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 (李说当然888期)“亚心”正在伤心

(李说当然888期)“亚心”正在伤心

2016-07-09 23:41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李建军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20160710a.jpg

 

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地理科学家通过科学的测定,断言亚洲大陆的中心位置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部。为确定亚洲中心的地理位置,1992年7月,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会同中国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地图学家、遥感学家、地理信息学家,依据彭纳投影技术的亚洲地图为基础,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与设备,测定出东经87.19'52"北纬43.40'37"是亚洲大陆地理中心。

 

中国地理科学工作者经过了严格的科学测算,确立了亚洲大陆地理中心的位置。同时又邀请对于传统地脉感悟有特别能力的人从人文和堪舆方面做出论证,当时,我受中国科学院的邀请,在有关部门的陪同下,专程从北京前往新疆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永丰乡包家槽子村,在已被确定为“亚心”的位置上经行感悟和论证。

 

在古代,对地理位置的划分,并无欧洲和亚洲之分,但在中国文化的慨念中,凡是被论定或已经形成的格局,一定有其内在的关联和玄机,这就是中国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


20160709.jpg

 

24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小村庄。当时科学家在这里确定了“亚心”的位置后,只别竖了一根木头的桩子。我围着木桩子,前后用了二天的时间,分别在各个时辰去体感“亚心”的能量。同时站在“亚心”的位置,观察天体云彩的成像乃至“亚心”周边环境在各个时间段的变幻。我的结论是,地下能量超强,有别与周边。如此强大的能量的释放,需要有与其匹配的建筑结构作为导向性的地标,有序的规范地能,将地能与上天的能量以及与人的交互,成为一个系统。在能量导出后,必须要有国家实力乃至亚洲所有国家的参与,才能使“亚心”造福于亚洲,庇护亚洲。

 

这次率央视微电影中文频道和中国文化研究会观察组到达新疆,于昨天专程驱车去了“亚心”,这是我第二次来到亚洲大陆地理中心位置。不看则已,一看让我心寒。记得24年前,我曾断言过,“亚心”若能集国家的实力及亚洲48个国家的参与,建成亚洲地理中心的地标,不仅能造福整个亚洲,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张亮眼的名片,更是乌鲁木齐市经济腾飞的起点。如果缺少了这些要素,“亚心”仅仅是个地理上的地标,没有任何值得期待的地方,与“亚心”没有被发现之前一样,默默无闻,不被引导的能量,则消散在原野。


20160710.jpg

 

这次抵达亚洲大陆地理中心,“亚心”已经走过了规划、兴建和衰亡的全过程,只留下了一个地标和烂尾的景观:北大门的雄鹰展翅钢架结构,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空洞和孤单。主干道已经残破不堪,两旁陈列着亚洲各国特定形象的玻璃钢立体雕塑群像,已不完整,雕塑上残留着风蚀日晒下锈迹斑驳,虽有绿树掩映,依然是神情黯然。亚洲大陆地理中心标志塔,是整个景观的核心,“亚心”标志塔高2 2米,由四根方形立柱组成,四面均为“A”字型,是根据英文“Asia”字首A的构图,塔顶部顶了一个直径4米地球仪,当时的寓意是“天圆地方、天人合一”,今天看来,怎么也不会因为要表示天圆而在形式上让“亚心”顶个球。


20160710b.jpg

 

亚心广场周围的48国石雕图腾,如卫星环绕在亚洲大陆地理中心标志塔的三边,但图腾中心的铜制地图已褪色,半数以上各国特色的简介喷绘已经污损,图腾外围“护城河”里也只有干涸的泥土……“亚心”的败落景象,已无须我再用笔墨描述,从万众期盼的乌鲁木齐市成为扬名世界的“亚心之都”,似乎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为之所向往,变成了今天乌鲁木齐人不愿再提及的伤心之地,此中的反差,让整个“亚心”陷入了无法进退的僵局。

 

面对“亚心”的破败,我却没有丝毫的灰心,相反是看到了新的希望。因为在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的号召下,“亚心”一定会引来新的转机。乌鲁木齐市作为我国西部的边缘城市,因为有亚洲大陆地理中心的定位,乌鲁木齐一定会成为亚洲大陆的中心城市,更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界碑以及连接亚洲各国文化、经济的中枢。我唯一的建言,就是要将现在的一切,推倒重来。

 

李建军写于兰州

2016年7月9日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