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吴王夫差剑锋利无比:剑刃轻划A4纸成两半2014-05-09
吴王夫差剑、越王剑等58件珍贵青铜兵器近日入藏苏州博物馆,其中堪称国宝的吴王夫差剑是目前国内外同类剑中品相最完好的一件,历经2000多年仍保存完好,锋利无比。 历时三年从台湾“古越阁”征集来的这批青铜兵器,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出资4250万元。其中27件为购买,31件为台湾“古越阁”主人王振华夫妇慷慨捐赠。这批文物除了在北京、南京等地做过短暂展出外,近些年一直深藏不露。此次入馆后将于12月在苏州博物馆集体亮相。 铸有铭文的吴王夫差剑 据记载,吴王夫差,公元前495年至473年在位。吴王夫差剑,通长58.3厘米,身宽5厘米,格宽5...
浅谈艺术市场中的冯超然(组图)2018-07-12
早在民国时期,在海派领袖吴昌硕去世后,冯超然就异军突起,不仅成为那时海上画坛的风云人物,而且与吴湖帆、吴华源、吴待秋合称之为“三吴一冯”。尤其是在市场上,冯超然画价位居“三吴一冯”之首,不仅价格高,而且销路好,真可谓出尽风头、占尽风光。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冯超然在1949年后渐渐淡出人们视线。为此,笔者常常扪心自问,难道民国藏家眼光有问题?对此,笔者作如下分析:工整严谨功力深厚冯超然(1882—1954)是现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名迥,字超然,以字行,号涤舸,别署嵩山居士,晚号慎得,江苏常州人。从小聪慧,天赋很高,年少时即能绘人物、仕女,又工山水、花卉。早年曾客居苏州张氏园,交游皆江南艺文界...
吴子深国画作品欣赏2013-04-16
吴子深(1893~1972)原名华源,初字渔邨,后字子琛,号桃坞居士,江苏苏州人,曾赴日本考察美术。家为吴中望族,收藏宋元古画甚富。曾以巨资创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于沧浪亭畔,自任校董及教授。擅山水、兰竹,顾云弟子;并精于医道。山水远师董源,近宗董其昌,笔墨清秀。竹石师文同,偃仰疏密、合乎法度。书宗米芾。1927年斥巨资在苏州“沧浪亭”创设苏州美专校舍。吴氏与吴待秋、吴湖帆、吴观岱有“江南四吴”之称,与冯超然等有“三吴一冯”之称。建国后,居香港,卒于印度尼西亚。作品多数流散海外。《梅竹又...
吴子深作品欣赏2013-08-15
吴子深(1893~1972)原名华源,初字渔邨,后字子琛,号桃坞居士,江苏苏州人,曾赴日本考察美术。家为吴中望族,收藏宋元古画甚富。曾以巨资创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于沧浪亭畔,自任校董及教授。擅山水、兰竹,顾云弟子;并精于医道。山水远师董源,近宗董其昌,笔墨清秀。竹石师文同,偃仰疏密、合乎法度。书宗米芾。1927年斥巨资在苏州“沧浪亭”创设苏州美专校舍。吴氏与吴待秋、吴湖帆、吴观岱有“江南四吴”之称,与冯超然等有“三吴一冯”之称。建国后,居香港,卒于印度尼西亚。作品多数流散海外。《梅竹又清图》轴,图录于《1947年中国...
揭张献忠沉银身家之谜 元帅金印被卖800万(组图)2016-10-17
追回的国宝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张怀安 华西都市报记者 李庆 摄影报道百年谜团“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张献忠千船沉银的传说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而这首一直在彭山流传数百年的童谣,也成为无数人追寻张献忠财宝的“寻银诀”。据史料记载,明代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反明起义后,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8月9日占领成都,建立大西国,改元大顺。1647年7月,张献忠率部与明朝残将、川西地方将领杨展在彭山江口激战,溃不成军。张献忠和部分官兵逃回成都,而满载金银的船只多数被烧或因相互撞击,沉入江中。张献忠究竟有多少身家?千船沉银究竟是民间传说还是确有其事?这个百年待解之谜,随着震惊世人的张献忠...
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公布 包括西孟庄龙山文化遗址(组图)2020-01-13
2020年1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澎湃新闻获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宣布了201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6个入选项目,分别为山东滕州市西孟庄龙山文化遗址、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洪河遗址、陕西神木市石峁遗址皇城台大台基遗迹、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湖北随州市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青海乌兰县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西孟庄遗址龙山文化遗迹分布图西孟庄遗址出土陶鼎、陶鬶山东滕州市西孟庄龙山文化遗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孟庄遗址揭露出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结构较为清晰的龙山文化聚落。发现围...
中国绘画历史: 清代绘画2014-12-19
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 盛行。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宫廷绘画在康熙、乾隆时期也获得 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迥异前代院体的新风貌。民间绘画以年画和版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呈现空前繁盛的局面。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 相联系,亦可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 早期绘画约自顺治至康熙初年。这一时期,文人山水画兴盛,并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追求。...
东灜国际:首届夏拍重要器物通览(组图)2018-08-16
764 大汶口文化 彩陶壶(20-30万JPY) H31.5cm D22cm今日立秋,对于一年只有春秋两季的拍卖人和藏家群体来说,立秋意味着秋拍的脚步近了。眼下天气酷暑难耐,而拍行则在暗中较劲。就在春拍已结束而秋拍未开始的这个空档,在中国古物最重要的货源地日本,一家新晋拍行“东灜国际”选择在八月开启自己的首场中国艺术品拍卖会。日本是中国本土之外中国古物遗存最丰富的地区,近十年来,去日本淘宝一直是国内古玩行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日本人对于艺术收藏,更倾向于封闭圈子的私密交易,而非拍卖市场的公开竞价,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性,使日本拍卖业起步晚于欧美和香港,但近年发展却十分迅速。日本知名拍卖人张荣是关西拍卖...
山水画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组图)2021-11-16
最近,连续看了几个海派山水画展,满纸云烟,峰奇谷秀,景色幽逸,丹青焕彩,基本上展示了海派山水画家的笔墨取向与艺术水平,其中有几位颇见功力。我却也感到,在整体上、在更高的层次上,似乎缺乏一种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在更广的范围中,也少了一些海纳百川、笔墨多元的展示,很多作品不具有很鲜明、很强烈的审美辨识度与风格呈现性。同质化、类型化、仿效化,是我留意到的突出现象。如徜徉在展厅内,空间展示大多趋于一致,或被小笔触、碎笔式、细点化所叠加,或被一片青绿所笼罩,或被无数描线所撑满。其设色用彩,基本上也是青绿烘染,薄施厚敷等。 朱屺瞻的中国画大胆变法,打通东西,在粗犷豪放的笔触中掺以油画的肌理...
(图)鸿运斋制作玉雕佛手:还原《西游记》里的传说2011-05-03
玉雕佛手 明朝文学家吴承恩,展开丰富的想象,写成了脍炙人口的神话小说《西游记》。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一路充满艰险,在如来佛的“神手”帮助下,一路化险为夷,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小说主人公唐僧的原型为唐朝著名高僧玄奘。唐贞观二年(公元629年),年轻的玄奘不顾唐朝的禁令,“偷渡”国境,克服无数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于公元631年10月到达印度,拜戒贤为师。公元645年,玄奘在印度苦心修学,取得真经回国,唐高宗不但召见了他,还亲自撰文《大唐三藏圣教序》,表彰玄奘西天取经,并由其子李冶刻碑文,树于长安慈恩寺。 《西...
吴冠中的乡土情结2014-06-30
读艺录心沈仁康(作家) 宜兴处于天目山的余脉、太湖的沿岸、长江的近傍,虽是小城,但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山是翠岫,水是远流,除了杏花春雨的景色外,就是无边的桑园、竹海、水田,石桥照水,小船穿波。宜兴出生的著名画家就有徐悲鸿、钱松喦、吴大羽、尹瘦石、吴冠中等十多位。在旧时,宜兴是一个人口不多、地处偏远的小城,它的人文资源如此深厚、文化积淀如此灿烂,真可谓是一种奇迹。 吴冠中出生在这样的地方,出生在一个仅得温饱的农家,父母对他的期望是将来当一名乡村学校的教员。但他凭着他的努力、天赋,考入了林风眠为校长的杭州国立艺专。抗战胜利后,教育部选派欧美的公费留学生,吴冠中夺得了仅一线希望的绘画名额,进了巴...
(图)估价两亿元 中国最昂贵拍品现身2011-04-29
《稚川移居图》 元代国画大家王蒙名作《稚川移居图》巡展东莞 元代国画大家、中国国画史上最具扛鼎地位的名家之一的王蒙名作《稚川移居图》将于5月2日~3日在东莞旗峰山艺术博物馆现身。保利方面称,这件画作是中国拍卖史上估价最高的拍品,高达两亿。随其一同巡展的还有将于6月2日春季拍卖会上拍卖的众多珍品。2010年,北京保利拍卖的黄庭坚《砥柱铭》以4.368亿元刷新当时中国艺术品成交纪录,而此件王蒙作品则被认为有望再次刷新纪录。此外,同期在旗峰山艺术博物馆举行的还有“旗峰雅集——古代器物展”。 本专题文图记者卜松竹 画的是葛洪罗...
南博与太仓合作文物回乡:娄东画派讲述太仓往事(组图)2018-06-11
仇英 《文姬归汉图 》扇页 金笺 设色明清两代,地处江南的太仓涌现了徐祯卿、王世贞、张溥、吴伟业等文人墨客,同时也诞生了一大批书画家、篆刻家、音乐家,譬如仇英、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等,皆为领袖人物,形成了闻名的“娄东画派”、“娄东印派”等艺术流派,影响深远。“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获悉,6月23日,由南京博物院与太仓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娄东往事:太仓文物回乡特展”将在太仓博物馆一楼展厅对外展出。此次展览分为先贤、旧事、老物三个部分,集中展示了曾在太仓地区流传的或与太仓相关联的文物百余件,包括文人书画手迹、科举与商业的文献、佛教文物以及墓葬出土文物等几大类...
须静观止 品读苏州潘氏祖孙三代的鉴藏(组图)2020-01-14
苏州博物馆正在展出的跨年特展 “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以《三松堂书画记》《须静斋云烟过眼录》为著录依据,展示70件潘隽奕、潘世璜这一支潘氏的书画、碑帖等收藏。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苏州博物馆副研究员李军撰文,阐述这些收藏所延续的明清传统文人趣味,同时,也谈及了潘氏在收藏与雅集的过程对此后清代的藏家、如顾氏过云楼、吴氏愙斋、网师园主人李鸿裔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临顿路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间向南一过白塔路,右手边就会出现一座小桥,朴素到毫不起眼,一不小心便会错过。然而,早在一千两百多年前,它就曾入诗人的梦中——“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白居易《梦苏州水阁寄冯侍御》)自清乾隆五...
(多图)2010寿山石拍卖TOP10大点评201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