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 (李说当然1023期)古人临终及死后的习俗

(李说当然1023期)古人临终及死后的习俗

2016-11-22 00:32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李建军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20161122a.jpg

 

治丧委员会是中国现代社会操办已故人丧后有关事宜的组织机构,可能你不清楚,这种组织在中国古代就有。当时这个组织体系简称为一个字“臣”。

 

如果将今天的治丧委员会与古代的“臣”作个对比,等级规格、工作内容几乎是一模一样,唯有的不同是,治丧委员会是在人死之后才临时组织起来,开始工作。而“臣”则不然,必须在人死之前,即在临终时就开始着手准备了。《论语·子罕》中记载了孔子重病,在临终之前,他的学生子路指定了几位师兄,成立了“臣”。子路的依据是,老师孔子曾诸侯薨,做过鲁国的司寇,有足够的资格享受“臣”来料理丧事的待遇,所以子路既没有征求孔老夫子的意见,也没有同任何人商量,就自作主张地进行了安排。

 

汉代以后,重臣死时,直接由皇帝指派某官主持丧葬事务。皇帝驾崩,则由皇后诏令三公(秦汉时指司马、司徒、司空或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或大司徒、大司空、大司昌)掌领、总管丧事。民间虽然没有“臣”设置和待遇,但在流程上也基本与官府相似,由精通此道的或家长,或孝子孝孙中知书达理,或族人中秉公办事、熟悉丧礼、有声望且能被信任者出任。推举后,即由其总揽大权,负责调度。这样,丧葬活动便在其安排、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20161122b.jpg

 

“臣”在人未死之前就成立,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对人是否断气进行甄别。史书上称之为“属纩”。属是放置意思,纩是絮衣服的新丝绵。新的丝绵非常轻软,只要有一丝丝空气流过,它就会摇动。古人用新丝绵悬放在死亡者的口、鼻之处,试探是不是真的停止了呼吸。丝绵动,证明此人还有呼吸,还有生命,如果丝绵不动了,则可以宣布死亡。用“属纩”来甄别显然比用手试探要可靠得多。另外,如果直接用手去试探,显得愚笨、粗鲁,从礼仪上讲,是对临终者的不敬。

 

古代丧礼规定,人死亡的地方应该是住宅的正房,这就是“寿终正寝”的由来。《礼记·郊特牲》说,“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人死后,其灵魂也就是魂气上天了,肉体就是形魄就入地,需要埋葬。飞上天的魂会到处游荡,所以紧跟着的一个程序就是要招魂。

 

招魂的具体内容,在《仪礼》的《士丧礼》和《礼记》的《曲礼下》、《礼运》、《丧大记》诸篇中均有详细的记载非,《丧大记》说,贵族死后,其亲属必须登上高处招魂。招魂人身着朝服从东南面的檐角登上屋脊,站立在屋脊的正中,用竹竿掲起死者穿过的礼服,面朝北方,大喊死者三次,再将衣服卷起扔下来,由主掌衣服的司服接住,覆盖到死者的身上。招魂人再从西北边的檐角下来。礼毕,才正式开始举行丧礼。


20161122.jpg

 

丧葬的第一项程序是报丧。天子、皇帝驾崩,需要向全国发布消息。普通民众家中的长辈故去,子孙必须身穿孝服或者披散头发,赤脚赶赴亲友家告丧。如果是在行走途中遇见了亲友故旧,便立即跪在地上叩头,报告凶讯。有些地方,孝子孝孙不必亲自出门报丧,而是由他们委托族人、乡邻前往亲戚家报丧。在报丧的同时,依照男左女右的习惯在住宅大门侧边墙上贴一张长条白纸。亡者如果是老年人,家人就在纸上写“恕报不周”或“恕不遍讣”。在纸的左下方用小字写出“某氏之丧”,死者如果是中青年,家中父母健在,则只在纸上写出“某氏之丧”。不落小字款。功成名就者死,不管家中有没有长辈在世,都要写清楚亡者生前的官爵、姓名、生卒年月日。亲人远在异地他乡的,必须派人星夜兼程前往报丧。担心空口无凭,还要以书函形式呈现。此类书函,史称之为“讣闻”、“讣文”或“哀启”。

 

在报丧的同时,亡者家中要设奠。《礼记·檀弓上》云“始死之奠,其余阁也与。”也就是说,设奠使用的物品,包括肉、酒等等是死者生前收藏、还没有食用完的。摆放的位置是在遗体之东,靠近遗体的肩部或者头部。设奠之时,还要在死者的头前或脚后点上一盏油灯。民间称此灯为“路灯”、“引路灯”和“随身灯”。设奠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

 

几乎是在设奠的同时,丧家要为死者“沐浴”。为死者沐浴从周代就有了。天子、皇帝死,均须依礼仪规定浴身。南宋以后,上至高官,下至寻常百姓,都遵循《朱文公家礼》的规定,帮死者浴身。在民间习惯是子浴父尸,媳浴婆身。

 

人断气之后,民间还要为死者设置牌位——灵位。灵位用纸或素绫做成,居中直写“某姓某名之灵位”或先写官爵及主祀者对死者的称谓。设置灵位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祭祀。灵位摆放在供桌上,或设于灵座上。无论供桌还是灵座,必燃点一对大蜡烛,香炉中插满了香烟袅绕的檀香;另外,还陈列着死者生前喜好的食品,或者衣服、鞋帽、枕头、被子等物。

 

以上所述,就是古人在临终到死后的民俗、民习与民风,从其流程中依然可以找到今天葬礼习俗的源头脉络。

 

李建军写于美国

2016年11月21日

a360广告3.jpg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