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拍卖 > 微拍:艺术品拍卖搭上微信快车

微拍:艺术品拍卖搭上微信快车

2015-04-13 15:56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萧蔷

时下,“微信拍卖”在微信朋友圈悄然兴起。

和藏友交流、交易藏品,建公众号推送藏品搞营销,或者开一个微店直接卖藏品……现今玩艺术收藏,要是还没有玩过微拍,那就真有点out了。艺术品收藏正在变成大众消费,收藏圈已经进入微信时代,不管国内拍卖“大咖”们接受与否,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和趋势。

搭上微信快车的艺术品拍卖,能跑多快,能跑多远?收藏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当艺术品拍卖遇到微信

艺术品“微拍”肇始于2013年,乘着微信的翅膀,如今已像蒲公英一样遍地开花。拍卖方把拍品的图片等内容介绍传到微信公共平台或朋友圈里,所 有关注者或者“+”进群里的好友都能来竞拍,藏家可以通过回复公众平台竞价,也可注册成会员竞拍,打电话竞拍同样有效。有些微平台还有“O2O”功能:线 上展示,线下预展,吸引买家到预展现场竞价购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这一行“微商”已超千个,能拍艺术品的微信群如雨后春笋,业内有人说“微拍”为传统拍卖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有人则认为,岂止是渠道补充,看这样的发展势头,在不久的将来,艺术拍卖市场上“微拍”唱主角,也未可知。

2013年3月,《城市画报》微信拍卖平台率先启动。目前艺术圈公开的微信平台主要有“周周拍”“蔷薇拍卖”“艺麦微拍群”“阿特姐夫微信拍卖”等,齐天大圣闹天宫,一众微平台皆依托线上线下资源,把艺术品拍卖业搅得风生水起。

和传统的实体拍卖相比,“微店”好吃不贵。在微信朋友圈里,艺术家展新作,收藏家晒藏品,圈内可以点赞,可以留言,可以私聊,可以讨价还价,足不出户就能参与艺术鉴赏雅集,转瞬间完成一笔藏品交易,还没有话费支出。

艺术品“微店”发端于微信圈里的艺术公众号。针对庞大的微信用户群,建立公众号传播知识,聚集人气,推送拍品,搭建拍场。

利用微信平台宣传收藏知识、推介艺术家及作品的有三种人:一是收藏类媒体,二是画廊、古玩城、拍卖行等涉及收藏的机构,三是艺术家本人或其工作室。

微拍给刚入市的画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交易平台。28岁的西安画家李鹏飞在微拍平台上已经售出好几幅作品。他说“传统拍卖行一般不会接受不知名画家的作品,微拍的门槛比较低,所以给了我进入市场的机会。”

从现今“互联网+”的角度看,艺术“微店”实际上就是艺术品电商交易的微信应用。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14年蓝皮书显示,去年拍卖 企业开展的拍卖活动线上成交金额约150亿元,网络拍卖场次和标的上拍量明显上升,较2013年分别增长43%和54%。中拍协人士认为,拍卖企业积极将 拍前、拍后的线下专业服务与线上拍卖技术融合,促进客户服务能力提升,这是2014年网络拍卖业务发展的根本原因。

四川联拍拍卖公司的负责人铁霄认为,艺术品电商交易模式的优势在于提高了艺术品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而且使市场更加公开。“以传统的艺术品 拍卖会为例,在拍卖会之前要制作图录,要进行预展,最后还要租场地进行拍卖,一场中型的艺术品拍卖会前后准备的时间大约要半年时间,所有费用加起来至少有 60万元左右。而一场艺术品网络拍卖会的成本一般不到10万元,更为重要的是,艺术品网络拍卖不受时空限制,加之信息更加公开透明,能让普通人有机会接触 到艺术品。”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