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为霜 宣纸设色 51×51cm 丁 融
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概括了中国古人的宇宙自然观。“人法地”即人是取法于大地的,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大地,大地承载万物。对于大地的自然馈赠,古人无论就其生成之“道”,还是造物本身,都有着无限的敬意与感情。以下略举例《诗经》中关于植物的名句可见一斑: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麦)芃芃稻苗,阴雨膏之。(稻)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竹)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萱草)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艾草)呦呦鹿鸣,食野之蒿。(青蒿)匏有苦叶,济有深涉。(葫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芦苇) 《诗经》三百多首诗歌,有近一半作品描绘了植物。这些诗句中无不流露出作者的真挚情感与审美境界,让后世的中国绘画对于文学性层面产生了高度重视无疑具有深远且持续的影响。我长期游走野外,常常被自然状态中的各种植物的美好所吸引。每当如穿越时空般身处那些古风古意的时刻,去追随先人寄情天地万物间的理想并加以表达的信念总是愈加坚实。中国古典文化的厚重底蕴沉浸下萌生的对于植物的特别关注,伴生的是我对于自然更多的感悟和取法自然的绘画信念。“人法地”,绘法自然。古老的东方智慧光芒下关于植物的中国色彩将长久地熠熠生辉。
丁融本草绘画作品全国巡展
为了弘扬推广祖国中医药文化,以艺术的形式更好地拉近观众与本草药用植物的距离,增进大众对于祖国中医药的认知与兴趣,画家丁融耗时十余年创作了近百幅关于本草药用植物的绘画作品并于全国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机构举行公益性巡回展览。丁融本草绘画作品全国巡展的前三场展览已经在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常熟中医药博物馆和浙江中医药博物馆圆满完成,日前丁融本草绘画作品全国巡展第四站正在陕西铜川药王山博物馆(孙思邈纪念馆)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