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两千余年前,张骞出使西域,驼铃摇曳中开辟陆上丝绸之路,此后陆海两道丝路蜿蜒延展,不仅成为东西方商贸互通的动脉,更化作文明对话、思想交融的纽带—— 葡萄、苜蓿沿丝路东来,丝绸、瓷器循古道西去,佛教艺术与中原笔墨碰撞出敦煌壁画的璀璨,西域乐舞与华夏雅乐交织成盛唐气象的恢弘。这条跨越山海的文明之路,早已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 的基因,镌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
2013年,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 倡议,以“根植历史、顺应时代、着眼未来” 的远见,为古老丝路注入全新活力。十二年,从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全线贯通的汽笛长鸣,到中欧班列中通道年通行量突破3000 列的钢铁洪流;从雅万高铁的“中国标准” 落地东南亚,到中老铁路架起“陆锁国” 的开放桥梁,“一带一路” 已从理念转化为实景,从蓝图变为现实,在全球范围内书写着互利共赢的时代篇章。
艺术是文明的镜像,更是民心相通的桥梁。2025 年,站在“一带一路” 倡议持续深化的新起点,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携手各方,将这批凝聚心血的艺术精品再度呈展。
此次展览,既是对“一带一路” 十二余年建设成果的艺术礼赞,更是对“民心相通” 使命的接续践行。我们期待,通过这些饱含温度的作品,让观众在笔墨色彩间触摸丝路的历史厚度,感受时代的发展热度,更让世界透过艺术的窗口,读懂中国“共商共建共享” 的诚意,见证不同文明“互学互鉴互利” 的美好未来。


创荣时代:艺术是文明互鉴的鲜活载体,“一带一路” 倡议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精神,正借美术创作绽放光彩。本次展览的学术支持,以“挖掘丝路文化内核、推动艺术跨界研究” 为核心,为作品搭建专业且具思想性的框架。
从传统壁画传承到当代装置创新,从民族符号转译到跨文化主题诠释,通过研讨、评审与理论梳理,确保作品兼具地域特色与国际对话力。
这份支持是对创作理念的呼应,更是对丝路精神的学术诠释。期待以严谨视角,为观众打开读懂“一带一路” 艺术生态的窗口,让美术作品成为跨国界文化桥梁,在互鉴中共促发展。


陈胜广,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工会画院副院长,陈胜广美术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写意画导师,全国青少年书画新秀大赛专家评审委员会理事。从事中国画研究与创新,能诗文、擅书法、通画理。


主要学术论文:《中国画浅议》《中国画的程式化》《陈胜广绘画手记》《论绘画的中西结合》《什么是中国画 怎样学习中国画》《如何将书法用笔转换成绘画用笔》《小写意花鸟、大写意花鸟画的笔墨训练方法》《兰、竹笔法训练与中国画的笔墨关系》
当前学术研究方向: 保持东西方民族绘画界限,对中国绘画的独立启示。
主要艺术活动:2022年元月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山水画"巍巍秦岭万千重"。2021年8月在浙江海宁市钱君匋艺术研究馆成功举办"文心化境 守正致远"陈胜广中国画作品展。2018年11月作品入选中央军委政治部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军书法大展。2018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中青年文艺骨干和文艺管理干部培训学习。201 7年9月作品入选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0周年暨1 3届全军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2016年7月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大展。2016年8月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翰墨青州”全国中国画大展。2015年9月作品入选抗战70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2015年6月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大展。2014年10月参加“绿墨”——环保科技走进艺术,中国画名家十人展,并获赠新能源电动汽车一辆。201 3年参加导师张立辰先生教学40周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师生展。201 3年11月在炎黄艺术馆举行教育部(中国首届)201 3届博士毕业展。2012年6月应联合国之邀,在联合国总部成功举办《2012年水墨聚焦走进联合国》2012年7月陪同全国人大常委、法律委员会副主任胡彦林上将,张宗银、盛和泰少将参观 国防科技大学并作画留念。2012年10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枣庄、河南太行山写生。2012年3月由导师、中国当代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家张立辰先生带队,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潘公凯院长有力支持;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研究生百余人南下“访师问学、求是得真”于中国美术学院历时月余,访学圆满成功。


诗中载日月 画里演乾坤
文/徐平
在南海之滨初识陈胜广先生,于饮茶品茗、赏月评花之际畅饮豪谈,遂成好友。陈胜广先生长余数岁,毋宁为学、为道抑或处世,都堪称吾师。如与晓事人语,其言中边俱彻,表里粲然,令余顿生钦佩。陈胜广先生的诗画作品,画技精湛,以情驱笔始作诗画之魂,无须他物粉饰,生发一片精彩!大家气度,智慧殊胜,习学纯熟,游戏三味,以高超的画技,激情大智的哲学演绎弥纶四海的画里乾坤!陈胜广先生对晚辈极尽提携之能事,深受感动,故作文以记之,深续友谊。

螺湖小景 138x68cm

乡风翠影楼舍新 138x68cm
陈胜广先生的山水画布局精妙,仰观星曜,俯察含章,高卑位陈,错落有致。画中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地理之形。其笔力雄浑,大气苍莽吞吐山河,大有力拔山兮气盖世之态势,可谓“太山遍雨,河润千里者也”;笔法涵纳勾转委蛇、顺逆交合、刚柔兼济的太极意蕴;画作笔致中和天机溢发,彰显自然。在真与奇、华与实、隐与秀、情与采、道与禅之间悠然游走,彰显宇宙生命意识,以形而上之睿智陶铸性情,以抽象笔法恣肆传神写意,其笔简意淡真趣怡然的思想境界,与楚文化中屈原的神秘远游、庄周的超旷空灵相近,在似与不似之间,采掇英华,寻理探赜,与道合一。

山村多奇彩 138x68cm

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 138x68cm
致虚极、守静笃,在“无状之状,无物之物”中谛听宇宙希夷,以真诚的心境朗照自然的赐予,与风云并驱。抽象的写意,不受具象之拘泥,“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在恍惚中写意镜中月,水中花,臻于至善,临近圣域,“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陈胜广先行尤擅花鸟虫鱼之作,藻绘图貌,炳蔚画面,富贵的牡丹、清雅的白梅、纯洁的水仙、傲骨的青竹作为主角跃然纸上,是陈胜广先生画面定格中不可或缺的植物家族成员,身着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衣装竞相登场放射异彩,花果迎风带露,禽飞兽走,精神脱真(有生气很真实)。

君行正值芳春月 138x68cm

古镇新貌文旅兴 68x68cm
燕子、松鼠、麻雀、孔雀、白兔等可爱的动物跳跃于陈胜广先生的笔端,或独舞、感受生活的美好,其画境往往还具有偶得之妙,得心应手,一气贯之,浑然天成,妙笔生花,情景交融,画里乾坤,尽在其心,运于其手。配画之诗,翰墨飘香,文采斐然。志足而言诗,情信而辞巧,诗画配合,熨帖默契。

涧潺觅峰来 68x68cm

家山古寺 68x68cm
陈胜广先生为人,既有儒家入世之高明,又有道家出世之超脱,在入世与出世间的张力掌握着极好的平衡。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陈胜广先生运用高明的儒家理路立身行事,无所不达。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陈胜广先生洞明时事,擅长整合资源共谋大事以成就大丈夫伟业;练达与人情往来,如庖丁之刀游刃有余,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睿哲之态尽显。陈胜广先生恪守儒家崇仁守义的品格,诚实守信,言必行,行必果,以极强的人格魅力折服身边众人。

暗香入魂 138x68cm

凌波馥郁碧玉花 138x68cm
守信之人,必得他人尊重;真诚待人者,必得他人信赖。此类品格便是陈胜广先生最好的品牌、最佳的口碑。此外,陈胜广先生对待朋友常秉持“明道不计功”、“功成而弗居”的准则,尽自己所能为朋友办事,成人之美,却不自邀其功,更增朋友之爱戴。陈胜广先生对道家学说也有着实然的践履。常引“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来自勉,追求“道”即“一”的境界,大道至简,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见素抱朴,道法自然。

蕉雨多奇彩,山鸟吐清音 138x68cm

素艳暗香 180x98cm
陈胜广先生深知道家出世的飘逸怀情,入世却不染于世,超然物外,灵机跃动,不为世事所拘泥。这份洒脱与超然为陈胜广先生画作注入无形的源泉,随心所欲展现自然的物象之灵性。心超物外之意境,正是“闲庭信步,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上云卷云舒”。所以说陈胜广先生无论为人还是作画都诠释着苍莽与飘逸的绝妙融合,在无为与无不为之间潇洒的行走,探赜大道精微。与其相处,如春风化雨,细腻飘然,又如豪饮美酒,酣畅淋漓。
愿陈胜广先生承千年笔墨之诗画境界,伴丽日而照后世,附骥尾而行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