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鲁明军:疫情之后 去年的艺术事件似乎不值一提(组图)

鲁明军:疫情之后 去年的艺术事件似乎不值一提(组图)

2020-04-08 13:56 文章来源:新京报  作者:余雅琴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另类准则》,[美] 列奥·施坦伯格著,沈语冰、刘凡、谷光曙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年1月版

新京报:你是学者也是策展人,还是艺术评论家,如何看待这些身份?在去中心化的后现代语境里,艺术评论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鲁明军:身份对我来说不重要,我觉得什么场合扮演什么角色,关键在于是否具备一些基本的职业素质。这些身份之间也不矛盾,更像是一个互相滋养的关系。关于艺术评论的反思,是一个老话题了,很多人说艺术评论已经死了,这有点危言耸听了,其实只是方式变了而已。其中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媒体化和事件化构成了今天艺术写作最重要的特征。这跟我们接受信息方式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关系。但即便如此,我还是很期待某种结构性力量的出现,因为事件很容易流为泡沫。

所以,不管是在教学中,还是写作实践中,我反而更看重李格尔、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和瓦尔堡、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传统,包括格林伯格、施坦伯格以及后来“十月”学派的写作,这些看似过时了,但今天看他们的东西反而更有力量。

策展人和写作者其实是一样的,都同处一个艺术—知识系统,所以面临着同样的窘境和变化的可能。当代艺术的特质是不可概括、不可定义,它本身就是在不断地自我定义过程中,因此很难也无须描述发展状况。

但在国内,因为大多美术馆和艺术机构都不设策展部门,所以很多独立策展人都面临着生存的压力,不得不妥协做一些无效的重复性工作,没过多久,锋芒可能就没有了,不得不改行做其他了。即使在艺术系统内部,很多人对策展的认识还是很粗浅,也不见得有多少认可度,相比其他,策展在中国其实是一个还很不成熟的职业。

新京报:我同时也注意到你的学术视野很广阔,你如何看待国际思潮和动荡对艺术生态的影响,你同时关注地缘民族等问题,在这些变局中,中国艺术和艺术家的位置都是尴尬而复杂的,你如何看这个问题?

鲁明军:2018年初我在OCAT上海馆策划了“疆域:地缘的拓扑”展,这个展览针对的是反全球化浪潮,包括民族国家边界冲突、层出不穷的民族问题以及重新发现边疆等,涵盖的面很广,一方面植根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另一方面也回应了全球政治与艺术的变局。

很庆幸那个展览举办得很顺利,尽管还是有几件录像作品审查没有通过,至少这个问题当时还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公开讨论。大概半年多后,好像就不让过度公开谈论民族、边疆问题了。同年底原本计划做一个东北亚的展览,后来也取消了。这里面,如果从艺术家的角度讲,他们的位置还是个体化的,不会受太大的影响。每个时代都有局限,而艺术家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所针对的正是这种局限。所以,不存在尴尬不尴尬。

的确,2017年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的“世界剧场:1989年后的艺术与中国”展览之后,整个西方美术馆系统看上去有点孤立中国,反而东南亚、日韩、中东、拉美的艺术家更受他们的关注,但这并不能影响国内艺术家们的实践和行动。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