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市场 > 文物艺术品网络拍卖 竞争中谁主沉浮(组图)

文物艺术品网络拍卖 竞争中谁主沉浮(组图)

2017-11-14 12:46 文章来源:艺市纵横   作者:刘礼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3

徐达明  牛盖莲子壶  原矿紫泥  340cc  赵涌在线 

2017年7月以9.99万元在线成交

三大局限是赵粤茹感受最为深切的。首先是拍品信息量的提供是否充足,最主要是拍品图片的信息量是否能满足所有竞买人的需要。对此,她建议,可在网络系统中设置专门的“拍品咨询员”,其职责便是专在拍卖之前向意向竞买人提供其欲知的所有拍品信息。其次是如何建立透明的交易体制。“其实说白了,就是担心网络上的托儿太多。”赵粤茹说,“虽然线下拍卖也不能杜绝此类现象,但毕竟线下的竞买保证金数额大,相对来说门槛比较高;而且拍卖现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每件拍品的拍卖时间短,拍卖现场的情况也是比较清楚的。而网络拍卖则不同,门槛较低,比较容易暗箱操作;每件拍品设定的拍卖时间往往较长,一般都要一两天,比较耗费精力和时间。所以参与竞拍的兴趣不大。”再次是当下的网络拍卖也还只是线下现场拍卖的一个补充,也大多还停留在小圈子中进行,所以并未真正发挥它时空相对开放的优势。

客户年龄段的细分化

尽管当下各家拍卖企业的“网拍”仍非实际意义上的“网红”——更多是与春秋大拍现场同步实时的网络竞投,但通过对多年经验的总结、对其他平台成果的借鉴,文物艺术品网络拍卖的客户画像和拍品特征在逐渐清晰。

从2000年尝试艺术品在线交易至2015年增加艺术品在线拍卖的“赵涌在线”,虽然目前也只针对书画、文玩和当代艺术开通网络拍卖,此板块每年的业绩也不到“赵涌在线”全年交易额——10亿元的5%;但“赵涌在线”对文物艺术品网络拍卖的研究却颇为深入。

“赵涌在线”及“泓盛拍卖”创始人赵涌告诉记者:“目前,‘互联网+’对文物艺术品拍卖只是概念的影响比较大,对底层拍品的影响较大、顶层的影响较少,拍品大多为艺术品而非可流通的文物。大概与15年前的预料一样,也同艺术品的其他网络交易形势一样,会向平民化、群体化、生活化的方向发展,小群体的文物艺术品不太适合‘互联网+’模式,而且越是高端的转型越难。”

研究西泠印社举行的两场网拍不难发现,文物艺术品网络拍卖的发展趋势确如赵涌所言。“从拍品种类来看,西泠网拍延续了线下大拍的传统优势门类,并对其进行创新和细分。”马骏介绍,“一方面是常规的、传统的收藏门类,如书画、信札、印章,以同一上款或者传承有序的拍品为主;另一方面,开设一些线下市场中被长期忽略的,比如摄影、版画、当代陶艺、茶道具、中外名酒等,这些拍品往往更富有生活的气息。‘让艺术融于生活’这一理念在网拍中得到更好的延伸。”

就客户而言,马骏说:“客户年龄段也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70后’‘80后’的买家开始加入网拍并迅速崛起,他们对艺术品有很高的审美,并且有自己的理解,对艺术品的消费需求也是随时随地的,并且能够快速适应各种消费渠道。网拍对于他们而言可以是每个月的一次期待,更可以是一种习惯;相比春秋大拍,网拍的周期更短、佣金更低、拍品更生活化,适合从未涉足艺术品收藏的艺术爱好者以及把艺术品作为消费品的生活家。”

回看约翰·卡鲁索在《古老行业&互联网:网络拍卖的未来》中介绍佳士得的网络拍卖:“在线的买家,平均年龄是20到35岁之间,从2015年到2017年,年轻的藏家数量增长92%。但是也不要过于聚焦年轻的人群,数字化渠道在所有的人群当中都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65岁以上的人群当中有93%的人曾经在网上看过佳士得的目录,而66%的人至少每个月一次浏览佳士得的网站……数字化渠道不仅仅是跨越年龄层,也跨越各种不同的拍品门类,这对拍卖公司而言,也要相应地做出改变。”不难发现,国内外文物艺术品网络拍卖的现状基本相近,二者在各方面的差距并不太明显。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