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 (李说当然753期)利刃在上 正悬心头

(李说当然753期)利刃在上 正悬心头

2016-02-26 23:56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李建军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20160227a.jpg

 

十年前,我在日本讲学时,曾与日本的学术界朋友,就日本“忍”的文化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忍作为人生修行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人生成败的意义,自不必多说。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事需要忍,有许多话需要忍,有许多气需要忍,有许多苦需要忍,有许多欲需要忍,有许多情需要忍。漫漫人生路,万事皆不可离开忍,酒、色、欲、满、危……如若有忍相伴,进退相宜,不失其正。正所谓“忍辱负重”、“小不忍则乱大谋”,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方成一代名将,勾践深谙忍道,终成一代霸业。纵观历史,有容德乃大,有忍事乃济。大凡心志高远,胸怀韬略的明达贤哲,都能够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养成“忍”的习惯。

 

忍,在日本人的身上,有着非常具体的体现,以人体工程学天、地、人系统来评价,日本忍的文化,包涵着人与自然的统一,是天、地自然对日本人的生活文化以至性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一定要这种文化用关键词来勾勒,那就是“和”与“忍”。

 

“和”与“忍”显然是日本文化中特有的双重性格特征,日本列岛大部分地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周围被海洋所包围,形成了温和湿润季风性气候,适宜的温度和丰沛的降水,使日本列岛森林茂密、生机盎然,这种气候环境使古代从事农耕生活的日本人产生了和自然的亲和感,这种亲和感对日本人的生活、文化以及性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而火山、地震以及灾害性天气台风、暴雪时时侵袭着狭小的日本列岛,让日本人枕戈待旦,小心翼翼。纵览今天的日本,一个弹丸之国,却经历了许多天灾人祸:关东大地震、东京爆炸、广岛原子弹、火山爆发、神户大地震,整个国家如同坐在一个随时会爆炸的火药山上,让日本人时刻面临毁灭性打击的威胁,经受着生死的考验,体会到世事无常,在自然强大的破坏力面前,人只能选择接受和忍耐。所以,这就形成了日本人很深的宿命论:人一定要服从天意,一切听从命运的安排,这就是日本忍文化的源头。


20160227ab.jpg  

 

日本人将忍耐看作是最高的美德,忍耐贫困、忍耐不幸、忍耐情欲。忍耐同时也让他们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挑战。他们认为只有忍耐才能做到心平气和,做到快乐。在物质条件缺乏不足的时候,精神就上升为第一位的要素,有了这种忍耐的精神,才能有丰厚的物质。忍同时也意味着能量的积蓄及武士道精神的体现,其核心是对死亡的轻视。武士标榜的是精神上的优越,就是心理上先能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别人。先能“不要自己的命”,才能“要他人的命”。武士对主人尽忠、妻子为丈夫殉死,被看做是天经地义、义不容辞的事,忠义责任重于泰山、而死亡轻于鸿毛。

 

在我的专著《人生重要的60个汉字》一书中,有一个章节对“忍”字有非常深入的解释:从结构上看,“忍”字有“心”和“刃”组成,利刃高高在上,随时都有落下的危险,那么怎么才能让悬在自己心头的那把利刃,永远的保持平衡呢?这就需要看这个人的忍耐力如何了。世间的诱惑多如牛毛,酒、色、财、欲哪一项不试图俘获世人的内心,如果我们只图一时之快,而弃大局于不顾,灾难就会如洪水猛兽一般的向我们袭来。《呻吟语》中说“忍激二字,是祸福关”,忍和激这两种情绪的选择,往往成为一个人幸与不幸的分界点。对于青年人来讲,傲气难免会有的。只有能忍心中傲气,才能得到无限的收益。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层面对忍字进行解读,“刃”字在心头之上,是要用这把锋利的刀把那颗心挖掉,无心为忍。这把刀不是悬在那里吓唬你,而是要实实在在的在修炼过程中把那颗人心挖掉,没了人心也就什么都忍得住了。当然,挖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那就是修炼人讲的不断去执著心的过程。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神造汉字的玄妙和良苦用心。有“点”是人心,无“点”不是心。

 

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具坚忍力的民族,隐忍谦让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美德。儒家的内圣、道家的守柔、佛家的慈悲,都具有“忍”的内涵。以道家为例,《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大意是至高无上的优良品德就像水一样,像水一样善良就有利于万物而不至于发生争斗。老子又说:“天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意思是说符合自然规律的事物不与别的事物争斗,却善于战胜它;不说话,却善于应对。道家修炼人也留下许多关于“忍”的言论。紫虚元君说:“饶恕、饶恕、饶恕,各种各样的灾祸就会一下子消失;忍让、忍让、忍让,债主和仇家从此就没有了”。赤松子告诫弟子说:“能忍让就不会受到侮辱”,许真君说:“忍受难以忍受的事,顺从自强不息的人”。孙真人说:“忍让就能使坏事自己消失,反省自己祸事就不会落到自己身上”。在我看来,忍,意味着内心坚毅而决绝,即能忍人所不能忍,这是一种修养和境界。

 

中国文化所包含的忍,有别与日本的忍,是在修行的功夫、宽容的涵养和仁者的心量。忍可以淡泊养神,忍可以饥寒立品,忍得语言免是非,忍得争斗消仇憾。相反缺乏忍耐之心的人,天天恼火,时时光火,非但处理不好任何事情,而且盛怒之下,对肝、对心、对身体都会带来极大的伤害。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退守在会稽山上。越国要求跟吴国讲和,吴国条件是要勾践夫妇到吴国给夫差当仆役,这对曾经贵为国王、王后的他们来说是多么大的耻辱,但勾践“忍”住了,他离开王宫,前往吴国。后来大家都知道,就有了勾践复国的成就。

 

忍一时风浪,迎来广阔天空。这是古人的经验,也是今人欲成大事、提升运势的修养,在中国文化复兴的今天,忍依然是我们的必修课。

 

李建军写于中国文化研究会

2016年2月26日北京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