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画家丁融:绘法自然

画家丁融:绘法自然

2025-09-01 18:18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花间意·两边开   宣纸设色  50×50cm   丁 融

卫静(作家、诗人):

喧嚣之中能静谧,风雨之下有安然,艺术家丁融的作品传递出的是禅意。

意境,是无数画家毕生的追求,是崇高的人格、完美的精神境界和大自然相融合的统一体。

菩提无树,明镜非台。在丁融的画中,禅意是在经历风尘后仍旧能够一如当初的坚守。在感性的思维中,将禅意在画的空间中升华,观者沉浸其中时,能看到埋藏在背后的禅心。那是一方未被接触过的净土,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绘画可以有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山入怀,水入心,物我合一。同时,在境界的空间维度中,是万物皆灵,也是天人合一。

一副真正的画作,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带人们进入自己的情感世界,也就是所谓的“共情”。

都说“禅画一味”,是指二者的共性。禅是心悟,脱迷开悟;画是物质的灵芽,去俗生雅;一味就是心与画、心与心的相通。

画家画下的是天地苍茫自我一人,而品赏者看到的却是千种自然万般思绪。

人的内心,是一片浩瀚无垠的大海,能够徜徉其中并从容自若并非易事。而静观丁融的画作,感受到的是在纷繁芜杂中沉淀的一份静谧禅心,任凭八风来袭于紫金莲上端然不动。

这种感觉不是蓄谋已久,而是天、地、人三者汇合在这一份画作中,隐匿世间万物的嘈杂,仿佛冻结了流动的时间,只留下纯净无暇的宁静。

艺术家的世界里,心不动,则万物不动;心灵,则万物灵。丁融的纸本花卉是静态图,却通过丰富的内心世界赋予这一花一草一木灵动的质感。三分写物,三分描情,剩下则是留给品画者感悟的自我空间:或芬芳,或沉静,或欣悦,或怅然......都是画外人心的错综复杂。

以自己的方式,借抽身于浮世片刻的时光俯瞰草木花卉,丁融的纸本花卉作品呈现出的是一种具纵深格局的气韵,亦或是一种超然的意味。

对他来说,作品不是被创作,而是拥有了自己的灵魂和想法,只是通过他的心和手来表达出来。

他赋予画作独特的生命力,并藉此让每一副画作流露出自己的意念想法,真正达到人画齐驱的境界。

再完美的视觉呈现终是表象,而寓在其中的心念才是永恒。而表象与内在又互为羁绊互为依托。正如佛家所言:有品无品都是我品,有心无心都是自心。

倘若万物不可说,那么丁融的花卉作品,自有一片皓月禅心。

丁融艺术年表

2025年8月至10月,"承药王精神 绘百草芳华 - 丁融本草绘画作品展" ,药王山药博物馆(孙思邈纪念馆)

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花药馨香,百草入画 - 丁融本草绘画作品展" ,浙江中医药博物馆

2024年11月至12月,"瑶草青琳琅,丹青绘药韵 - 丁融本草绘画作品展" ,常熟中医药博物馆

2024年9月至11月,"药韵丹青,艺蕴自然 - 丁融本草绘画作品展" ,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

2021年10月,"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 丁融绘画展",关山月美术馆

2021年8月至9月,"映山红遍 - 丁融绘画作品展",江西省美术馆

2021年1月至2月,"卉生卉色 - 丁融绘画作品展" ,青浦博物馆

2019年9月,"春华秋实 - 丁融花卉作品展" ,上海市文史馆

2018年,《丁融纸本花卉作品集》出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45678910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