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市场 > 王献唐藏品毛公鼎全形拓等将首次面世(组图)

王献唐藏品毛公鼎全形拓等将首次面世(组图)

2018-06-19 13:21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王献唐(1896-1960)王献唐(1896-1960)

青岛浮山之侧,相隔十余米有两座文化名人的墓碑比邻而居:一位是康有为,另一位是王献唐。康有为的名字世人皆知,而王献唐的名字对当下多数人而言或许不无陌生,但在文物界与文史界,他却影响深远,被称为“齐鲁文脉的守望者”。

今年是王献唐先生诞辰122周年,王献唐先生后人为修建王献唐博物馆,首次将王献唐珍藏留下的两件于右任书法以及陈介祺旧藏的毛公鼎全形拓,交与上海老字号朵云轩在6月22日的上海中心公开展出,这也是王献唐的收藏品首次现身拍场。据王献唐孙子王福来透露,通过整理其祖父的日记发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王献唐与于右任都曾在上海居住,并向朵云轩订制过一批笺纸。

王献唐先生是知名考古学家、图书馆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精于文字、音韵、金石、目录、版本,又通典籍,兼长诗文、书画和印章。从1929年起,即担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任职长达二十余载。抗战烽火硝烟中,他将珍贵的文物古籍护送到四川,用“另一种抗战”呵护了山东乃至全国的一支珍贵文脉。学者叶圣陶、顾颉刚、夏鼐、唐兰、张政烺等都曾撰文,称王献唐先生是山东近300年来罕见之学者。

今年是王献唐先生诞辰122周年,前不久,王献唐先生后人为修建王献唐博物馆,首次将王献唐珍藏留下的两件于右任书法以及陈介祺旧藏的毛公鼎全形拓,托于百年老字号朵云轩,这也是王献唐的收藏品首次现身拍卖。王献唐的孙子王福来说,他的祖父收藏极富,生前曾向国家捐献出越王勾践剑、李自成的大顺王朝印等珍贵文物8000多件及5万册古籍,虽经其后的世事浮沉与劫难,其后人仍保存了大量文物与书画收藏,而其祖父的手札、日记、遗稿目前都正在整理之中。

“前几年我们在青岛美术馆曾举办‘纪念王献唐先生诞辰120周年特展’,展出一些我祖父的书画及收藏精品、珍贵古籍善本、碑碣精拓、古印玺、古泉、古器物及著作手稿等,而对于将祖父的收藏公开拍卖也很踌躇,对交付方的选择更是考虑很多。青岛市市北区对建设我祖父的博物馆给予了很多支持,我们前几天到江苏浙江考察了一些名人纪念馆与博物馆,感到如果真正建设,资金还存在不少缺口,而适当公开一些收藏也未尝不可,一些知交好友对此也表示支持,所以最终我们多方考虑,还是拿出了几件我祖父的旧藏,不过,我祖父自己的手札、遗物等是全部会收藏于未来的博物馆的。”年已七旬的王献唐之孙王福来说。

王献唐(1896-1960),初名家驹,后改名王献唐,号风笙。山东日照韩家村人,著述有《炎黄氏族文化考》、《中国古代货币通考》、《山东古国考》、《山左先哲遗书》等50余部,逾千万字。其藏书印有“双行精舍鉴藏”、“空自苦”、“疏经阁”、“三家邨人”、“献唐题记”等多枚。曾经担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中央国史馆副总纂修。纵观他的一生,将读书、聚书、藏书、考古、研究金石文字视为人生的最大乐趣,光收藏图书就达10万余卷,藏于“双行精舍”,每有所得,辄为之写题跋,或考证版本源流,或述藏家逸闻,后被收入《双行精舍书跋辑存》及《续编》中。所作《藏书十咏》中自称“黄金脱手了无余,换得陶南镇库书”,是其卖金藏书的写照。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