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奥林匹亚》 爱德华·马奈 1863年
20世纪30年代,能够延长花卉保鲜期保鲜剂被广泛运用于花艺作品中,但直到花泥被发明出来花艺才迎来另一次的飞跃,在花泥被发明出来前,需要固定花脚的插花作品,一般使用石子这类的固定材料配合捆绑、编织技术使用,花泥诞生后,其便捷高效,容易操作等优势使得插着技术得以广泛传播使用,制作出很多原来不可能完成的作品。
新材料给建筑、绘画、雕塑带来新气象的同时,花艺也不甘示弱,特别是在公共空间内的大型作品与现代风格的作品中,新材料可以用来做架构也可以作为表现主题的一个部分出现,这一切都基于思想的开放与技术的进步。
到了现代花艺作品运用的空间更为广泛,在一些公共空间我们可以看到高达十米的绿植墙面,在商业空间盆栽或鲜切花作品四季芬芳不断,商业展示中,花艺作品的使用可以烘托销售氛围,强化空间品牌形象带来正面效果,艺术空间中的花艺作品无论是作为主角还是配角都带个人无限遐想,一个绿意盎然的家居环境能让人完全放松心情,一份精美的鲜花礼品更是能让主宾尽欢。我们还看到这样一个趋势,先锋艺术家们用鲜花这种具有很强时效性的材料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那些夸张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美丽作品无声呐喊冲破人们思维中的桎梏迈向新的台阶,普通大众则用鲜花装点自己的生活,体会喜怒哀乐人生百味。
纵观这一段时间给花艺带来的变化可以做一下简单的总结。
1. 花艺作品需求的变化:
花艺作品的需求在工业革命前属于贵族阶层专属,装饰展示的位置多半在教堂、宫廷等,具有很强的宗教与君权气息,工业革命后,作品的陈列位置出现在现代化的家庭中,现代化的公共区域中,比如常见的大型商场、艺术空间等,这些花艺作品与之前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此外贵族阶层与普通大众对花艺作品的审美要求是不一样的,大众阶层需要一种世俗美的作品满足装饰、赠送等实际需求。
2. 大众审美的变化
大众审美变化主要体现在花艺作品同其他艺术品一样,脱离了宗教与君权的束缚,得以自由发展带给大众的审美上的变化。作为一种非生活必需品,大众审美的变化还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大众的审美是不一样的,各种艺术流派的兴起与更迭对大众审美的影响是深远的。
3. 新材料的变化
新材料的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新花材,包括之前无法培育的反季花材,另外是新的可用于花艺作品的工业材料,如花泥的发明,如高强度钢丝可将大型花艺作品固定在开阔的大厅而不破坏作品整体效果。
纵观当代花艺作品,我们可以从很多个纬度去区分,以中国为例,传统中式花艺与西式花艺的碰撞必然会带动双方的交融与发展,先锋花艺必然会带动大众对花设计审美的提高,而商业花艺在追赶先锋花艺脚步的同时也会将市场讯息反馈给花艺艺术家们。
同时在这样一个大融合的阶段,花艺也不能孤立的发展,且不谈花艺与美术设计、工艺设计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花艺推动着传统的花卉种植业、园艺业向前发展,反过来也受其制约;花艺作为室内外装修设计专业的必修内容可见其在现代生活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商业领域的花艺还是私人领域的花艺作品,花艺与心理学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再深层次来讲花艺与环境科学、民俗学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所有艺术的基础,社会的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同样是花艺发展的基础。
由此,我们可以对花艺的发展做一些大胆展望,追随先锋艺术,花艺设计必将进入到一个全新的艺术化发展新时代,设计师们运用花艺来表达情感与诉求将成为新风尚;在回归自然贴近生活理念的引导下,花艺作品在普通大众生活中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凸显,花艺文化变得深入人心;花艺与其他专业学科之间的联系将越来越紧密,形成一个完整的学术及应用生态圈,各领域协同发展;另外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花艺也将越来越个性化,专业化,越来越环保。未来对花卉领域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需着眼于趋势,伫立于风潮,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情况下,通过不断的学习,更新概念和技能,才能与时俱进出色的完成工作,服务广大群众,寻得个人真正价值之所在(张恒\恒花集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