲座中开宗明义,指出在探讨地理对美术的影响时,需同时重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他谈到,任何伟大的艺术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气势恢宏的秦始皇兵马俑,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陶俑形态,正是关中地区深厚的黄土层与帝国一统的磅礴意志相结合,自然与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独特产物。而中国艺术史上标志性的山水诗与山水画的诞生,葛剑雄则提供了一个精妙的历史观点:它们并非凭空出现,而是肇始于南朝。当时,南迁的北方士族诗人与画家,置身于草木葳蕤、烟雨迷蒙的江南全新环境,加之他们身处社会上层,保有优渥的生活与相对宽松的政治氛围,这才催生了寄情于全新山水的诗篇与画作。“如果这批人不是到了江南,不可能画出这样的画;如果他们虽是上层移民,却无法维持悠闲的生活,也不可能产生这样的流派。”地理的变迁与特定的人文阶层条件,共同构成了艺术史转型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