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吴山明  

 

  • 油画里看中国写意!无锡博物院所藏吴冠中油画作品《杜鹃与雪山》...2024-10-16

    吴冠中是20世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杰出艺术家,是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一面旗帜。10月15日上午,“不负丹青”吴冠中《杜鹃与雪山》特展在无锡博物院一号特展厅正式开展。本次展览从吴冠中先生的成长经历出发,通过无锡博物院所藏吴冠中油画作品《杜鹃与雪山》,走进这位宜兴籍著名艺术家的美学世界。“吴冠中是无锡宜兴人,是一位很受无锡人喜欢的画家。”无锡博物院展览部主任李建鹏表示,他是中国现当代享誉盛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其“风筝不断线”观点以及对形式美规律的探索,对当代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审美观念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他还是“油画民族化”的重要践行者,一生致力于融汇东西方美学于绘画之中。_ueditor_...

  • 油画里看中国写意!无锡博物院所藏吴冠中油画作品《杜鹃与雪山》...2024-10-16

    吴冠中是20世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杰出艺术家,是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一面旗帜。10月15日上午,“不负丹青”吴冠中《杜鹃与雪山》特展在无锡博物院一号特展厅正式开展。本次展览从吴冠中先生的成长经历出发,通过无锡博物院所藏吴冠中油画作品《杜鹃与雪山》,走进这位宜兴籍著名艺术家的美学世界。“吴冠中是无锡宜兴人,是一位很受无锡人喜欢的画家。”无锡博物院展览部主任李建鹏表示,他是中国现当代享誉盛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其“风筝不断线”观点以及对形式美规律的探索,对当代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审美观念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他还是“油画民族化”的重要践行者,一生致力于融汇东西方美学于绘画之中。_ueditor_...

  • 2013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新增会员名单2013-12-10

           北京 马  云(美术创作)、乐祥海(美术创作)、钟  声(美术创作)、白冰洋(美术创作)、于  航(美术创作)、李培真(美术创作)、吴雪莲(美术创作)、王  晖(美术创作)、任  艺(美术创作)、祝华婧(美术创作)、刘  琦(美术创作)、夏天安(美术创作)、白  雁(美术创作)、梁智龙(美术创作)、杜  平(美术创作)、彭  斯(美...

  • 林曦明山水画精品欣赏(组图)2021-11-22

    林曦明,原名正熙,号乌牛,1925年出生于浙江永嘉,系海派画家、国画大师、剪纸艺术家。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剪纸学会名雀会长、美协上海分会理事和吴昌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林风眠艺术研究协会副会长、现代书画研究会会长、浙江画院特聘画师等。作品有《红梅时节》、《水满鱼肥》、《太湖之歌》、《漓江雨后》、《故乡》、《晚泊》、《山童》、《牦牛图》等入选全国美展,荣获国际大奖,世界杰出贡献奖,二十世纪成就奖等。出版有《林曦明画集》、《林曦明剪纸选集》等。作为江南人,画出的画也自然而然充满了水的灵动和水的秀韵。之后他长期工作生活于上海,并受教于林风眠、关良、吴湖帆、王个簃等海上名家,笔墨里传承的是海派绘...

  • 荣宝斋(上海)2012四季拍卖会精品预览2012-09-05

      LOT372黄胄《丰收时节》设色纸本立轴140×70cmRMB:2,500,000~3,500,000 新浪收藏讯荣宝斋(上海)“四季拍卖会o2012之夏”9月8日-9日假上海四季大酒店举槌开拍,展览时间为9月6日-7日。这次拍卖会云集中国书画、文房杂项、欧洲古董家具等六个专场共计1151件拍品,将为藏家献上一场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 书画专场精品云集市场坚挺 此季荣宝斋(上海)2012之夏,书画部分分三个专场,共计599件作品;囊括了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张大千、李可染、林风眠、陆俨少等诸位大师级书画家的精品力作,品质精良,值...

  • 到金山看上海早期考古与张大千20多岁时的青涩画作(组图)2019-01-02

    为庆祝金山博物馆建馆30周年,金山博物馆遴选馆藏精品文物70余件,通过考古遗址的发掘以及馆藏精品的展示,以引起公众对金山的再认识。“澎湃新闻·古代艺术”在现场发现,从戚家墩遗址的发现可看上海的古文明之路,从瓷器、玉器、船舫的出土可见出金山与江南文化的联系,从董其昌重修泖桥澄鉴寺碑、南社、白蕉则可看金山的文化传承。值得一提的是,金山博物馆 还珍藏着十多件张大千早年的书画作品,是其 二十多岁时画给金山松隐禅寺主持志超法师的 。展览现场由上海市金山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指导、金山博物馆主办的“上海考古从这里出发——金山区博物馆建馆30周年纪念特展”前天在金山博物馆一楼临展...

  • 雕塑里的文人与“写意之美”(组图)2020-10-28

    近日,“中华文脉 写意之美——吴为山中华历史文化名人雕塑作品展”在国家大剧院开幕,展览展出了雕塑家30余年间积累创作的中国历史文化名人雕塑70余件。展览以“巍然成山——孔子”与“天人合一——老子”开启,这两件雕塑较有装饰性,又进行了抽象与夸张,如孔子的身体上刀刻斧削般硬朗的线条有着山体的质感;而老子中空的身体则隐喻了“虚怀若谷”。展览现场在一些雕塑家追求“前卫”和“先锋”的潮流中,吴为山更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以写意雕塑的手法探寻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如同“写意雕塑”所指称的,写意雕塑依存于滋生它的文化情境。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历程中,其视觉形态和造型风格随不同时期的审美倾向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雕...

  • 跨越千年的赏石风尚是如何形成(组图)2020-12-09

    以5.129亿元“天价”刷新中国古代艺术品拍卖纪录的明代画家吴彬名作《十面灵璧图卷》,正在火热“出圈”。此幅图卷长达27米,核心部分竟然只画了一块石头——吴彬分别从十个侧面对一块著名的奇石做了“全息记录”,奇石的拥有者也即画作的授意者米万钟,进而又邀请一众文人好友为图卷题跋。其耐人咀嚼之处,不仅仅在于画作本身,更在于其包蕴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承载的别有意趣的时代审美风尚。今天,让我们循着《十面灵璧图卷》,放眼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赏石文化以及赏石主题绘画。绵长深厚的中国传统艺术,该怎样为当下的人们读懂?传统生活美学,是一个可亲可近的切口。那些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书画、器物之精华,不仅记取了古人不凡...

  • 灿烂愉悦 优美奇峻:吴湖帆《玉屏秋色》(组图)2017-05-22

    吴湖帆 玉屏秋色立轴  设色纸本 丁酉(1957年)作钤印:吴倩画印、湖山如画题识:玉屏秋色。丁酉八月病后作。吴湖帆。92.5×46 cm出版:1.《海派书画精品集》,第75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年版。2.《吴湖帆画集·下卷》,第281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吴湖帆在其《梅景画笈》的序言中写到:“当今国粹陵替,异说纷陈,不有宣扬,孰垂圭臬?继往昭来之责,非吾党而谁欤”,并请陈巨来刻有“待五百年后人论定”一印,虽透着些许悲情,但表达了吴湖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自信和守道不移的精神。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作为海派山水画坛...

  • 张灵的文人“朋友圈”都有谁?(图)2022-01-17

    织女图轴(国画) 135.4×56.4厘米 明 张灵 上海博物馆藏吴门遗珠  狂生张灵明清文人爱情小说中,以“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最为人所乐道,而黄周星所作的《补张灵崔莹合传》中,张灵与崔莹的爱情故事,则更为伤感,堪称男女爱情之“千古绝唱”,其凄凉不亚于梁山伯与祝英台。其中,故事主人翁张灵为唐寅“发小”,第一知己,才学横溢,绘事绝佳。传当时唐寅曾为之作《张灵崔莹合传》,惜未见流传。小说中,张灵与崔莹一见钟情,彼此情根深种。因崔莹欲往南昌,而正巧宁王朱宸濠召唐寅去南昌,张灵便请唐寅促成此佳事。唐寅为之作《十美图》。不料,宁王见到《十美图》后,又因阴谋造反,就将以崔莹为首的十美人进献给皇...

  • 2021西泠秋拍1.19-1.23 于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洲际酒...2022-01-17

    2021西泠秋拍将于2022年1月21日在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洲际酒店举槌拍卖,1月19日至21日预展。作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收官之作,本次西泠秋拍阵容强大,佳构云集,共推出23大专场,涵盖中国书画、中外名人信札手稿、古籍碑帖、篆刻印石、历代名砚、古董珍玩、文房瓷杂、造像艺术、中国历代钱币、油画雕塑、名家漫画、玉器玉雕、陈年名酒等诸多门类,再次为四海藏家带来一场高水平的艺术盛宴。古代书画:汲古择珍 翰墨寄情中国古代书画及明清信札部分精品纷呈,众多名家佳作及古代信札手迹集中亮相。王铎存世最早年墨迹、恽寿平《罕见拟古山水册》等拍品极具学术价值,作品为明清美术史研究再添重要实物资料。同时,龚贤《山林茆居...

  • 吴昌硕《石榴》赏析:苦铁道人梅知己(图)2017-06-19

    吴昌硕 石榴 135.7×51cm 1925年 中国美术馆藏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寓居苏州、上海。少时生活清苦,但勤奋好学,无钱买纸笔,以脱毛败笔蘸清水在砖上习字;无钱买石章,在砖石上学篆刻。弃仕途而潜心艺术,自刻印章“弃官先彭泽令五十日”(光绪二十五年即1899年,吴昌硕56岁,任安东知县一个月便辞官)。吴昌硕30多岁学画,直到40岁以后,他才肯以画示人。在诗、书、画、印“四绝”中,绘画是其后学而集大成的一项。他大半生的经历、学识、才情和修养在时代大背景的影响下,形成了大写意的画风。这种大写意的画风透着深厚的书法诗文涵养,对金石味的笔墨探索有着开创之功,其画面充溢着强悍宏...

  • 山水画创作的新突破——谈谈吴文杰的选择与创造(组图)2017-11-08

    记忆张家湾.222x156cm.2014年.天然矿物色吴文杰的画,就像他的人,真诚、朴实、平易、宽厚,不失自信与机智。他不慕浮华,不喜张扬,笃诚躬行的人生实践包孕着少有的顽强,脚踏实地的进取常依凭着创作的足智多谋,而深耕细作的艺术劳动又蓄积着一种人格的力度,一种画风的独造,一种融会古今中外的深厚。吴文杰有一段从商的经历,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后,他开始复归艺术,以圆满儿时的旧梦。追梦来到京城,他有一段求师问道的经历,曾就读于北京画院石齐工作室,不仅厘清传统笔墨的真谛,还萌生革故鼎新的动因,随之他又在蒋采苹重彩画高研班探索现代材料的神奇,由此深化了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认知。不过三四年,他便走上了一条艺...

  • 吴待秋书法作品欣赏2014-12-12

    吴待秋(1878-1949)浙江桐乡人。名徵,别号袌鋗居士、疏林仲子、春晖外史、鹭鸶湾人、括苍亭长,晚署老鋗。金石书画兼长,作画擅山水、花卉,亦能人物仕女,晚年喜作佛像,颇有古风。曾任商务印书馆美术部部长,1946年为上海美术会监事。吴待秋其笔墨传统得之于王时敏、王原祁颇多,布局以小石积大山,所作颇具章法,显得端庄稳健,其笔力苍茫秀润而气骨坚凝。吴氏不脱四王藩篱,与其自幼所学,中年后所接触,不无关系。其早年山水学其父吴伯滔、后又受益于丈翁李笙渔、赴京城后求教于金城,此三人都是四王一系的后随者。四王一系由清初极盛至清末式微,原因有很多。但应该说吴待秋既然得的是四王正脉,那么其气骨还是颇正的。所以...

  • “四王”研究丨王鉴绘画略论:融宋入元,后学津梁(组图)2018-10-12

    清 王鉴《仿叔明长松仙馆图》轴  1667年  故宫博物院藏“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近期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书画馆开展。其较为全面地展示,又加深了观者对清初四王的印象。此前,上海博物馆、澳门艺术博物馆都曾举办过“四王”专题展。“四王”为何有如此魅力?为何影响中国绘画史三百余年?他们所承接的是一个怎样的绘画传统?清初“四王”分“娄东”、“虞山”两派,“虞山派”中的王鉴,不仅成为瓣香董其昌的嫡传,更能出新意,倡导兼融南北二宗,形成自身特色。单国霖先生认为,王鉴一生以摹古、仿古为宗旨,梳理宋元大家艺术风格,加以条理化、规范化,建立典范风格样式,在创作实践中弘扬“南宗”文...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