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现场坐满了听众
聚焦于展览核心的“岭南画派”,葛剑雄点明,其风格并非仅由岭南独有的自然风物单一塑造。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是,被列为岭南画派创始人的“二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都拥有长期留学日本的经历,他们的画风中清晰地融入了日本画的渲染技法与革新精神。因此,岭南画派的独特面貌,应归因于岭南自然地理因素与特殊人文地理因素——即近现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前沿阵地这一位置——的共同熔铸。
陈春声则从更具体的历史脉络补充,揭示了市场与人口流动的强大塑造力。他追溯到乾隆朝以来广州十三行繁盛的外销画产业,指出这些为欧洲市场定制的、运用了透视与明暗法的写实作品,为后来岭南画派的写实倾向埋下了早期伏笔。“这种科学、写实的画风,作为一种强大的地方传统和商业基因,对后来岭南画派的艺术选择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陈春声进一步强调,市场和人的流动,对于画派画风的形成至关重要。艺术的灵动,除了要考虑人本身的迁徙,更要充分关注思想与精神的交流对地缘艺风的塑造。这种流动性,打破了单一地理环境的静态决定论,为艺术风格的演变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